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4)
2023(8949)
2022(7753)
2021(7249)
2020(6246)
2019(14303)
2018(14495)
2017(26838)
2016(15104)
2015(17392)
2014(17315)
2013(16654)
2012(15168)
2011(13816)
2010(14057)
2009(12766)
2008(12423)
2007(11151)
2006(9806)
2005(8615)
作者
(47465)
(39549)
(39486)
(37095)
(24924)
(19057)
(17864)
(15589)
(15104)
(14259)
(13536)
(13507)
(12950)
(12598)
(12568)
(12161)
(11950)
(11869)
(11597)
(11168)
(9968)
(9950)
(9817)
(9073)
(8987)
(8950)
(8869)
(8497)
(8286)
(8154)
学科
(55886)
经济(55818)
管理(38437)
(34643)
(28217)
企业(28217)
方法(28060)
数学(25043)
数学方法(24437)
(15821)
(15391)
中国(14721)
理论(12212)
(11777)
业经(11463)
(11244)
地方(10120)
农业(9991)
(9236)
贸易(9230)
(8967)
(8946)
(8496)
银行(8435)
(8343)
环境(8216)
(8199)
金融(8192)
(8132)
技术(8112)
机构
学院(211909)
大学(210773)
研究(76533)
(76355)
管理(76060)
经济(74550)
理学(65573)
理学院(64749)
管理学(62817)
管理学院(62470)
中国(55188)
科学(53047)
(48628)
(46354)
(41492)
业大(39995)
农业(39059)
研究所(38350)
中心(34364)
(33637)
(33231)
北京(28887)
技术(28275)
(27926)
(27690)
师范(27422)
财经(26366)
(26344)
(26244)
农业大学(25496)
基金
项目(148852)
科学(114296)
基金(104835)
研究(100856)
(95905)
国家(95161)
科学基金(78918)
(61429)
社会(59614)
社会科(56333)
社会科学(56314)
自然(55031)
基金项目(54569)
自然科(53795)
自然科学(53773)
自然科学基金(52770)
(52324)
教育(48724)
资助(44672)
编号(40623)
重点(34795)
成果(33199)
(31642)
计划(31416)
(31140)
(31041)
课题(30228)
科研(29289)
创新(29021)
科技(28265)
期刊
(81852)
经济(81852)
研究(56822)
中国(47610)
学报(45812)
(44054)
科学(37793)
大学(33094)
学学(31452)
农业(29951)
教育(29238)
管理(28994)
(25607)
技术(20769)
(16792)
(15772)
金融(15772)
业经(13938)
业大(13758)
经济研究(13561)
(12640)
财经(12630)
统计(12309)
农业大学(11499)
科技(11342)
(10953)
(10906)
问题(10339)
图书(10322)
决策(9897)
共检索到31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雪萍  刘世尧  尹能文  荆凌云  魏丽娟  林呐  肖阳  徐新福  李加纳  刘列钊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甘蓝型油菜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及木质素单体G/S测定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近红外光谱,根据马氏距离GH(Global H)筛选出103份纤维组分含量材料和75份木质素单体G/S材料作为定标样品,采用Van Soest法和GC-MS法对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比例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定标样品化学测定值变异范围较大,3次重复差异较小,可用于近红外模型构建。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对比各模型性能参数,筛选出最优定标模型并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洁  何红琼  牛应泽  郭世星  
为明确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以四川地区茎秆强度不同的1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和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为油菜茎秆研究的最适时期。在这一时期,穿刺强度和抗折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壁厚与穿刺强度、抗折强度和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7~(**),0.58~(**)),但纤维素含量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8~*)。通过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壁厚和穿刺强度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0~(**)),而茎粗与一次分枝数和单株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0.53~*),与角果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65~*)。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关系密切,且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改良不会造成经济价值的巨大损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红琼  郭世星  牛应泽  
以20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茎秆上、中、下部主要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油菜品种间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多数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上、中、下部茎粗、壁厚、穿刺强度和压破强度等主要茎秆机械强度相关性状都随着茎秆部位增高而降低。各部位间穿刺强度与压破强度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中部茎秆强度指标与其它不同部位的相应和不同强度指标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本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茎秆强度的改良和提高,将对一些株型相关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株高和多数主要经济性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火焰  王运华  吴礼树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硼钙营养对2个硼利用效率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顶叶和根中IA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顶叶IAA在营养液中硼钙营养均供应不足时明显积累,在单一硼不足或钙不足时与硼钙正常供应植株无显著差异;根中IAA在硼、钙单一不足或均不足的条件下比正常处理含量低。推测硼、钙在油菜顶叶IAA的向根运输中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马朝芝  
