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1)
- 2023(9784)
- 2022(8572)
- 2021(7893)
- 2020(7189)
- 2019(16456)
- 2018(16386)
- 2017(31377)
- 2016(17941)
- 2015(20258)
- 2014(20616)
- 2013(20405)
- 2012(19281)
- 2011(17500)
- 2010(17855)
- 2009(16564)
- 2008(16856)
- 2007(15450)
- 2006(13112)
- 2005(11719)
- 学科
- 济(73261)
- 经济(73182)
- 管理(47970)
- 业(46797)
- 方法(39254)
- 企(37653)
- 企业(37653)
- 数学(35111)
- 数学方法(34570)
- 农(19479)
- 学(18786)
- 财(18458)
- 中国(17703)
- 业经(13344)
- 地方(13149)
- 制(13101)
- 贸(12720)
- 贸易(12718)
- 农业(12545)
- 理论(12447)
- 易(12326)
- 银(11986)
- 银行(11943)
- 务(11859)
- 财务(11815)
- 财务管理(11785)
- 融(11678)
- 金融(11675)
- 行(11344)
- 和(11187)
- 机构
- 大学(265080)
- 学院(263563)
- 济(102184)
- 经济(99879)
- 管理(96680)
- 研究(92149)
- 理学(83846)
- 理学院(82781)
- 管理学(80694)
- 管理学院(80214)
- 中国(67839)
- 科学(61611)
- 京(56830)
- 农(54258)
- 所(49870)
- 财(47195)
- 研究所(45927)
- 业大(45204)
- 农业(43488)
- 中心(42111)
- 江(39984)
- 财经(37942)
- 北京(35557)
- 范(35168)
- 师范(34722)
- 经(34334)
- 院(32523)
- 州(32153)
- 经济学(31473)
- 技术(29570)
- 基金
- 项目(178496)
- 科学(138352)
- 基金(128349)
- 研究(123010)
- 家(114936)
- 国家(114017)
- 科学基金(95260)
- 社会(75283)
- 社会科(71222)
- 社会科学(71198)
- 省(70903)
- 基金项目(67432)
- 自然(64676)
- 自然科(63239)
- 自然科学(63211)
- 自然科学基金(62091)
- 划(60718)
- 教育(58588)
- 资助(54819)
- 编号(48928)
- 重点(41417)
- 成果(40754)
- 部(39411)
- 发(37405)
- 创(36340)
- 计划(35549)
- 课题(35341)
- 科研(35339)
- 创新(34063)
- 教育部(32729)
- 期刊
- 济(105927)
- 经济(105927)
- 研究(71271)
- 学报(51369)
- 中国(49506)
- 农(48164)
- 科学(43597)
- 财(37218)
- 大学(36955)
- 学学(35136)
- 管理(33004)
- 农业(32514)
- 教育(28661)
- 技术(22999)
- 融(22248)
- 金融(22248)
- 财经(18652)
- 业(18036)
- 经济研究(17230)
- 业经(16627)
- 经(15931)
- 统计(15782)
- 版(14908)
- 问题(14463)
- 策(13881)
- 业大(13676)
- 技术经济(13424)
- 决策(12744)
- 科技(12404)
- 理论(12072)
共检索到379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章林 徐新福 王瑞 殷家明 周清元
本文介绍了甘蓝型油菜CMS温度钝感不育系DA及其保持系DB的选育过程,分析比较了DA与23A、L17A和陕2A等不育系的花器形态、花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年份初花期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结果表明,DA属于典型的花药败育型雄性不育系,不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这可能与DA携带有对温度钝感的不育基因有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CMS 育性稳定性 温度钝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王欣 李劲峰
引进四川的甘蓝型杂交组合89-50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配合力的自交系8840894、92103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9F114AB、99F121AB。其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回交-自交转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应泽 汪良中 刘玉贞
用国外引进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Brongoro 和 Westard 的杂交后代与甘蓝型人工合成系杂交获得了雄性不育株, 与不同的人工合成系回交转育, 培育出了一批新质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暂定名为 Bro cm s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这批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不育基因的遗传特点和杂种优势利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胞质雄性不育系属于高温不育类型, 在秋后迟播或在高海拔区 (2600m 以上) 春播的情况下, 不育系可达到完全不育程度。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时, 大部分植株有微量花粉,微量花粉中含有较多的有生活力花粉,变化范围为1736% ~8684% 。对己稳定 Bro cm s雄性不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海峰 瞿利英 孟倩 张搏 黄伟男 许婷 康文霞 董振生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慧 胡胜武 李玮 于澄宇
【目的】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杂种优势,阐明其雄性不育的机理。【方法】以引进的油菜杂交种"皖油14"为材料,采用自交、姊妹交、测交的方法,对其后代进行选育;通过石蜡切片法,对选育得到的纯合两型系中的可育株1740B、不育株1740A及全不育系1740CA植株的雄蕊发育特点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选育得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临保系1740C和纯合两型系1740AB。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1740B的雄蕊发育正常,可形成成熟的花粉粒,花药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孢原细胞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期、减数分裂期、单核花粉期、二核花粉期和三核花粉期;纯合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明智 官春云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是当前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而利用远源杂交引入近源种胞质来获得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发掘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提高雄性不育育性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方法】本研究以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属间杂种后代为基础,通过多代回交育成了不育性稳定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93A。