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2)
- 2023(13116)
- 2022(11515)
- 2021(10977)
- 2020(9352)
- 2019(21575)
- 2018(21600)
- 2017(41236)
- 2016(23095)
- 2015(25716)
- 2014(25798)
- 2013(25396)
- 2012(23402)
- 2011(21097)
- 2010(21022)
- 2009(19177)
- 2008(18721)
- 2007(16286)
- 2006(14083)
- 2005(12257)
- 学科
- 济(88224)
- 经济(88124)
- 管理(63112)
- 业(59284)
- 企(49946)
- 企业(49946)
- 方法(44329)
- 数学(38521)
- 数学方法(37887)
- 学(25577)
- 农(21903)
- 中国(21664)
- 财(21055)
- 业经(18341)
- 理论(17112)
- 地方(16436)
- 制(14630)
- 农业(14558)
- 和(14489)
- 贸(14142)
- 贸易(14135)
- 技术(13969)
- 务(13900)
- 财务(13823)
- 财务管理(13799)
- 易(13684)
- 环境(13440)
- 企业财务(13137)
- 银(13103)
- 银行(13042)
- 机构
- 大学(327821)
- 学院(324348)
- 管理(126017)
- 济(119840)
- 经济(117095)
- 理学(110150)
- 研究(109822)
- 理学院(108798)
- 管理学(106337)
- 管理学院(105758)
- 中国(78232)
- 科学(73916)
- 京(70135)
- 农(58991)
- 所(56946)
- 财(54337)
- 业大(53544)
- 研究所(52721)
- 中心(48868)
- 农业(46946)
- 江(46388)
- 范(44541)
- 财经(44496)
- 师范(44038)
- 北京(43791)
- 经(40474)
- 院(39538)
- 州(38203)
- 技术(36096)
- 师范大学(35707)
- 基金
- 项目(229525)
- 科学(178916)
- 基金(165586)
- 研究(161797)
- 家(146863)
- 国家(145681)
- 科学基金(123509)
- 社会(98840)
- 社会科(93470)
- 社会科学(93445)
- 省(90873)
- 基金项目(87852)
- 自然(83824)
- 自然科(81918)
- 自然科学(81892)
- 自然科学基金(80379)
- 划(77325)
- 教育(75639)
- 资助(69448)
- 编号(65221)
- 成果(53643)
- 重点(51721)
- 部(49784)
- 发(47645)
- 创(47378)
- 课题(45817)
- 科研(44650)
- 创新(44175)
- 计划(43934)
- 大学(42153)
- 期刊
- 济(124662)
- 经济(124662)
- 研究(90237)
- 学报(60935)
- 中国(58128)
- 农(52968)
- 科学(52811)
- 管理(44543)
- 大学(44153)
- 学学(41614)
- 财(39989)
- 教育(38703)
- 农业(37220)
- 技术(27733)
- 融(23506)
- 金融(23506)
- 财经(20923)
- 经济研究(19881)
- 业经(19723)
- 业(19547)
- 图书(18224)
- 经(17713)
- 版(16960)
- 科技(16596)
- 业大(16508)
- 问题(16140)
- 理论(15485)
- 技术经济(15155)
- 统计(15100)
- 实践(14375)
共检索到45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慧 胡胜武 李玮 于澄宇
【目的】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杂种优势,阐明其雄性不育的机理。【方法】以引进的油菜杂交种"皖油14"为材料,采用自交、姊妹交、测交的方法,对其后代进行选育;通过石蜡切片法,对选育得到的纯合两型系中的可育株1740B、不育株1740A及全不育系1740CA植株的雄蕊发育特点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选育得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临保系1740C和纯合两型系1740AB。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1740B的雄蕊发育正常,可形成成熟的花粉粒,花药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孢原细胞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期、减数分裂期、单核花粉期、二核花粉期和三核花粉期;纯合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王欣 李劲峰
引进四川的甘蓝型杂交组合89-50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配合力的自交系8840894、92103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9F114AB、99F121AB。其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回交-自交转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瞿波 傅廷栋
对三个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解剖学观察表明,S45A和117A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特点相同,其雄性败育于减数分裂后的四分体至单核小孢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减数分裂完成后,小孢子不形成花粉壁并开始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径向扩大和小液泡化并逐渐解体。9012A雄性败育于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裂四分体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胼胝质壁不降解和不释放出四分体,并且四分体开始液泡化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逐步大液泡化,直至最后解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军刚 董振生 刘绚霞 刘创社 李红兵
对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533S的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不能形成正常的孢原细胞进而分化出花粉囊,属无花粉囊型不育系。在败育过程中,花药的大小一直在增加,但始终无花粉囊的分化。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533S的部分花药可分化出1~2个花粉囊,产生少量可育花粉粒。最终,随着生态条件的进一步变化,花药的发育完全正常,产生大量正常可育花粉粒。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态不育系 花药发育 细胞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宝英 阮颖 官春云 刘春林
