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6)
2023(12216)
2022(10806)
2021(10296)
2020(8662)
2019(20038)
2018(20301)
2017(38234)
2016(21490)
2015(24442)
2014(24601)
2013(23950)
2012(21957)
2011(19599)
2010(19414)
2009(17681)
2008(17045)
2007(14825)
2006(12794)
2005(10916)
作者
(63928)
(53220)
(53016)
(50175)
(33801)
(25547)
(24073)
(21124)
(20124)
(19036)
(18148)
(17829)
(16927)
(16754)
(16652)
(16351)
(16187)
(15869)
(15260)
(14955)
(13539)
(13038)
(12955)
(12035)
(11965)
(11959)
(11897)
(11594)
(10852)
(10677)
学科
(79344)
经济(79247)
管理(59203)
(53725)
(45331)
企业(45331)
方法(39942)
数学(34769)
数学方法(34190)
(21223)
(20704)
中国(20227)
(19341)
业经(16782)
地方(16262)
理论(15524)
(14567)
(13517)
农业(13502)
环境(12834)
(12571)
贸易(12562)
技术(12472)
(12267)
财务(12186)
(12161)
财务管理(12159)
教育(11719)
(11667)
银行(11614)
机构
大学(297402)
学院(297167)
管理(115909)
(106624)
经济(104082)
理学(101185)
研究(100205)
理学院(99963)
管理学(97697)
管理学院(97181)
中国(71738)
科学(68604)
(63904)
(56706)
(52190)
业大(50791)
(48376)
研究所(48219)
农业(45208)
中心(45155)
(43130)
北京(39853)
(39623)
师范(39102)
财经(38947)
(36411)
技术(35807)
(35524)
(35352)
师范大学(31259)
基金
项目(212296)
科学(164941)
基金(151913)
研究(150028)
(134700)
国家(133588)
科学基金(113257)
社会(89717)
(85910)
社会科(84754)
社会科学(84729)
基金项目(80871)
自然(77608)
自然科(75778)
自然科学(75760)
自然科学基金(74306)
(72559)
教育(69803)
资助(63277)
编号(61463)
成果(50061)
重点(47688)
(45128)
(44449)
(44151)
课题(43278)
计划(41542)
科研(41399)
创新(41117)
大学(38752)
期刊
(112713)
经济(112713)
研究(81350)
中国(57225)
学报(56653)
(51774)
科学(48489)
管理(41815)
大学(40680)
学学(38518)
教育(36426)
农业(36068)
(35987)
技术(26504)
(21046)
金融(21046)
业经(19116)
(18780)
财经(17752)
经济研究(17596)
图书(16839)
科技(15872)
业大(15648)
(15466)
(14967)
问题(14594)
理论(14258)
技术经济(13660)
统计(13589)
实践(13347)
共检索到422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蔓  谭太龙  李健  邬贤梦  官春云  熊兴华  
为提高油菜含油量,构建了基于油菜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的ihPRNA植物表达载体。分别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克隆了种子储藏蛋白NAPiN基因启动子(315 bP)、PEPC基因的外显子片段(246 bP)及PEPC基因的内含子(754 bP),包含了其剪切位点之前4 bP和之后18 bP片段。通过中间载体PbluEsCRiPtⅡsK(+)再构建到Pbi121中,构成种子特异表达的内含子剪接的PEPC基因的RNA干扰载体P bi121.NP+iP-。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湘油15号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9株,PCR检测证实外源片段成功导入其中7株油菜基因组中。对t2种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罗延青  俎峰  王敬乔  李劲峰  陈苇  张云云  杨清辉  
【目的】通过表达外源GlgC基因增加甘蓝型油菜种子淀粉积累,从而可能增加含油量,为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提供一种潜在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将定点突变的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C分别和2个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DOF(拟南芥球形胚阶段启动子)、Cruc(油菜种子特异蛋白启动子)重组,构建2个GlgC过表达载体pMB-DOF-TG和pMB-Cruc-TG。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GlgC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结论】获得了甘蓝型油菜转GlgC基因阳性株,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罗延青  王敬乔  俎峰  陈苇  李劲峰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 C,并通过双定点突变降低其对无机磷酸盐敏感性所致抑制作用以提高其酶活。而后将甘蓝型油菜AGPAse导肽编码序列与GlGC融合,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 MB-TG,并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增加淀粉积累为油脂合成提供更多碳源,被认为是一条潜在的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罗延青  王敬乔  俎峰  陈苇  李劲峰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 C,并通过双定点突变降低其对无机磷酸盐敏感性所致抑制作用以提高其酶活。而后将甘蓝型油菜AGPase导肽编码序列与glgc融合,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 MB-TG,并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增加淀粉积累为油脂合成提供更多碳源,被认为是一条潜在的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勇  常玮  刘小烛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油体钙蛋白(caleosin)基因BnClo1,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在获得甘蓝型油菜BnClo1基因全长cDNA的基础上,根据BnClo1基因编码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甘蓝型油菜种子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了约750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随后将该蛋白成熟肽c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YB12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TYB12-BnClo1,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ER2566(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获得的cDNA全长768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淑稳  周永明  孙学成  张献龙  
