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3)
2023(2363)
2022(2063)
2021(2005)
2020(1853)
2019(4336)
2018(4287)
2017(7823)
2016(4805)
2015(5391)
2014(5348)
2013(5337)
2012(4855)
2011(4484)
2010(4472)
2009(4118)
2008(3965)
2007(3364)
2006(2828)
2005(2476)
作者
(17060)
(14596)
(14268)
(13309)
(9215)
(7171)
(6447)
(5746)
(5456)
(5279)
(4980)
(4921)
(4781)
(4720)
(4669)
(4582)
(4361)
(4276)
(4204)
(4174)
(3891)
(3793)
(3507)
(3371)
(3312)
(3263)
(3217)
(3179)
(3115)
(3010)
学科
(20037)
经济(20029)
方法(14072)
数学(13379)
数学方法(13062)
管理(11103)
(10012)
(8650)
企业(8650)
(6055)
(3500)
理论(3201)
中国(3195)
(2974)
环境(2841)
地方(2741)
(2556)
贸易(2554)
(2534)
(2489)
业经(2484)
技术(2367)
(2351)
(2303)
(2184)
及其(2158)
农业(2085)
虫害(2062)
(2008)
财务(1990)
机构
学院(68941)
大学(68655)
研究(25739)
管理(23427)
(22579)
(22280)
经济(22071)
科学(21213)
理学(21168)
理学院(20859)
管理学(19857)
管理学院(19765)
农业(18251)
业大(17274)
中国(16756)
(15481)
研究所(14667)
(14476)
农业大学(12051)
中心(11292)
(10785)
(10666)
实验(10178)
(10056)
技术(9879)
实验室(9846)
(9824)
重点(9284)
科学院(9167)
(8705)
基金
项目(53285)
科学(39909)
基金(38241)
(36324)
国家(36118)
研究(29643)
科学基金(29594)
自然(23209)
(23017)
自然科(22724)
自然科学(22707)
自然科学基金(22286)
基金项目(19792)
(19466)
资助(17561)
社会(16869)
社会科(16015)
社会科学(16012)
教育(14702)
计划(13739)
科技(13204)
重点(12652)
科研(11089)
(11053)
(10830)
(10611)
创新(10451)
编号(10209)
专项(10030)
(9792)
期刊
学报(22378)
(20385)
(19327)
经济(19327)
科学(15822)
大学(15031)
学学(14751)
农业(14137)
研究(13958)
中国(12647)
管理(8548)
(7696)
业大(7649)
农业大学(6702)
技术(6416)
统计(6113)
(5926)
(5386)
(5318)
决策(5040)
教育(4995)
自然(4686)
科技(4502)
林业(4463)
中国农业(4308)
自然科(4107)
自然科学(4107)
技术经济(3637)
(3383)
金融(3383)
共检索到91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昌  黄永菊  陈军  GuyKiddle  RichardBennett  RogerWallsgrove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与人工接种菌核病的互作关系。在油菜五叶期,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然后在接种当天和接种后第1、第3和第7d分析接种叶片和其它叶片的硫苷变化,所有参试[抗(耐)病和感病]品系都对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反应强烈,在接种第3叶,硫苷含量显著增加。但是抗(耐)病品系的硫苷增加不仅仅限于接种叶片,品系014硫苷增加在接种后第7d的非接种叶片最幼嫩的第7叶片最为明显。品系020硫苷增加在接种后第3d的非接种叶片最幼嫩的第5叶片最为显著。在所有硫苷组分中,吲哚簇硫苷增加最多。感病品种的硫苷变化不同于抗(耐)病品种,非接种叶片展示出流苷的明显下降,同样以吲哚簇硫苷在接种后第7d的最幼嫩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志荣  官春云  
选择硫苷性状差异较大、农艺性状和其他品质性状相近的油菜品系967H,967L,04068-4和246009-2为材料,探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条件下油菜硫苷特性与对菌核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条件下,高硫苷品系967H,246009-2的病情指数均极显著小于低硫苷品系967L,04068-4.高硫苷品系在苗期保持较高的SOD,POD,CAT和PAL等保护酶活性,较低的PPO活性和MDA含量.接种菌核病菌后,各品系MDA含量以及SOD,POD,CAT和PAL活性增加,而PPO活性下降,但是高硫苷品系MDA含量和SOD,POD,CAT和PAL活性增幅比低硫苷品系低,PP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赵永国  张文  丁小霞  杨湄  汪雪芳  谢从华  傅廷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国499份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份与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硫苷含量水平下各硫苷组份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硫苷分量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苷、中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脂肪族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其含量在2种类型中分别为60.33、31.42和30.38μmol·g-1、20.18μmol·g-1,比例为81.16%和73.92%;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吲哚族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含量为7.36μmol·g-1和4.38μmol·g-1,占硫苷总量的51.52%。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在高硫苷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明  林忠武  董军刚  魏泽兰  石淑稳  张丽丽  