【结果】研究表明不育系1193A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具有典型的不育性状,恢保关系比较表明其与pol CMS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败育的时期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期,在花药败育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利用作者提出的“植物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理论 ,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优质杂交种“华杂 4号”的亲本不育系 1141A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遗传背景基本保持不变的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GCMS 1141A及其保持系RGCMS 1141B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文雁成 任乐建 王建平 刘建明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来强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马朝芝
【目的】弄清2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609AB和Rs1046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方法】采用临保系测验法和不育系可育株与临保系的杂交回交,分析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和2个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筛选得到28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确认其中15个恢复系恢复基因与609A不育基因等位,进一步证实了甘蓝型油显性核不育的复等位基因遗传,原来视为2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纯合型不育系Rs1046AB,其可育株携带的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等位,Rs1046B的恢复基因与609A的不育基因等位。【结论】Rs1046AB和609AB均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2个不育基因等位,不育系不育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金星 傅廷栋 郑用琏
对甘蓝型油菜雄性核不育材料90-2441A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0-2441A核不育受2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甘蓝型油菜均可作为它的恢复系;等位性测验表明:90-2441A,117A,S45A均受2个相同位点的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它们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关键词:
油菜 核不育 遗传 等位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远鑫 李劲峰 张美华 孙学斌 谢永俊 龙肖平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低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交较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提高双低单株成系的品质稳定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转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金星 郑用琏 傅廷栋
通过BSA法,对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S45A的育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在98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与可育基因连锁的2个RAPD标记UBC158-600、UBC187-600,其遗传图距分别为9.564cM(LOD,21.495)、17.700cM(LOD,13.244)。
关键词:
油菜 核不育基因 RAPD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华娟 李凤扬 董云麟
通过两年分期播种试验,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的育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419A属于高温不育型,育性表现年度间差异较小,比较稳定。在2月27日至3月13日,不育系419A主花序出现少量花朵带微粉。微量花粉花朵的出现同时受控于孕蕾期和开花期的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4℃,对不育系419A花蕾的发育和花的育性变化有很大影响。10月1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为97.5%。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均达100%。考虑到对产量和育性的要求,在成都地区利用不育系419A进行杂交制种的播种期以10月17~23日为宜,繁殖不育系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江禹奉 但芳 但巴 傅廷栋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有望解决大量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困难。通过对国外和国内 5 0份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2 71”、“SI 130 0”恢复性或保持性的研究 ,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中找到了SI系的保持系 ,并得到 4个保持效果好的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材料 ,大部分材料能恢复自交不亲和特性 ,因而易于选育到优良杂交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保持系配制的单交和三交杂种都有一定的产量潜力 ,通过筛选适当的恢复系有望得到优良的自交不亲和杂种。
关键词:
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 保持系 杂交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杨小牛 但芳
甘蓝型油菜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马朝芝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杨小牛但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BREEDINGFORSELF-INCOMPATIBILITYLINESWITHDOUBLEZEROONBrasicanapusL.MaChao...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性 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