以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L.)9506品系的下胚轴为受体,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进行了除草剂Glufosinate抗性基因(pat)的转化试验,得到了抗卡那霉素(Kan)选择剂的小植株,并对影响转化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Kan和羧苄青霉素(Cb)对芽再生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含2,4-D的培养基对下胚轴进行预培养和选择培养基中附加AgNO3均能促进转化细胞的生长和芽的再生。转化植株对Glufosinate除草剂的抗性和分子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刚  白德朗  陈烈臣  熊兴华  李栒  官春云  
丙酮酸羧化酶(PEP)是控制油菜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关键酶,抑制种子中pepc基因的表达,使其底物(丙酮酸)更多地朝生成油脂的方向流动,对提高种子的含油量,增加油菜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基因组中扩增了PE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576bp,与Yannai报道的PEP基因相应区域的同源性为95%.用扩增引物上设计的BamHI和SacI两位点酶将PEP基因片段切下,反向插入到pBI121.N质粒的Napin启动子之后,构建了种子特异性反义PEP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转化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兰玉  陈苇  杨清辉  罗延青  董云松  李根泽  王敬乔  
利用甘蓝型油菜‘Wester’的cruciferin启动子及NOS终止子构建了无选择标记基因且含有反义结构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的RNA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再生植株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高频率地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世聪  梁浩  李壮  
【目的】BnaLCR78是一个来源于甘蓝型油菜的候选基因,实验主要探究其与种子脂肪酸积累相关性。【方法】利用同源克隆获得BnaLCR78基因片段,使用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表达特征并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获得了长度为376 bp的基因组序列,与油菜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一个类防御素(defensin-like protein)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达到98%,属于LCR(low-molecular-weight cysteine-rich)基因家族。从高油酸材料中,获得2种长度分别为376和237 bp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兰玉  陈苇  杨清辉  罗延青  符明联  董云松  李根泽  王敬乔  
利用甘蓝型油菜种子特异性贮存蛋白基因cruciferin启动子及NOS终止子构建了无选择标记基因且含有反义结构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的RNA 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再生植株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高频率地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而且获得的转基因种子通过脂肪酸含量分析表明,油酸含量比对照有了很大的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敬娜  刘亚  李翔  袁潜华  赵久然  
以pCambia3301载体为基础,以玉米Ubiquitin(Ubi)启动子、拟南芥叶绿素转运肽(Chloroplast transit pep-tide,Ctp)基因、抗草甘膦Epsps基因为元件,构建了玉米高效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幼胚,获得了抗草甘膦无抗生素标记的转基因玉米植株。经田间初步检测转化玉米植株具有一定的草甘膦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俊儒  吴建勇  张剑  刘平武  杨光圣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杂种优势机理,以期为最终揭示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积累试验数据。方法应用拟南芥cDNA芯片,以华油杂6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杂种和亲本在花蕾中的基因差异表达。结果杂种和母本8086A之间,有83个上调的转录本和331个下调的转录本;杂种和父本7-5之间,有94个上调表达的转录本和423个下调表达的转录本。在上调表达的转录本中,存在较多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讨论了这些基因和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号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磷酸核酮糖(PRK)的Northern印迹结果与芯片显示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基础代谢基因对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的形成影响较大。拟南芥cDNA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露申  牛应泽  余青青  郭世星  柳丽  
【目的】对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进行量化观察,研究其数量遗传特性,为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扫描仪和颜色提取软件对油菜新鲜花瓣进行处理,获得花瓣颜色特征值(CIERGB值),选择能反映花瓣颜色差异的B值,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HW243×HZ21-1和HW243×中油821)的P1、P2、F1、B1、B2和F2世代群体进行分析。【结果】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表现为一数量性状,其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以主基因作用为主,多基因的作用相对较小。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均具有较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生萍  罗玉秀  杜德志  罗春燕  马小岗  赵志刚  许唱唱  张红生  吴鹏  晁文俊  
【目的】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FCA同源基因(sBnFCA)及其可变剪接体,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根据拟南芥和芸薹属植物FCA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86号"的FCA同源基因(sBnFCA)及其可变剪接体,对克隆基因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用qRT-PCR技术检测sBnFCA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根、茎、叶、茎尖中的表达量。【结果】克隆出了sBnFCA基因的全长序列(8 827BP),得到了sBnFCA-γ可变剪接体及一个新的可变剪接体(sBnFCA-5),新的可变剪接体在GenBAnk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