以相对发病率和相对病情指数(RDI)为指标,比较了三轮半姊妹(HS)家系和全姊妹(S1)家系的油菜菌核病抗(耐)性水平。病圃诱发(菌丝体喷雾)条件下,HS家系群和S1家系群的平均RDI为116.8~172.2,家系间RDI变幅为40.2~408.5。在96HS和96S1家系群中分别有30.6%和39.0%的家系RDI小于100,其中有些家系的病情指数仅为抗性对照的40%。单株表型选择可为选择提供较大的变异基础,但以HS和S1家系病害鉴定为依据的选择,能更为显著地改善群体抗性水平。相同年份田间和病圃条件下的RDI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年度间RDI相关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檀华蓉  李成  王文相  陈维生  张曼琳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辦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辦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油菜茎杆氮代谢和表皮花青素含量有关。初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茎杆内氨基酸总量无差异,青角期不育系的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保持系;盛花到青角期不育系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皇甫海燕  官春云  
【目的】建立适合于提取油菜叶片全蛋白的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为今后油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参考,明确菌核菌诱导抗、感菌核病油菜后的蛋白差异表达情况,为寻找抗菌核病基因提供线索。【方法】以油菜抗菌核病近等基因系98C40(抗原来自湘油15)和感菌核病亲本98C40为材料,在其生长的苗期阶段,接种菌核菌72h之后,分别提取其叶片全蛋白。运用双向电泳技术、PD-quest软件、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结果】检测到抗病98C40(抗原来自湘油15)与感病亲本98C40之间有4个差异蛋白点,蛋白点a,线粒体ATP合酶F1β亚基(mitochondrial F1ATP synthase be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秋平  文李  张振乾  王峰  官春云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菌核病病原核盘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挖掘分别与甘蓝型油菜抗、感病相关的基因,以高抗菌核病品种湘油15(Xiangyou 15)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98C40NL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2个品种盛花期叶片接种核盘菌前及接种后12,24 h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表达进行验证。测序得到34.16 G Clean bases,6个样本中共鉴定出78 582个基因。相对于高感品种,湘油15在3个时间点共有1 296个基因下调表达,1 495个基因上调表达; 54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表现显著差异,其中18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下调,27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上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钙信号通路、苯丙烷类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途径。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BnaA03g09060D、BnaA01g26640D、BnaA03g09090D、BnaA04g12120D、BnaA01g26920D 5个基因在高抗品种的表达显著高于高感品种,可能与寄主植物防御核盘菌的侵染有关;BnaA06g10010D、BnaA09g16180D、BnaAnng19580D、BnaC01g40400D、和BnaC06g05340D 5个基因则在高感品种中表达显著高于高抗品种,可能与核盘菌感病受体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油菜与核盘菌互作机理及挖掘菌核病抗性和受体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火焰  王运华  吴礼树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硼钙营养对2个硼利用效率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顶叶和根中IA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顶叶IAA在营养液中硼钙营养均供应不足时明显积累,在单一硼不足或钙不足时与硼钙正常供应植株无显著差异;根中IAA在硼、钙单一不足或均不足的条件下比正常处理含量低。推测硼、钙在油菜顶叶IAA的向根运输中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马朝芝  
【目的】芥酸含量是油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研究芥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组合1141B×垦C1的5个世代——亲本P1,P2,F1,F2和F2﹕3家系材料芥酸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分离世代F2及F2﹕3家系芥酸含量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特征;E-1模型为芥酸含量的最适合性模型,即芥酸含量遗传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26和-2.83,表明亲本1141B中主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降低芥酸含量,而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赵永国  丁小霞  张文  陈小媚  李云昌  谢从华  傅廷栋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叶片硫甙与种子硫甙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含量和组分。【结果】高硫、低硫甘蓝型油菜叶片硫甙含量变化规律显著不同,高硫油菜中油821叶片硫甙苗期含量最高,达33.15μmol·g-1,在随后的生育时期其硫甙含量持续下降;而低硫材料从越冬到现蕾逐渐升高,薹期降低,初花期又升高,盛花时降到最低。高硫品种中油821和其它低硫品系在薹期叶片硫甙含量接近,分别为7.63和6.55μmol·g-1,为甘蓝型油菜抗性改良和菜-油兼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所有供试低硫材料叶片硫甙组分含量与种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志涛  赵永国  LENKA Havlickova  HE Zhesi  REA L Harper  IAN Bancroft  邹锡玲  张学昆  陆光远  
