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1)
2023(7591)
2022(6799)
2021(6201)
2020(5826)
2019(13635)
2018(13774)
2017(25927)
2016(15067)
2015(17419)
2014(17694)
2013(17576)
2012(16621)
2011(14994)
2010(15165)
2009(14225)
2008(14327)
2007(13176)
2006(11177)
2005(9872)
作者
(47117)
(39871)
(39484)
(37479)
(25001)
(19020)
(18214)
(15799)
(14742)
(14186)
(13344)
(13326)
(12687)
(12663)
(12623)
(12534)
(12373)
(11728)
(11504)
(11247)
(10121)
(9925)
(9689)
(9024)
(8990)
(8945)
(8875)
(8813)
(8252)
(8160)
学科
(61796)
经济(61738)
管理(40050)
(38644)
方法(34407)
(31491)
企业(31491)
数学(30959)
数学方法(30494)
(16119)
(15313)
(15264)
中国(14414)
(11459)
贸易(11454)
地方(11375)
(11123)
业经(10939)
农业(10343)
(10282)
理论(10213)
(9866)
财务(9827)
财务管理(9800)
(9710)
企业财务(9214)
(9213)
银行(9171)
环境(8829)
(8757)
机构
大学(218897)
学院(218726)
(83408)
经济(81496)
管理(80641)
研究(75055)
理学(69759)
理学院(68925)
管理学(67125)
管理学院(66743)
中国(56106)
科学(51608)
(47644)
(47285)
(41082)
业大(39498)
农业(38381)
(37851)
研究所(37722)
中心(35356)
(33568)
财经(30201)
北京(29569)
(27859)
师范(27474)
(27131)
(27037)
技术(26366)
(26090)
经济学(25225)
基金
项目(147199)
科学(113395)
基金(104854)
研究(100600)
(93677)
国家(92937)
科学基金(77695)
(59994)
社会(59761)
社会科(56516)
社会科学(56496)
基金项目(55091)
自然(53537)
自然科(52300)
自然科学(52284)
自然科学基金(51330)
(50779)
教育(47940)
资助(44881)
编号(40924)
重点(33794)
成果(33763)
(31649)
(31018)
计划(30269)
(30024)
课题(29389)
科研(29299)
创新(28126)
科技(27111)
期刊
(86052)
经济(86052)
研究(57163)
学报(43943)
(42961)
中国(42239)
科学(36192)
大学(31254)
(30934)
学学(29730)
农业(28886)
管理(27065)
教育(22655)
技术(20332)
(17817)
金融(17817)
(16269)
财经(14448)
统计(14096)
经济研究(14035)
业经(14023)
(12687)
(12365)
(12299)
业大(12096)
问题(11824)
技术经济(11560)
决策(11498)
科技(10552)
理论(10202)
共检索到315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玉梅  徐献锋  于澄宇  郭英芬  葛娟  
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SP2S小孢子释放过程中胼胝质累积、降解情况,并用定量PCR检测花蕾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孢子释放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苯胺蓝染色荧光检测发现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SP2S四分体及小孢子被大量胼胝质包裹,而且降解困难,壁物质降解延迟使得小孢子粘连在一起;对胼胝质酶基因BnMSR66进行扩增及测序,所得片段长度为445 bp,SP2F和SP2S材料的cDNA和DNA序列完全相同。包含一个全长为39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0个氨基酸;对花蕾不同发育时期参与四分体外周壁上纤维素降解的基因BnQRT1、BnQRT2、BnQRT3及胼胝质降解相关基因BnA6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芬芳  杨学乐  彭烨  邬贤梦  
100S是一个甘蓝型油菜新型温敏核不育系。利用油菜2个自交系(09157和09254)、3个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104S和Z094S)和4个隐性核不育系(402AB、104AB、209AB和127AB)与之测交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0S的育性受2对隐性不育基因和2对主效温敏基因及微效基因的共同调控,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基因等位性分析表明,100S与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104S、Z09S的育性受不同的遗传系统调控,它们的不育基因均为非等位基因,同时100S的温敏基因对其他不育系的不育基因不起调控作用,且其他不育系的温敏基因对100S的不育基因也不起调控作用。100S的不育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献锋  胡玉梅  于澄宇  葛娟  郭英芬  董军刚  胡胜武  
通过人工气候箱处理、半薄切片观察、田间育性调查以及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温敏雄性不育材料Huiyou50S的温度响应规律、细胞学败育特征、遗传模式及不育基因遗传定位。结果表明:Huiyou50S属于反型温敏不育系,低温不育、高温可育,育性转换临界温度接近昼24℃/夜14℃;Huiyou50S的花药败育发生在单核期,小孢子细胞内容物收缩、解体,最终只剩空壳,绒毡层细胞在单核后期提前降解消失;Huiyou50S×中双11正反交F2、BC1的育性分离比符合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法)筛选到与不育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3个,并将不育基因初步定位在A1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贤梦  肖钢  官春云  