【目的】芥酸含量是油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研究芥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组合1141B×垦C1的5个世代——亲本P1,P2,F1,F2和F2﹕3家系材料芥酸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分离世代F2及F2﹕3家系芥酸含量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特征;E-1模型为芥酸含量的最适合性模型,即芥酸含量遗传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26和-2.83,表明亲本1141B中主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降低芥酸含量,而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兰天  唐飞  邵庆勤  宋长刚  刘庆  梅艳艳  张从军  
探索建立秸秆化学成分的近红外快速准确检测模型,将有助于秸秆腐熟程度判定及秸秆利用产业在线控制。本研究利用添加堆腐剂对小麦秸秆进行腐熟试验,以腐熟过程中的小麦秸秆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NIRS构建快速检测秸秆主要成分含量的定量检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可以通过NIRS在短时间内精准检测小麦秸秆腐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定标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76 7、0.980 5和0.984 8,矫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1、0.987 2和0.989 8,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为0.979 8、0.989 2和0.987 3,RPD值分别为4.84、6.57和5.75均>3.0,定标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赵永国  张文  丁小霞  杨湄  汪雪芳  谢从华  傅廷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国499份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份与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硫苷含量水平下各硫苷组份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硫苷分量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苷、中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脂肪族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其含量在2种类型中分别为60.33、31.42和30.38μmol·g-1、20.18μmol·g-1,比例为81.16%和73.92%;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吲哚族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含量为7.36μmol·g-1和4.38μmol·g-1,占硫苷总量的51.52%。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在高硫苷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维  侯锡学  杨言富  戴自荣  向世林  张世春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分析法,利用6个试验点数据,研究了安县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的情况下,对油菜籽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碱解氮含量,对秸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磷含量;而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对油菜籽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有效钾含量,对秸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对当前安县地区油菜施肥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昌  黄永菊  陈军  GuyKiddle  RichardBennett  RogerWallsgrove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与人工接种菌核病的互作关系。在油菜五叶期,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然后在接种当天和接种后第1、第3和第7d分析接种叶片和其它叶片的硫苷变化,所有参试[抗(耐)病和感病]品系都对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反应强烈,在接种第3叶,硫苷含量显著增加。但是抗(耐)病品系的硫苷增加不仅仅限于接种叶片,品系014硫苷增加在接种后第7d的非接种叶片最幼嫩的第7叶片最为明显。品系020硫苷增加在接种后第3d的非接种叶片最幼嫩的第5叶片最为显著。在所有硫苷组分中,吲哚簇硫苷增加最多。感病品种的硫苷变化不同于抗(耐)病品种,非接种叶片展示出流苷的明显下降,同样以吲哚簇硫苷在接种后第7d的最幼嫩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紫君  咸拴狮  王耀辉  范建春  王景雪  杜春芳  
为了探讨油菜种子中脂肪酸代谢调控的机制,发现有价值的高油基因,为高油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构建了甘蓝型油菜高/低含油量近等基因系。以高油品系NJ9为基础试材,连续自交2代后,选择农艺性状基本一致、含油量不同的姐妹系30份,进行连续自交和含油量的选择,最终获得9份拟近等基因系材料。以来源于芸薹属DB公共数据库的156对SSR引物对9份拟近等基因系株系材料进行扩增,筛选出32对引物用于近等性分析。基于32对SSR引物PCR扩增结果,经过遗传相似性系数估算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份拟近等基因系试材遗传相似性系数均为0.85~0.94,其中,YC13-554和YC13-559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文东  铁拿优  玛丽亚  张超  唐容  王少铭  杨斌  王璐璐  饶勇  黄泽素  
