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8)
- 2023(10042)
- 2022(8858)
- 2021(8074)
- 2020(7251)
- 2019(16812)
- 2018(16897)
- 2017(31937)
- 2016(18186)
- 2015(20525)
- 2014(20901)
- 2013(20510)
- 2012(19229)
- 2011(17420)
- 2010(17737)
- 2009(16499)
- 2008(16386)
- 2007(15070)
- 2006(12838)
- 2005(11393)
- 学科
- 济(74995)
- 经济(74927)
- 管理(46613)
- 业(44162)
- 方法(38637)
- 企(35351)
- 企业(35351)
- 数学(34870)
- 数学方法(34373)
- 农(20140)
- 学(19322)
- 中国(18224)
- 财(18039)
- 制(14842)
- 地方(14515)
- 业经(13755)
- 农业(12777)
- 理论(12572)
- 贸(12550)
- 贸易(12546)
- 易(12138)
- 体(11438)
- 银(11080)
- 和(11065)
- 银行(11016)
- 务(10971)
- 财务(10924)
- 财务管理(10893)
- 融(10758)
- 金融(10750)
- 机构
- 大学(265189)
- 学院(264593)
- 济(102477)
- 经济(100194)
- 管理(95594)
- 研究(92898)
- 理学(82892)
- 理学院(81867)
- 管理学(79815)
- 管理学院(79349)
- 中国(67516)
- 科学(63506)
- 农(58888)
- 京(56877)
- 所(50292)
- 业大(48175)
- 农业(47390)
- 研究所(46360)
- 财(45638)
- 中心(42394)
- 江(40884)
- 财经(36497)
- 北京(35233)
- 范(34622)
- 师范(34064)
- 经(33005)
- 院(32609)
- 州(32008)
- 技术(31692)
- 经济学(31508)
- 基金
- 项目(180324)
- 科学(139002)
- 基金(128602)
- 研究(123247)
- 家(115392)
- 国家(114496)
- 科学基金(95401)
- 社会(74889)
- 省(73362)
- 社会科(70873)
- 社会科学(70845)
- 基金项目(67749)
- 自然(64779)
- 自然科(63309)
- 自然科学(63285)
- 划(62162)
- 自然科学基金(62150)
- 教育(58610)
- 资助(54277)
- 编号(49452)
- 重点(41754)
- 成果(40677)
- 部(39082)
- 发(38592)
- 计划(36977)
- 创(36877)
- 科研(35656)
- 课题(35545)
- 创新(34625)
- 科技(33020)
- 期刊
- 济(108533)
- 经济(108533)
- 研究(70614)
- 学报(54587)
- 农(52910)
- 中国(51683)
- 科学(44776)
- 大学(39150)
- 学学(37324)
- 财(35941)
- 农业(35678)
- 管理(32836)
- 教育(28714)
- 技术(23586)
- 融(20026)
- 金融(20026)
- 业(19316)
- 财经(18010)
- 经济研究(17950)
- 业经(17758)
- 统计(15670)
- 经(15471)
- 版(15375)
- 业大(15315)
- 问题(14904)
- 策(13903)
- 技术经济(13456)
- 科技(12998)
- 农业大学(12953)
- 决策(12798)
共检索到382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晓峰 卢长明 吴刚 武玉花 肖玲
【目的】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负责将羧基从生物素羧化酶转移到羧基转移酶上,对于长链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与种子含油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基因组DNA中分离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包括内含子的数量、长度与分布,蛋白质保守区疏水性特征等)和功能关系。【方法】基因克隆采取同源序列法进行。【结果】分离得到的bccp基因全长均为1600bp左右,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成3种类型,它们均包含5个内含子。bcc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备完整的生物素化功能结构域,是唯一功能完整的基因序列;bccp2和bccp3由于移码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孟军 夏晗 王兴军 赵传志 毕玉平
根据栽培花生鲁花14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accB1和accB2cDNA序列设计基因特异引物,克隆了花生野生近缘种Arachis duranensis、A.rigonii、A.batizocoi和A.hoehnei的accB1和accB2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accB1和accB2在栽培花生和野生近缘种中高度保守,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高于98.6%和97.5%。A基因组A.duranensis、A.rigonii和B基因组A.batizocoi、A.hoehnei的accB1和accB2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但与基因组来源无关。花生野生近缘种A.duranensis、A.rigoni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琴琴 韩小娇 陈益存 占志勇 林丽媛 汪阳东
油桐(Vernicia fordii)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植物,原产于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工业油料树种。其种子榨出的桐油是品质最好的天然干性油之一。桐油具有干燥快、抗酸碱、耐冷热、防腐蚀等特性,作为重要的工业用油广泛应用于制造涂料、高级油墨、增塑剂、医药以及化学试剂等行业(黄挺,2001;Brown et al.,2005)。同时油桐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树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钱能志等,2007;Shang et al.,2010;Chen et al.,2010)。在油桐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7月为桐油的缓慢形成期,7月底到9月初为桐油的迅速累积期,而9月初至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勇 常玮 刘小烛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油体钙蛋白(caleosin)基因BnClo1,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在获得甘蓝型油菜BnClo1基因全长cDNA的基础上,根据BnClo1基因编码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甘蓝型油菜种子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了约750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随后将该蛋白成熟肽c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YB12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TYB12-BnClo1,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ER2566(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获得的cDNA全长768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刚 白德朗 陈烈臣 熊兴华 李栒 官春云
