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4)
- 2023(8628)
- 2022(7641)
- 2021(6984)
- 2020(6382)
- 2019(14724)
- 2018(14602)
- 2017(28600)
- 2016(15987)
- 2015(18046)
- 2014(18419)
- 2013(18390)
- 2012(17345)
- 2011(15815)
- 2010(16023)
- 2009(14843)
- 2008(15057)
- 2007(13819)
- 2006(11527)
- 2005(10394)
- 学科
- 济(69280)
- 经济(69220)
- 业(42809)
- 管理(42778)
- 方法(38100)
- 企(34632)
- 企业(34632)
- 数学(34327)
- 数学方法(33811)
- 财(17786)
- 农(17142)
- 学(16509)
- 中国(15745)
- 贸(12737)
- 贸易(12734)
- 易(12366)
- 地方(12354)
- 业经(12304)
- 制(11804)
- 农业(11254)
- 务(10684)
- 财务(10649)
- 财务管理(10621)
- 理论(10599)
- 银(10305)
- 银行(10269)
- 企业财务(10102)
- 和(10082)
- 融(9988)
- 金融(9985)
- 机构
- 大学(238457)
- 学院(236630)
- 济(95312)
- 经济(93268)
- 管理(88469)
- 研究(83188)
- 理学(77021)
- 理学院(76094)
- 管理学(74232)
- 管理学院(73794)
- 中国(60605)
- 科学(55039)
- 京(50708)
- 农(49450)
- 所(45196)
- 财(42366)
- 研究所(41512)
- 业大(41100)
- 农业(39607)
- 中心(37989)
- 江(35427)
- 财经(34354)
- 北京(31754)
- 经(31137)
- 范(30165)
- 师范(29791)
- 经济学(29544)
- 院(29254)
- 州(28563)
- 经济学院(26865)
- 基金
- 项目(160973)
- 科学(124989)
- 基金(117085)
- 研究(109281)
- 家(104888)
- 国家(104107)
- 科学基金(87364)
- 社会(67933)
- 社会科(64399)
- 社会科学(64378)
- 省(63652)
- 基金项目(61502)
- 自然(59666)
- 自然科(58368)
- 自然科学(58345)
- 自然科学基金(57324)
- 划(54057)
- 教育(51419)
- 资助(50346)
- 编号(42818)
- 重点(36938)
- 部(35692)
- 成果(35187)
- 发(33649)
- 创(32765)
- 计划(32130)
- 科研(31991)
- 创新(30733)
- 课题(30140)
- 教育部(29674)
共检索到33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德文 魏忠芬 王军 王瑞 李加纳 张太平
为了研究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种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采用SSR标记估算出6个隐性核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并对15个亲本材料及其54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中亲优势以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平均值最大,其次是产量性状,第3是角粒数;超亲优势以产量性状的平均值最大,其次是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第3是角粒数,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超亲优势平均值最小;说明在高密度直播种植条件下,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种的产量杂种优势主要决定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亲本间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33,与杂种产量性状的中亲优势相关系数为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德文 王瑞 魏忠芬 李加纳 王军 李大雄 张太平
为辅助油菜育种中合理选配亲本以及加快遗传改良进程提供可靠依据,采用SSR标记对37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和59份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为2.9条。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7~0.93;以0.62为阀值,将96份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除了2365AB及2149AB外,其余35份隐性核不育系聚在类群Ⅱ和类群Ⅲ中,恢复系聚在类群Ⅰ、Ⅱ、Ⅳ、Ⅴ、Ⅵ和Ⅶ中;虽然隐性核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是有14份隐性核不育系与19份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大于0.7,这对育种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泽荣 曹诗琴 李思锦 岳宁燕 洪波 谢毅雪 陈雨蝶 邬贤梦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Y09AB和PolCMS保持系11217及恢复系11354为试验材料,分析Y09AB的遗传特性。选Y09AB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11217和恢复系11354杂交,两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15∶1,表明Y09AB的育性由2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将Y09AB与另2个隐性核不育二型系104AB和湘油402AB进行正反交,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说明Y09AB的不育基因与104AB和湘油402AB的不育基因均为非等位关系。利用20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与Y09AB广泛测交,调查杂交F1代的育性情况,分析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恢复株率达100%,说明Y09AB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源广泛。组合鉴定试验结果显示:20个测交组合中有18个组合比对照品种(沣油520)增产,其中增产15%以上的有7个;10个组合超中亲优势在25%以上;2个组合超高亲优势在30%以上。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组合中有7个比对照品种增产,其中增产5%以上的有3个,最高增幅达8.62%。从组合鉴定试验和组合比较试验的结果来看,Y09AB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强的杂种优势潜力,是1个具有开发潜力的隐性核不育二型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泽荣 曹诗琴 李思锦 岳宁燕 洪波 谢毅雪 陈雨蝶 邬贤梦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Y09AB和PolCMS保持系11217及恢复系11354为试验材料,分析Y09AB的遗传特性。选Y09AB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11217和恢复系11354杂交,两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15∶1,表明Y09AB的育性由2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将Y09AB与另2个隐性核不育二型系104AB和湘油402AB进行正反交,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说明Y09AB的不育基因与104AB和湘油402AB的不育基因均为非等位关系。利用20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与Y09AB广泛测交,调查杂交F1代的育性情况,分析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恢复株率达100%,说明Y09AB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源广泛。组合鉴定试验结果显示:20个测交组合中有18个组合比对照品种(沣油520)增产,其中增产15%以上的有7个;10个组合超中亲优势在25%以上;2个组合超高亲优势在30%以上。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组合中有7个比对照品种增产,其中增产5%以上的有3个,最高增幅达8.62%。从组合鉴定试验和组合比较试验的结果来看,Y09AB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强的杂种优势潜力,是1个具有开发潜力的隐性核不育二型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桑世飞 王会 梅德圣 刘佳 付丽 王军 汪文祥 胡琼