【目的】花青素和叶绿素是植物体显色和光合作用的两类重要色素,为定位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而发掘和筛选调控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甘蓝型紫叶油菜10-Zi006和绿叶油菜10-4438为亲本构建BC_1分离群体,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法进行QTL定位。【结果】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含量在BC_1群体呈连续偏态分布、叶绿素含量呈连续正态分布;在6个连锁群上检测到14个叶片花青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chrA03、chrA05、chrC02、chrC03、chrC04、chrC07、chrAnn_random、chrAnn_random、chrC04_random染色体的相关区域,贡献率为9.17%~19.13%;在7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8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甘蓝型油菜chrA03、chrA06、chrA07、chrA08、chrC01、chrC03、chrC06、chrC07、chrAnn_random、chrCnn_random、chrC03_random染色体相关区域,贡献率为4.45%~13.07%。将定位到的QTL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并功能注释发现一些转录因子、细胞色素P450蛋白及UGT-糖基转移蛋白等可能参与调控叶片花青素的合成,PORB、HCF、NYC等基因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结论】上述染色体相关区域内可能存在调控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筛选这些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明确该性状遗传机制的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卫国  张凯  塔娜  朝红波  杜慧娟  栗茂腾  王灏  
【目的】定位控制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鉴定QTL区间的候选基因,为油菜高光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2种生态环境测定KN DH 群体348份品系叶绿素含量性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进行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和QTL区间候选基因鉴定。【结果】 在2个生态环境初步鉴定到34个叶绿素含量显著性QTLs,QTL区间整合获得31个叶绿素含量consensus QTLs,其中3个QTLs至少在2个种植环境鉴定到。2个QTL cqCC.A7-3和cqCC.A7-5在冬性和春性生态环境都能够鉴定到,属于冬性和春性环境稳定表达QTL;cqCC.A1-4在冬性生态环境中鉴定到,属于叶绿素含量性状的主效QTL。油菜叶绿素含量QTL置信区间共鉴定到66个潜在候选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光合作用中的光信号和电子传递,包括BnaA01g14880D(ACD1-LIKE)、BnaA07g29990D(AtWSCP)、BnaA01g22670D(LHCA3)、BnaC08g43200D(PSAO)、BnaC06g28800D (FTSH1) 和BnaC08g19460D (SAUL1)等。【结论】控制油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鉴定可为油菜叶绿素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遗传基础解析以及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心成   贺日升   肖硕定   张振乾   杨柳   刘忠松   陈浩  
为促进甘蓝型油菜抗倒伏品种的培育,挖掘甘蓝型油菜茎秆抗倒伏的基因资源,以4份抗倒伏和3份易倒伏种质为材料,取其盛花期下部茎秆测定纤维素、半纤维素、总果胶、原果胶和木质素等5种组分的含量,并对YLS0084(抗倒伏)和YLS1691(易倒伏)的下部茎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抗倒材料的纤维素和总果胶平均含量极显著高于易倒伏材料;转录组分析共挖掘到7 397个表达量上调和9 438个表达量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翻译、氨基酸代谢和信号转导等通路;通过qRT-PCR验证了9个与油菜抗倒伏相关的基因(BnaA01G0071800ZS、BnaA01G0175700ZS、BnaA01G0205800ZS、BnaA03G0404800ZS、BnaA03G0517200ZS、BnaA05G0431400ZS、BnaA07G0056300ZS、BnaA09G0031300ZS和BnaC05G0128400ZS)在YLS0084中显著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证明了甘蓝型油菜茎秆中纤维素和总果胶的含量对抗倒伏起积极作用,并为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提供了一定的重要基因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中  刘后利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蓝型油菜3对黄—黑籽近等基因系成熟前期种子皮壳中的花色素、多酚、苯丙烯酸的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黄籽皮壳中的花色素、多酚和它们的共同合成前体———反式苯丙烯酸的含量都极显著低于黑籽的。因此,黑色素和花色素含量的多少都影响甘蓝型油菜籽色的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世聪  梁浩  李壮  
【目的】BnaLCR78是一个来源于甘蓝型油菜的候选基因,实验主要探究其与种子脂肪酸积累相关性。【方法】利用同源克隆获得BnaLCR78基因片段,使用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表达特征并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获得了长度为376 bp的基因组序列,与油菜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一个类防御素(defensin-like protein)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达到98%,属于LCR(low-molecular-weight cysteine-rich)基因家族。从高油酸材料中,获得2种长度分别为376和237 bp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