丙酮酸羧化酶(PEP)是控制油菜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关键酶,抑制种子中pepc基因的表达,使其底物(丙酮酸)更多地朝生成油脂的方向流动,对提高种子的含油量,增加油菜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基因组中扩增了PE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576bp,与Yannai报道的PEP基因相应区域的同源性为95%.用扩增引物上设计的BamHI和SacI两位点酶将PEP基因片段切下,反向插入到pBI121.N质粒的Napin启动子之后,构建了种子特异性反义PEP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转化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慧 虢慧 官春云
ACP5基因是参与植物体中脂肪酸代谢的重要基因之一,在甘蓝型油菜中该基因还未被深入研究。为了弄清楚BnACP5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螺旋结构及功能,以湘油15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法得到一个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BnACP5。BnACP5基因CDs序列长417 bp,共编码13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表明,BnACP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15.25 ku,理论等电点(p I)为5.94,其不稳定参数为43.03,属于不稳定蛋白;其总疏水平均系数(GRAVY)为-0.148,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也不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俎峰 李霞 何晓莹 张国建 张建昆 董云松 王敬乔 束正齐 陈苇
【目的】克隆拟南芥籽粒大小发育母体效应基因EOD3在甘蓝型油菜籽粒中表达的同源基因拷贝,并在大、小籽粒材料间开展序列比较分析。【方法】以1份大籽粒与1份小籽粒种质发育中的籽粒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克隆发育中籽粒表达的BnEOD3基因拷贝,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大、小籽粒材料间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nEOD3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有4个同源拷贝(BnaC04g00760D,BnaA05g01200D,BnaC04g50960D,BnaA04g27100D)。其中BnaA04g27100D在大、小籽粒材料发育籽粒中均有表达,且在第114碱基处存在SNP变异(大籽粒为C,小籽粒为G),BnaC04g50960D则仅在小籽粒材料中检测到表达,BnaC04g00760D与BnaA05g01200D基因则在大、小籽粒中均未检测到表达。【结论】BnEOD3基因仅有2个拷贝(BnaA04g27100D和BnaC04g50960D)在发育籽粒中检测到表达,其中BnaA04g27100D在第114碱基处的SNP变异导致氨基酸序列甘氨酸(G)与丙氨酸(A)的氨基酸的差异,可能与大、小籽粒性状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春霖 刘聪 肖旦望 陈社员 官春云 熊兴华
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5个WRI1基因cDNA。测序结果显示,BnWRI1-1大小为1 248 bp,BnWRI1-2和BnWRI1-3大小为1 254 bp,BnWRI1-4、BnWRI1-5大小为1 242 b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WRI1基因cDNA在进化关系上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同拟南芥AtWRI1(At3G54320)同处1个分支,并且所克隆基因cDNA来自甘蓝型油菜不同的基因组;通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得到所克隆WRI1基因cDNA单核苷酸变异位点40个;特异性酶切位点分析显示,来源于A基因组的BnWRI1-1、BnWRI1-2、BnWR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兵 刘志全 王璐琳 胡建军 唐铭霞 戴成 王克秀 马朝芝
【目的】在甘蓝型油菜中克隆拟南芥MYB-CC家族转录因子AtPHL12的同源基因BnPHL12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研究,为BnPHL12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序列比对方法(blast)在甘蓝型油菜泛基因组数据库BnIR中鉴定AtPHL12的同源基因BnPHL12,在“Westar”品系中克隆AtPHL12的同源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进化分析。利用qRT-PCR及GUS染色方法检测AtPHL12同源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检测BnPHL12的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利用农杆菌侵染介导的转化方法,创建BnA01PHL12过量表达转化植株,并进行BnA01PHL12功能分析。【结果】在“Weatar”材料中克隆到4个AtPHL12的同源基因,命名为BnA01PHL12(705 bp),BnC01PHL12(705 bp),BnA05PHL12(705 bp)和BnC05PHL12(696 bp),分别编码234、234、234、231个氨基酸,与AtPHL12的序列相似性大于70%,均含有保守的MYB DNA结合结构域和Coiled-Coiled结构域。BnA01PHL12与BnC01PHL12分别来源于白菜的BraA01t04110Z、甘蓝的BolC01g050170.2J。BnPHL12的同源基因在根、茎、叶、花蕾中均有表达,在根和叶的表达水平更高;BnA01PHL12与BnC01PHL12在花药发育的早期和晚期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BnA01PHL12定位在细胞核中并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在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中,利用绒毡层特异表达基因BnA9启动子驱动BnA01PHL12表达,导致转基因材料雄性不育。【结论】在甘蓝型油菜中,AtPHL12的4个同源基因具有保守的MYB 和CC结构域,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通过在绒毡层细胞中过量表达BnA01PHL12,创制了新的雄性不育材料,为研究花药发育提供良好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风伟 江一 赵惠新