104S是一个从自交系99104植株群体中发现的油菜新型温敏核不育材料.育性调查表明,104S的育性变化与现有已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具有相似的规律性,但其花器形态与后者有所不同,为一种较大花瓣的温敏核不育材料.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4S的育性受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主效及若干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104S的不育基因与湘油402S中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而且两者的温敏基因只对其相对应的不育基因起调控作用,而对其他不育基因不起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卫江  李莓  曲亮  
针对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利用的一些障碍,研究了隐性核不育×温敏核不育分别在温敏核不育繁殖区和制种区的育性表现,发现其杂交后代为一种新的温敏核不育类型,这种新类型的温敏不育系能有效地降低育性转换温度,从而使杂交制种过程更简易、安全,可进一步扩大了温敏核不育的应用范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建勇  沈俊儒  刘平武  杨光圣  
【目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理解该不育系统的分子机理,对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利用cDNA-AFLP对显性核不育材料两用系Rs1046AB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共得到32个差异片段,分别属于27个uniGene,其中在可育株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26个,不育株中只有1个。17个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10个没有找到同源序列。对17个已知序列的分析表明,这些片段参与了代谢、转录、细胞周期、蛋白质修饰、细胞间运输、信号转导和花发育等相关过程。此外,Northern印迹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慧  虢慧  官春云  
ACP5基因是参与植物体中脂肪酸代谢的重要基因之一,在甘蓝型油菜中该基因还未被深入研究。为了弄清楚BnACP5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螺旋结构及功能,以湘油15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法得到一个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BnACP5。BnACP5基因CDs序列长417 bp,共编码13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表明,BnACP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15.25 ku,理论等电点(p I)为5.94,其不稳定参数为43.03,属于不稳定蛋白;其总疏水平均系数(GRAVY)为-0.148,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也不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风伟  江一  赵惠新  
水孔蛋白是位于质膜和液泡膜等生物膜上主要负责水分跨膜运输的通道蛋白。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过程水分调控的分子机制,采用RT-PCR法从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克隆了液泡膜内在蛋白(TonoP lasT inTRinsiC PRoTeins,TiPs)TiP4;1基因片段序列,并对甘蓝型油菜种子TiP4;1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及干旱、低温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TiP4;1基因在干种子中表达水平很低,但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表达量增加。此外,在干旱、低温及盐的胁迫处理下,TiP4;1基因的表达上调,结果暗示着该基因可能参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旦望  刘聪  陈社员  官春云  熊兴华  
克隆并对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时空表达和逆境表达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结合同源克隆与半定量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甘蓝型油菜湘油15 LPAT5的1条全长1 041 bp的CDs序列,并命名为BnLPAT5。序列分析表明,它具有LPLAT_LCLAT1样结构域,属于LPLAT超基因家族。时空表达分析表明,BnLPAT5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茎和胚的2倍。逆境分析表明,BnLPAT5在NaCl、PEG4000、水渍、6BA和ABA的胁迫下呈现2种不同的表达模式,他们均对BnLPAT5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在NaCl、PEG4000及水渍处理下,BnLPAT5呈"骤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来强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马朝芝  
【目的】弄清2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609AB和Rs1046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方法】采用临保系测验法和不育系可育株与临保系的杂交回交,分析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和2个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筛选得到28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确认其中15个恢复系恢复基因与609A不育基因等位,进一步证实了甘蓝型油显性核不育的复等位基因遗传,原来视为2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纯合型不育系Rs1046AB,其可育株携带的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等位,Rs1046B的恢复基因与609A的不育基因等位。【结论】Rs1046AB和609AB均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2个不育基因等位,不育系不育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小玉  侯爽  冉春燕  
