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
2023(1949)
2022(1702)
2021(1537)
2020(1409)
2019(3417)
2018(3229)
2017(5999)
2016(3170)
2015(3344)
2014(3107)
2013(3222)
2012(3072)
2011(2893)
2010(2908)
2009(2681)
2008(2749)
2007(2367)
2006(2175)
2005(2082)
作者
(10891)
(9316)
(9201)
(8588)
(6001)
(4621)
(4027)
(3620)
(3521)
(3382)
(3292)
(3173)
(3112)
(3038)
(3021)
(2832)
(2694)
(2689)
(2688)
(2665)
(2422)
(2397)
(2311)
(2157)
(2125)
(2114)
(2066)
(2060)
(1989)
(1985)
学科
(12396)
经济(12386)
(5825)
管理(5824)
(4648)
企业(4648)
方法(4312)
(4213)
数学(3599)
数学方法(3488)
中国(3310)
(3088)
关系(3062)
经济关系(2480)
地方(2469)
对外(2395)
(2356)
贸易(2353)
(2282)
外经(2250)
对外经济(2240)
理论(2145)
(2117)
农业(2058)
业经(2037)
(1857)
(1671)
金融(1670)
(1592)
(1460)
机构
大学(44360)
学院(42981)
研究(20530)
(15319)
经济(14994)
科学(14630)
(13973)
中国(13512)
管理(12910)
(12459)
研究所(11494)
农业(11254)
理学(10867)
理学院(10698)
管理学(10291)
(10210)
管理学院(10209)
业大(9692)
(8204)
中心(8140)
(7329)
(7217)
(7094)
科学院(6885)
农业大学(6881)
(6734)
北京(6696)
(6548)
(6135)
技术(6048)
基金
项目(30563)
科学(22113)
基金(21268)
(21080)
国家(20930)
研究(18216)
科学基金(15983)
(12428)
自然(11621)
自然科(11393)
自然科学(11382)
自然科学基金(11144)
(10734)
社会(10511)
基金项目(10501)
社会科(9887)
社会科学(9882)
资助(9502)
教育(8215)
计划(7393)
重点(7366)
科技(7323)
(6436)
科研(6286)
(6262)
(6197)
编号(6184)
(6128)
(6064)
专项(5982)
期刊
(17385)
经济(17385)
学报(14337)
研究(13523)
(13335)
中国(11559)
科学(10385)
大学(9782)
学学(9215)
农业(9048)
管理(5957)
(5508)
(5504)
教育(5368)
业大(4686)
农业大学(3889)
(3544)
技术(3486)
林业(3378)
(3151)
金融(3151)
经济研究(3136)
财经(2673)
(2644)
科技(2642)
自然(2443)
中国农业(2414)
(2333)
国际(2289)
自然科(2284)
共检索到7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柳青  张恩慧  马潇  贾旭昌  田枢宇  
【目的】选育优质、抗病、商品性好、早熟的甘蓝杂种一代小型新品种,以丰富国内小型专用甘蓝品种市场。【方法】以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DH系为父本培育甘蓝杂种一代新组合,在甘蓝苗期和结球中期调查植株抗病性,在叶球成熟后测量球叶帮叶比、叶球紧实度、中心柱长、球叶生食品质等优质性,在叶球收获时统计植株农艺性状、小区产量等,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种。【结果】通过组合筛选比较试验,获得CMS85-124×DH10-249(CX06)和CMS85-124×DH12-19(CX07)杂种一代组合,其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符合甘蓝小型品种育种目标。CX06和CX07杂种一代组合叶球较小,单球质量分别为0.5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英夏  张恩慧  杨安平  许忠民  程永安  高海娜  
【目的】研究甘蓝双单倍体(DH)等不同基因纯合度的自交系所配杂种一代的性状差异,确立甘蓝杂交种田间整齐度的测定指标及评价标准,为甘蓝杂交种的品种审定和新品种质量检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蓝DD型(包括DH01×DH02、DH03×DH06、DH05×DH08 3个品种)、DS型(包括DH01×S01、DH03×S05、DH05×S09 3个品种)、SS型(包括S06×S01、S12×S05、S18×S09 3个品种)3种杂交类型的杂交品种为试材,在叶球生理成熟时,测定植株间株高、株幅、外叶宽、叶球周长、叶球横径、叶球纵径及单球质量等农艺性状值并计算变异系数,利用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对不同类型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海娜  张恩慧  李殿荣  王灏  马英夏  许忠民  
【目的】分析甘蓝杂交种纯度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寻找一种快速、准确鉴定甘蓝杂交种纯度的方法。【方法】选用SSR分子标记,筛选杂交种具有父母本互补带型的引物,用其鉴定"秦甘50"杂交种的纯度,并与田间常规鉴定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300对SSR分子标记引物中,有1对引物SQ1019对"秦甘50"杂交种表现为父母本互补带型;利用引物SQ1019标记鉴定"秦甘50"大田杂交种的纯度为96.3%;"秦甘50"大田杂交种经田间鉴定纯度为96.0%,2种鉴定结果的一致性高达99.7%。【结论】SQ1019是SSR分子标记"秦甘50"杂交种的特异引物,SSR分子标记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芳森  王运华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硼营养高效品种9118和低效品种9141间正反交杂种一代对缺硼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土壤缺硼(土壤有效硼0.30mg/kg)条件下,杂种一代硼效率系数平均为0.885,与高效亲本0.895相近,显著高于低效亲本0.154。缺硼时,杂交一代农艺性状的变化,硼的吸收,分配和运转系数均与高效亲本相一致。说明杂交一代硼的营养为高效,甘蓝型油菜硼营养高效性状为显性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万渠  莫鉴国  余勤  
用于甘蓝型油菜标记杂种选育的标记研究和筛选*李万渠莫鉴国余勤STUDIESANDSCREENINGONTHEGENETICMARKERSUSEDFORGENETICMARKERBREEDINGINBrasicanapusL.LiWanquMoJia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红美  徐跃进  万正杰  
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友才  郭安平  刘伟杰  
