- 年份
- 2024(8791)
- 2023(12739)
- 2022(11230)
- 2021(10625)
- 2020(9053)
- 2019(20853)
- 2018(20726)
- 2017(39903)
- 2016(22174)
- 2015(24584)
- 2014(24415)
- 2013(24294)
- 2012(22409)
- 2011(19873)
- 2010(19671)
- 2009(17723)
- 2008(17243)
- 2007(15006)
- 2006(12817)
- 2005(11142)
- 学科
- 济(83502)
- 经济(83402)
- 管理(61451)
- 业(59653)
- 企(50748)
- 企业(50748)
- 方法(41095)
- 数学(35318)
- 数学方法(34910)
- 学(23203)
- 财(22193)
- 农(21439)
- 中国(21047)
- 业经(18418)
- 地方(16790)
- 制(15512)
- 贸(14731)
- 贸易(14719)
- 理论(14664)
- 务(14509)
- 财务(14449)
- 财务管理(14422)
- 农业(14321)
- 易(14261)
- 企业财务(13797)
- 和(13734)
- 技术(13368)
- 环境(12613)
- 银(12503)
- 银行(12421)
- 机构
- 大学(312281)
- 学院(308192)
- 管理(119817)
- 济(115464)
- 经济(112915)
- 研究(105968)
- 理学(105044)
- 理学院(103748)
- 管理学(101667)
- 管理学院(101126)
- 中国(75271)
- 科学(71675)
- 京(66532)
- 农(58587)
- 所(55053)
- 业大(52634)
- 财(52559)
- 研究所(50979)
- 中心(46795)
- 农业(46498)
- 江(43935)
- 财经(42845)
- 北京(41413)
- 范(40781)
- 师范(40216)
- 经(39137)
- 院(38618)
- 州(35839)
- 经济学(34365)
- 技术(33983)
- 基金
- 项目(221657)
- 科学(173026)
- 基金(161504)
- 研究(153847)
- 家(143934)
- 国家(142809)
- 科学基金(121327)
- 社会(94797)
- 社会科(89696)
- 社会科学(89672)
- 省(87193)
- 基金项目(86575)
- 自然(83309)
- 自然科(81388)
- 自然科学(81361)
- 自然科学基金(79929)
- 划(74195)
- 教育(70519)
- 资助(66648)
- 编号(60587)
- 重点(50089)
- 成果(49097)
- 部(47895)
- 发(46382)
- 创(45969)
- 科研(43620)
- 计划(43116)
- 创新(42949)
- 课题(42219)
- 大学(40622)
- 期刊
- 济(121047)
- 经济(121047)
- 研究(86237)
- 学报(61063)
- 中国(56053)
- 科学(52783)
- 农(52599)
- 大学(44516)
- 管理(43216)
- 学学(42260)
- 财(39697)
- 农业(36201)
- 教育(32250)
- 技术(24335)
- 融(23051)
- 金融(23051)
- 财经(20756)
- 业经(19861)
- 经济研究(19537)
- 业(18509)
- 经(17669)
- 业大(16600)
- 科技(16404)
- 版(16299)
- 图书(16134)
- 问题(16050)
- 理论(14569)
- 林业(14412)
- 技术经济(14091)
- 实践(13435)
共检索到435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爱松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继峰 孙培田
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影响甘蓝裂球的原因,为甘蓝耐裂性材料的选育和新品种的育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甘蓝耐裂性鉴定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份耐裂性不同的甘蓝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甘蓝球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型,气孔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材料间下表皮微形态存在较显著的差别:耐裂材料的垂周壁上有明显的波状嵴,平周壁上有加厚的条纹状角质层纹饰,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褶皱较多、起伏较大,表皮细胞上覆盖有大量的粉状或颗粒状蜡质。易裂材料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平周壁上角质层光滑,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较平坦。耐裂材料的叶肉细胞层数多,排列紧密,间隙小。易裂材料叶肉细胞层数少,排列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蒙大庆 袁代斌 张跃非 郭子荣 胥岚 李芝凡 蒲定福 汤天泽 贺启川 陈军
利用自育的核三系临保系新材料绵7MB-1,可以将油菜绵7AB类型、S45AB类型等隐性核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株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针对该材料在自交繁殖过程中,发生部分育性回复的现象,采用临保系植株茎段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绵7MB-1的批量繁殖,将繁殖的临保系苗用于网室亲本不育系繁制,可使不育系亲本不育株率达到91.7%~93.5%。每繁制公顷不育系亲本,可供7500~15000 hm2杂交F1的制种生产使用。用高不育率不育系代替原核不育两系进行制种,大大减少了用工,同时使制种产量显著提高,制种质量也更有保证,形成了完善的繁殖与制种体系。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组织培养 核三系 繁殖制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松 高兵 宋立晓 张云霞 李健绮 李英 侯喜林 严继勇
游离小孢子培养即小孢子在外界胁迫诱导的条件下,从其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观察,为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可调控性及相关胚胎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胚胎发生响应有差异的甘蓝杂交种,分别采用醋酸洋红、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及荧光素双醋酸酯(FDA)3种染色方法,对甘蓝小孢子体内配子体发育、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过程及细胞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孢子正常发育方向是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花粉,而单核靠边期小孢子在体外经32.5℃热激胁迫1 d后,小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爱松 严继勇 宋立晓 高兵 冯翠
探讨低温胁迫下甘蓝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细胞内Ca2+分布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越冬甘蓝的耐寒性机理研究及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低温培养箱模拟逆境条件处理甘蓝幼苗,研究其对甘蓝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内Ca2+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品种间差异。5℃低温处理时,甘蓝叶片大多数细胞器基本无损,排列有序,表明耐冷材料和冷敏材料均能适应5℃低温环境。在-3℃低温胁迫下,耐冷材料叶片超微结构破坏较小,而冷敏材料叶绿体结构破坏严重,基粒片层断裂、降解;线粒体多数扭曲变形,已无明显内脊。对照生长条件下(25/18℃),甘蓝幼苗叶肉细胞内Ca2+主要出现在液泡和细胞间隙中,细胞壁、细胞核中也有少量钙沉淀存在。...