2011年3月,于湖南农业大学试验田甘蓝型双低油菜GX–49品系中发现了1株雄性不育株,命名为72A。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败育时期花药发育进行观察,通过与双低甘蓝型早熟油菜品系GZ–4和GZ–20–2杂交,对其遗传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2A为典型的无花粉囊败育型,且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NCa不育系是从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NCa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NCa雄性败育发生于单核花粉晚期。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释放出的单核小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并在早期形成花粉壁,但是晚期单核花粉细胞质和细胞核相继降解,仅剩下含大液泡或内空的花粉壁;在四分体时期以前绒毡层与正常花药组织的无异,但随后细胞质开始逐渐小液泡化并最终解体。与已经研究过的其它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相比,该不育系的败育时期相对较晚;其花药败育特点明显不同于已研究过的所有油菜胞质不育类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海峰 瞿利英 孟倩 张搏 黄伟男 许婷 康文霞 董振生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马朝芝 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系统控制。所被研究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均带有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2对主效恢复基因Ms1和Ms2。2个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均是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不带有主效恢复基因Rfc,但带有一定数目的温度敏感基因Ts。Ms1或Ms2与Rfc是独立遗传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檀华蓉 李成 王文相 陈维生 张曼琳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辦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辦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油菜茎杆氮代谢和表皮花青素含量有关。初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茎杆内氨基酸总量无差异,青角期不育系的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保持系;盛花到青角期不育系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欢 姚家玲 涂金星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3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以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不能分化形成花粉囊。S45A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发生在小孢子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败育的特点为小孢子细胞质液泡化,逐渐变形解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胞花粉,同时绒毡层细胞过度液泡化,并提早解体死亡。C022A不育系的花药在小孢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败育现象,最早的败育表现为花粉母细胞的退化解体;有些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小孢子四分体;还有的因小孢子在四分体中不能正常释放而败育,并伴随...
关键词:
油菜 雄性不育 细胞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明建 王国槐 朱卫平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瑞茂 王华
以低芥酸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和双低不育材料388A与黄籽双低品系杂交,F1去雄正反回交,以BC1后代B2代中的A株与原父本国交,再与B3中的A株测艾转育,经7代即可有效地育成黄籽频率在80%以上、硫苷含量<30μmol/g、芥酸含量<1%、且植株性状整齐而稳定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以B3A×BC2测交一代的B株作选黄籽测硫苷选育,其黄籽频率虽可达到87.7%~91.6%,但需花费8代时间。以BC1后代B2或B3代B株选黄籽测硫苷选育,虽可在5或6代育成,但其黄籽频率只能保证在70%左右,硫苷含量也都不很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可琪 曾新华 袁荣 闫晓红 吴刚
【目的】明确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的时期及细胞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雄性不育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不同温度(16℃和22℃)处理试验材料不育系TE5A,分别观察植株的育性及花器形态;并采用常规半薄切片技术,通过甲苯胺蓝、苯胺蓝和苏丹黑B等染料进行染色,观察并比较该不育系TE5A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花药发育的显微结构、胼胝质以及脂质体等脂类物质的异同;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对其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当把可育株油菜从16℃光照培养箱移到22℃光照培养箱后7 d,观察到花朵的育性转变为雄性不育。把22℃光照培养箱的不育株油菜移到16℃光照培养箱后,观察到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发明 洪登峰 刘平武 谢彦周 何庆彪 杨光圣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及其临保系T45与来源不同的几个自交系和常规品种杂交和测交后代的遗传分析,提出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的新遗传模式,即育性受2对育性基因Ms3和Rf控制。其中Ms3有2个等位基因,Ms3为野生型显性可育基因,ms3为隐性不育基因;Rf位点存在3个复等位基因,Rfc为野生型可育基因,Rfa为突变恢复型可育基因,而Rfb为突变不育基因,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Rfa>Rfb>Rfc。按照这一遗传模式,9012AB可育株基因型为Ms3ms3RfbRfb,不育株基因型为ms3ms3RfbRfb;临保系基因型为ms3ms3RfcRfc;恢复系基因型为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马朝芝 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