采用NCⅡ(NorthCarolina)交配设计,对42个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组合和13个亲本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大多数性状杂种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量优势最明显。影响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出能力的性状从大到小依次是单株鲜茎(含叶,下同)重,基部茎粗,基部皮厚,株高。同一性状两亲本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有差异,F1单株纤维产量与小值亲本P2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大值亲本P1呈显著正相关,与两亲本之差呈不显著负相关,获得较理想杂种一代组合的亲本标准是:双亲的单株纤维产量及株高均比较优良;必须有一亲本茎粗和皮厚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长萍  汪李平  李云荣  
采用人工授粉研究了瓠瓜杂种一代的制种种术,结果表明:每株瓠瓜上以选留3个种瓜,在上午8∶00前后进行人工授粉,所生产的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雄  傅廷栋  杨光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从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2n=31)自交后代中,鉴定出一个新杂种植株(2n=25)。该新杂种在表型上为亲本中间型,且雄性不育。将其与甘蓝型油菜回交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8个回交第一代植株(2n=44)。所有回交后代植株均可育,在花粉母细胞中形成22个二价体。来自诸葛菜的6条染色体可被全部丢失或部分进入末期核,也可在后期Ⅰ运动至细胞一极。首次获得的新材料可用于培育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附加系,并为研究诸葛菜的染色体组结构提供新信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竹云  赵兴忠  陈娜  陈文杰  李殿荣  李敏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甘蓝型油菜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真实表现,为油菜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套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F1(杂油59、秦优7号、秦杂油3号、秦杂油1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比较了其光合面积、主要气体交换参数、群体生长量、群体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结果】①在整个生育期内,甘蓝型油菜杂种F1在光合面积、群体生长量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主要气体交换参数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正向优势,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杂种优势,群体生长速率则在大多时期表现为明显的负向杂种优势。②甘蓝型油菜各个光合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院生  刘平武  杨光圣  
通过对杂交组合H990 9两亲本的指纹图谱分析 ,初选出 4个引物S374、S1334、S136 5和UBC5 2 3用于杂种纯度鉴定。引物S1334和UBC5 2 3在两亲本中均扩增出特异带 ,引物S374和S136 5能扩增出父本标记带。以两亲本和手工杂种F1为模板对上述 4个引物再一次进行RAPD扩增 ,S1334并没有在F1的RAPD图谱产生理想的双亲型或偏父型标记带 ,UBC5 2 3在F1扩增得到的父本标记带和在母本中扩增的标记带大小相近 ,不易辨别 ;引物S374、S136 5均能使F1扩增出父本的特异带 ,进一步确定引物S374和S136 5可用于杂种鉴定。引物S374的RA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宪平  
对四川及南亚2个水稻类群的10个代表品种的45个双列杂交F1组合(按GriFFinG方法 2设计)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1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的F1优势较大,亲本对其F1的贡献也较大;单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次之;株高、穗长、粒宽较小;2在12个农艺性状的66组相关系数中,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17组,占25.8%,负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8组,占12.1%。与每穗实粒数相关的11个性状中,有8个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水平,与单株穗数相关显著的4个性状全为负相关;3构成和影响这45个F1的主要因子是穗部因子、籽粒因子和产量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0.39%、32.24%和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甲福  陈发棣  郭维明  
以水晶白、晚霞等 30个小菊品种为亲本 ,配制成 2 6个杂交组合 ,对杂种一代的若干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 :杂种一代的冠幅、株高与双亲比较 ,表现出明显的弱势 ,杂种总平均冠幅和株高仅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 6 3 2 %和71 8% ,且随着母本冠幅、株高的增大 ,杂种平均冠幅、株高与中亲值的比值分别由 71 6 %降到 4 9 3% ,76 5 %降到6 3 0 % ,但因变异幅度大 ,仍有超亲个体存在。正叶比长叶具有更强的遗传能力 ,托叶性状遗传能力较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一鸿  刘书槐  姜孝成  肖辉海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与籼、粳稻配组及籼粳交、粳籼交、粳粳交配组,其中配组包括轮回422×浙湖139,轮回422×金陵玉籼,轮回422×1126,宁恢3号×轮回422,02428×金陵玉籼,02428×测49,40316×测49,40316×1126,M-201×86A4,城特232×1126,余红一号×86-3587-2以及M-201×日本优,测定亲本和籼粳杂交稻杂种一代F1的生化指标,以探讨各组合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育性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粳交F1的POD活性在开花盛期可达到分蘖盛期的水平,孕穗期后,这些组合F1的游离氨基酸均呈下降趋势;从分蘖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