水孔蛋白是位于质膜和液泡膜等生物膜上主要负责水分跨膜运输的通道蛋白。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过程水分调控的分子机制,采用RT-PCR法从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克隆了液泡膜内在蛋白(TonoP lasT inTRinsiC PRoTeins,TiPs)TiP4;1基因片段序列,并对甘蓝型油菜种子TiP4;1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及干旱、低温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TiP4;1基因在干种子中表达水平很低,但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表达量增加。此外,在干旱、低温及盐的胁迫处理下,TiP4;1基因的表达上调,结果暗示着该基因可能参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旦望 刘聪 陈社员 官春云 熊兴华
克隆并对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时空表达和逆境表达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结合同源克隆与半定量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甘蓝型油菜湘油15 LPAT5的1条全长1 041 bp的CDs序列,并命名为BnLPAT5。序列分析表明,它具有LPLAT_LCLAT1样结构域,属于LPLAT超基因家族。时空表达分析表明,BnLPAT5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茎和胚的2倍。逆境分析表明,BnLPAT5在NaCl、PEG4000、水渍、6BA和ABA的胁迫下呈现2种不同的表达模式,他们均对BnLPAT5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在NaCl、PEG4000及水渍处理下,BnLPAT5呈"骤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旦望 刘聪 胡学芳 邬克彬 官春云 熊兴华
为进一步研究油菜LPAT4基因,通过检索与拟南芥LPAT4序列相似度较高的油菜EST序列,拼接后与白菜和甘蓝的LPAT4序列进行同源比对,设计一对引物,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中扩增全长LPAT4 CDs序列。共获得2条CDs序列,它们的长度分别为1 143,1 140 bp,分别命名为BnLPAT4-1和BnLPAT4-2。BnLPAT4-1编码380个氨基酸,所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3.29 kDa和8.74;BnLPAT4-2编码379个氨基酸,所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3.16 kDa和8.93。他们均具有LPLAT_LCLAT1样结构域,同属于LPLAT超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少锋 汪慧慧 邬克彬 熊兴华
为了进一步研究甘蓝型油菜GPDH基因,通过从拟南芥GPDH基因与甘蓝型油菜的共线性分析发现:拟南芥GPDH基因(At2g41540)在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和C基因组中有4个拷贝,分别为:GSBRNA2T00132785001、GSBRNA2T00024258001、GSBRNA2T00058395001、GSBRNA2T00019118001。从Gen Bank分别下载了它们的DNA序列和c DNA序列,c DNA序列依次命名为GPDH1、GPDH2、GPDH3、GPDH4。根据序列信息设计了4对不同的引物
关键词:
GPDH 甘蓝型油菜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世聪 梁浩 李壮
【目的】BnaLCR78是一个来源于甘蓝型油菜的候选基因,实验主要探究其与种子脂肪酸积累相关性。【方法】利用同源克隆获得BnaLCR78基因片段,使用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表达特征并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获得了长度为376 bp的基因组序列,与油菜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一个类防御素(defensin-like protein)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达到98%,属于LCR(low-molecular-weight cysteine-rich)基因家族。从高油酸材料中,获得2种长度分别为376和237 bp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脂肪酸 基因 LC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婷 岳彩鹏 黄进勇 华营鹏
了解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中AMT基因家族的功能,为进一步克隆和利用基因改良甘蓝型油菜的氮素利用效率和铵毒抗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出20个BnaAMTs基因,其中14个为AMT1亚家族成员,6个为AMT2亚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油菜的12条染色体上。进化与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BnaAMTs蛋白亚家族内的蛋白质序列保守性较高,但亚家族之间的差异较大。BnaAMTs基因在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显示,该基因家族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根部在供应高浓度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时,BnaA7.AMT1;3表达量最高;在硝态氮缺乏条件下,BnaA5.AMT1;1表达量最高;在上述几种处理下,BnaC6.AMT1;1都是地上部表达量最高的拷贝。在缺硼或缺磷条件下,油菜BnaAMTs基因整体呈现表达上升的趋势;但在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下降;镉胁迫对BnaAMTs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这些基因可能在铵态氮与其他必需营养元素的互作、镉胁迫、盐胁迫等逆境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甘蓝型油菜AMT家族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