关键词:
低温 甘蓝 超微结构 Ca2+分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檀华蓉 李成 王文相 陈维生 张曼琳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辦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辦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油菜茎杆氮代谢和表皮花青素含量有关。初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茎杆内氨基酸总量无差异,青角期不育系的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保持系;盛花到青角期不育系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黄海清 高美玲
本文报道了4个品系木麻黄木材组织显微解剖结果,分析了木材导管、导管间区木化细胞和射线等物理特征,探讨了木麻黄抗虫机制。高抗品系C44木材导管数量少,单位面积(1mm2)仅有20.25个导管,且占木材面积少,仅为9.72%;导管间区木化细胞较明显,壁厚与腔径比值最大,为56.59;单位面积射线的束数、长度、宽度和射线面积/总面积等指标均为最低。说明该品系木麻黄木质部水分含量低、材质坚硬致密、木质部提供养分少,因而不利于星天牛幼虫的生存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成合 祝海燕 申书兴 陈雪平 王会英 满红
【目的】创建甘蓝初级三体是其基因染色体定位等遗传研究的基础。【方法】以结球甘蓝自交系-9601为试材,采用根尖细胞、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等方法,从其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回交子代中分离和鉴定初级三体。【结果】从回交子代中鉴定分离出了多个2n+1和2n+2等非整倍体植株,经核型分析、染色体联会行为及植株外部形态的观察,初步获得了结球甘蓝一套初级三体(Tr-1~Tr-9),其中从2n+1植株中得到了Tr-2、Tr-3、Tr-5、Tr-6、Tr-7、Tr-8和Tr-9初级三体,从2n+2植株中得到了Tr-1和Tr-4初级三体,各初级三体在株高、株型、叶形、花蕾大小和开花期等特征特性上表现出一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建勇 沈俊儒 刘平武 杨光圣
【目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理解该不育系统的分子机理,对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利用cDNA-AFLP对显性核不育材料两用系Rs1046AB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共得到32个差异片段,分别属于27个uniGene,其中在可育株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26个,不育株中只有1个。17个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10个没有找到同源序列。对17个已知序列的分析表明,这些片段参与了代谢、转录、细胞周期、蛋白质修饰、细胞间运输、信号转导和花发育等相关过程。此外,Northern印迹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慧 胡胜武 李玮 于澄宇
【目的】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杂种优势,阐明其雄性不育的机理。【方法】以引进的油菜杂交种"皖油14"为材料,采用自交、姊妹交、测交的方法,对其后代进行选育;通过石蜡切片法,对选育得到的纯合两型系中的可育株1740B、不育株1740A及全不育系1740CA植株的雄蕊发育特点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选育得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临保系1740C和纯合两型系1740AB。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1740B的雄蕊发育正常,可形成成熟的花粉粒,花药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孢原细胞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期、减数分裂期、单核花粉期、二核花粉期和三核花粉期;纯合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华娟 李凤扬 董云麟
通过两年分期播种试验,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的育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419A属于高温不育型,育性表现年度间差异较小,比较稳定。在2月27日至3月13日,不育系419A主花序出现少量花朵带微粉。微量花粉花朵的出现同时受控于孕蕾期和开花期的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4℃,对不育系419A花蕾的发育和花的育性变化有很大影响。10月1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为97.5%。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均达100%。考虑到对产量和育性的要求,在成都地区利用不育系419A进行杂交制种的播种期以10月17~23日为宜,繁殖不育系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文雁成 任乐建 王建平 刘建明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瞿波 傅廷栋
对三个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解剖学观察表明,S45A和117A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特点相同,其雄性败育于减数分裂后的四分体至单核小孢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减数分裂完成后,小孢子不形成花粉壁并开始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径向扩大和小液泡化并逐渐解体。9012A雄性败育于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裂四分体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胼胝质壁不降解和不释放出四分体,并且四分体开始液泡化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逐步大液泡化,直至最后解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素霞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培田
【目的】研究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与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相关性,为甘蓝类蔬菜提供一种快速、简易、经济、实用而又可靠的倍性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布型分析和t测验,对结球甘蓝、青花菜和芥蓝不同倍性的小孢子再生植株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进行统计分析。以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和田间形态学观察法的倍性鉴定结果,对叶绿体数分界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同一倍性植株上的不同叶片间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间,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平均值及变异幅度非常接近。同一小孢子再生植株群体内的不同倍性植株的叶绿体数平均值差异极显著。不同倍性植株间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均呈正态分布。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根据甘蓝类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李浩杰 蒋梁材
为了探讨NEA细胞质相对效应,对选育出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NEA的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杂种F1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察的12个主要性状中,除主序角果数不育胞质杂种F1和可育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达5%显著水平外,其余11个性状2种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不显著;主序有效长、第一次分枝数、硫苷等3个性状的可育胞质与不育胞质间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其余9个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NEA不育胞质对多数组合的硫苷和千粒重有优良相对效应,对其余性状的相对效应则组合不同正负效应不同。说明NE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性状无显著负效应,在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有较大优良相对效应的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