从前期构建的干旱诱导的甘蓝型油菜SSH文库中随机挑取了646个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测序,获得639条高质量EST序列,186条单一序列(重叠群89条,单拷贝序列97条);比对分析发现,166条单一序列有同源序列;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碳代谢、光合中的碳固定、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氮代谢等在植物抵抗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YB、NAC5、锌指蛋白等转录因子以及苹果酸脱氢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磷酸核酮糖激酶等与光合相关的基因以及P5CS基因、F–box蛋白等参与油菜干旱胁迫应答;单一序列涉及的功能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蛋白绑定和催化活性。以抗旱性较强的甘蓝型油菜Holiday为材料,在开花初期进行干旱处理,在处理的第1、3、5、7天(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40%、30%、20%)进行叶片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量,发现随机选取的文库中的3个基因(P5CSb、BnSOS2和CAM)在干旱胁迫下表达水平均上调,推测这3个基因在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勇  常玮  刘小烛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油体钙蛋白(caleosin)基因BnClo1,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在获得甘蓝型油菜BnClo1基因全长cDNA的基础上,根据BnClo1基因编码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甘蓝型油菜种子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了约750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随后将该蛋白成熟肽c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YB12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TYB12-BnClo1,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ER2566(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获得的cDNA全长768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王欣  李劲峰  
引进四川的甘蓝型杂交组合89-50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配合力的自交系8840894、92103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9F114AB、99F121AB。其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本川  张锦芳  李浩杰  柴靓  崔成  蒋俊  蒲晓斌  牛应泽  蒋梁材  
【目的】研究开花调控转录因子CONSTANS(CO)同源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D626-6和晚熟甘蓝型油菜品系D125-5为材料,依据甘蓝型油菜CONSTANS同源基因Bn1CON19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CO基因全长编码区,并根据获得的cDNA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I染料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CO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早熟和晚熟甘蓝型油菜品系的CO基因以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花蕾和茎中表达量次之,且早晚表达量高于中午时分;在不同生育时期内,抽薹期表达量最大,且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CO基因在叶片和花蕾中的表达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婷  岳彩鹏  黄进勇  华营鹏  
了解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中AMT基因家族的功能,为进一步克隆和利用基因改良甘蓝型油菜的氮素利用效率和铵毒抗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出20个BnaAMTs基因,其中14个为AMT1亚家族成员,6个为AMT2亚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油菜的12条染色体上。进化与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BnaAMTs蛋白亚家族内的蛋白质序列保守性较高,但亚家族之间的差异较大。BnaAMTs基因在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显示,该基因家族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根部在供应高浓度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时,BnaA7.AMT1;3表达量最高;在硝态氮缺乏条件下,BnaA5.AMT1;1表达量最高;在上述几种处理下,BnaC6.AMT1;1都是地上部表达量最高的拷贝。在缺硼或缺磷条件下,油菜BnaAMTs基因整体呈现表达上升的趋势;但在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下降;镉胁迫对BnaAMTs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这些基因可能在铵态氮与其他必需营养元素的互作、镉胁迫、盐胁迫等逆境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甘蓝型油菜AMT家族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