【目的】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简称SNP)标记估算油菜优异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其与杂种优势间的关系,探讨利用SNP标记预测油菜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将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6个保持系(1019B、1055B、6098B、8908B、6019B、ZS11B)和8个恢复系(R1、R2、R3、R6、R9、R10、R11、OR1)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得到的46个F1杂种及其亲本,在湖北武汉、贵州贵阳和安徽巢湖3种生态环境下考察株高、分枝部位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结角密度、主花序有效长、主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义良 赵奋成 吴惠姗 张应中 李福明 钟岁英 李宪政 蔡坚
利用SSR标记对17个湿加松亲本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分析亲本遗传距离与子代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4个微卫星标记在湿加松亲本群体中均呈现高度多态,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72%,平均杂合度为0.144 4 0.884 1,以SSR标记遗传距离聚类,将参试亲本材料划分为2大类群,可以用于湿加松亲本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树高、胸径、材积的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2 0、0.641 2、0.639 3,决定系数分别为0.293 8、0.411 0、0.408 7。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树高、胸径、材积的杂种优势相关程度较高,...
关键词:
湿加松 SSR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海峰 瞿利英 孟倩 张搏 黄伟男 许婷 康文霞 董振生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石开 邱怀珊 吴学英 苏振喜 赵庭周
利用主成分法研究了云南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中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共28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优势较强的组合表现最适或中等偏大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8个材料聚为6类,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系统的材料遗传差异并非都较小。亲本选配宜在类间进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宝刚 张明龙 张龙
对3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和亲本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浅析,研究结果表明:杂种的产量性状,如单株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比其双亲有明显的优势;杂种花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双亲,与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维 牛应泽 郭世星 蒋俊
用6个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按照Griffing方法I配制30个正反交组合,加上6个自交系亲本,共36个组合,在四川雅安和安县两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油菜籽含油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观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含油量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大多数组合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多数组合表现出超亲优势,含油量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下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一致性。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90%,狭义遗传力大于70%。各材料间的含油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配合力也受环境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的表现总体上一致。含油量反交效应达极显著。分析表明,高含油量杂交油菜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竹云 赵兴忠 陈娜 陈文杰 李殿荣 李敏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甘蓝型油菜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真实表现,为油菜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套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F1(杂油59、秦优7号、秦杂油3号、秦杂油1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比较了其光合面积、主要气体交换参数、群体生长量、群体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结果】①在整个生育期内,甘蓝型油菜杂种F1在光合面积、群体生长量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主要气体交换参数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正向优势,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杂种优势,群体生长速率则在大多时期表现为明显的负向杂种优势。②甘蓝型油菜各个光合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王欣 李劲峰
引进四川的甘蓝型杂交组合89-50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配合力的自交系8840894、92103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9F114AB、99F121AB。其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回交-自交转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立东 林彦铨 罗英 许旭明 曾绍贵 朱帮彤
选择5份辣椒亲本材料作为母本,6份辣椒亲本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5个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优势,运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与8个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9-0.38,其中,与产量杂种优势指数的相关系数仅为-0.02,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杂种优势做二维坐标散点图,发现当遗传距离小于0.4051时,产量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当遗传距离大于0.4051时,产量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进行辣椒新品种选育时,不能只以表现型和地理差异为依据,应当选择适当的遗传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金星 傅廷栋 郑用琏
对甘蓝型油菜雄性核不育材料90-2441A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0-2441A核不育受2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甘蓝型油菜均可作为它的恢复系;等位性测验表明:90-2441A,117A,S45A均受2个相同位点的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它们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关键词:
油菜 核不育 遗传 等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