【目的】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种子和角果皮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转录组关联分析解析控制硫苷含量变异的遗传机制。【方法】在由113个油菜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油菜种子及角果皮中的硫苷含量。提取油菜幼嫩叶片m RNA并进行m RNA-Seq测序,开发了355 53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和116 098个基因表达量标记(GEM)。将开发的SNPs和GEMs分别导入到混合线性模型(MLM)和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与油菜硫苷表型变异显著相关的遗传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维  侯锡学  杨言富  戴自荣  向世林  张世春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分析法,利用6个试验点数据,研究了安县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的情况下,对油菜籽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碱解氮含量,对秸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磷含量;而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对油菜籽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有效钾含量,对秸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对当前安县地区油菜施肥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瑶  丁一娟  汪雷  万华方  梅家琴  钱伟  
【目的】利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六倍体杂交种为桥梁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从回交种的自交后代中选育理想的甘蓝型油菜个体,是将甘蓝遗传成分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一种新策略。调查多份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并以油菜菌核病抗性为例,以验证该策略在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野生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采用胚挽救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A~nA~nC~nC~nC~oC~o六倍体。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结实率,分析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种F_1的自交、自由授粉结实率和菌核病抗性水平,反映杂交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华方  刘瑶  梅家琴  丁一娟  梁颖  曲存民  卢坤  李加纳  钱伟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高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RB165的几种关键酶编码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RB165及其野生甘蓝抗病亲本BP(Brassica incana)和耐、感病甘蓝型油菜为试材,离体鉴定叶、茎菌核病抗性,并用qRT-PCR对4个病程相关基因(OXO、Cu/Zn SOD、PR2和PR3)在叶片接种0、6、12、24、36 h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参试材料叶片和茎杆的抗病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0.93);RB165的抗病性低于RP,但极显著高于耐、感病品(种)系;接种核盘菌后,OXO的表达被抑制,Cu/Zn SOD的表达则先下降后上升,PR2的表达出现2次峰值,PR3的表达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卫国  张凯  塔娜  朝红波  杜慧娟  栗茂腾  王灏  
【目的】定位控制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鉴定QTL区间的候选基因,为油菜高光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2种生态环境测定KN DH 群体348份品系叶绿素含量性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进行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和QTL区间候选基因鉴定。【结果】 在2个生态环境初步鉴定到34个叶绿素含量显著性QTLs,QTL区间整合获得31个叶绿素含量consensus QTLs,其中3个QTLs至少在2个种植环境鉴定到。2个QTL cqCC.A7-3和cqCC.A7-5在冬性和春性生态环境都能够鉴定到,属于冬性和春性环境稳定表达QTL;cqCC.A1-4在冬性生态环境中鉴定到,属于叶绿素含量性状的主效QTL。油菜叶绿素含量QTL置信区间共鉴定到66个潜在候选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光合作用中的光信号和电子传递,包括BnaA01g14880D(ACD1-LIKE)、BnaA07g29990D(AtWSCP)、BnaA01g22670D(LHCA3)、BnaC08g43200D(PSAO)、BnaC06g28800D (FTSH1) 和BnaC08g19460D (SAUL1)等。【结论】控制油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鉴定可为油菜叶绿素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遗传基础解析以及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