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8)
- 2023(11633)
- 2022(10191)
- 2021(9578)
- 2020(8177)
- 2019(18768)
- 2018(19007)
- 2017(36066)
- 2016(20002)
- 2015(22571)
- 2014(22740)
- 2013(22377)
- 2012(20490)
- 2011(18295)
- 2010(18149)
- 2009(16248)
- 2008(15549)
- 2007(13504)
- 2006(11644)
- 2005(9981)
- 学科
- 济(78376)
- 经济(78298)
- 管理(60084)
- 业(56079)
- 企(47650)
- 企业(47650)
- 方法(40674)
- 数学(35732)
- 数学方法(35191)
- 农(19748)
- 中国(19360)
- 学(18003)
- 技术(17726)
- 财(17485)
- 业经(16687)
- 地方(14970)
- 理论(14701)
- 环境(13734)
- 和(13388)
- 农业(13304)
- 贸(12802)
- 贸易(12796)
- 易(12431)
- 制(11775)
- 务(11557)
- 划(11527)
- 财务(11479)
- 财务管理(11461)
- 教育(10909)
- 企业财务(10836)
- 机构
- 大学(280219)
- 学院(280001)
- 管理(114340)
- 济(105151)
- 经济(102727)
- 理学(100053)
- 理学院(98973)
- 管理学(96879)
- 管理学院(96391)
- 研究(91137)
- 中国(65378)
- 科学(60277)
- 京(60028)
- 农(47531)
- 所(46196)
- 业大(45834)
- 财(45115)
- 研究所(42577)
- 中心(41346)
- 江(39449)
- 北京(37775)
- 农业(37636)
- 财经(37037)
- 范(36676)
- 师范(36316)
- 经(33687)
- 院(33264)
- 技术(33171)
- 州(32821)
- 经济学(30099)
- 基金
- 项目(200227)
- 科学(156484)
- 研究(144073)
- 基金(143396)
- 家(125983)
- 国家(124957)
- 科学基金(107063)
- 社会(87821)
- 社会科(83222)
- 社会科学(83200)
- 省(80348)
- 基金项目(76268)
- 自然(71913)
- 自然科(70239)
- 自然科学(70223)
- 自然科学基金(68908)
- 划(67443)
- 教育(67235)
- 资助(60100)
- 编号(58983)
- 成果(46792)
- 重点(44763)
- 部(43224)
- 创(42193)
- 发(42011)
- 课题(41082)
- 创新(39255)
- 科研(38438)
- 计划(37392)
- 大学(36704)
- 期刊
- 济(108139)
- 经济(108139)
- 研究(77400)
- 中国(51372)
- 学报(47707)
- 科学(42718)
- 农(42361)
- 管理(41278)
- 大学(35180)
- 教育(34507)
- 学学(33121)
- 财(32711)
- 农业(30436)
- 技术(28756)
- 融(19019)
- 金融(19019)
- 业经(17796)
- 经济研究(16967)
- 财经(16781)
- 业(16219)
- 科技(16023)
- 图书(15833)
- 技术经济(15509)
- 经(14166)
- 理论(13779)
- 问题(13762)
- 统计(13421)
- 实践(12928)
- 践(12928)
- 业大(12913)
共检索到39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通过采取不同的常规育种策略和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了提高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恢复系改良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恢复系杂交转育过程中,采用杂交后代与萝卜质不育系杂交,可使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不具备恢复基因的单株在花期表现出来,无须测交即可进行选择;杂交后代通过小孢子培养,可将稳定纯合时间由传统自交8个世代缩短到3个世代;通过萝卜特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大大提高选择的精度,减少筛选所需的人力、土地和时间,选择效率提高90%。试验筛选出19个在萝卜质不育恢复系中能够扩增出单一、易于辨别的谱带的SCAR标记引物,其中10个引物在现有的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恢复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赵磊 曹金华
为了选育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并将该雄性不育系统杂交种投入生产应用,通过10多年自交和测交,从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掺合型杂交种Corrida中筛选出了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R2008。R2008在不同年份均能使萝卜质雄性不育系完全恢复育性,从而实现了萝卜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遗传分析表明,R2008的恢复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r),恢复系的基因型为(RR),现有的甘蓝型油菜均为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基因型均为N(rr)。与当地甘蓝型油菜相比,R2008生育期长(240d)、芥酸和硫甙含量高(分别为12.93%和78.63μ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其东 席坤 董军刚 张博 许婷 董振生
【目的】对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18个恢复材料进行恢复基因Rfo及其旁侧特异性标记研究,以便筛选出与国外同类恢复材料具有差异的恢复系。【方法】以18个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选择1个Rfo特异性分子标记、5个与Rfo紧密连锁的标记以及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关于芸薹属oguRa恢复系专利鉴定的特异性标记对所选恢复材料进行分子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与国内外同类恢复材料(RRH1、R113、R211、R2000、CLR650、SRf系、NW1717)进行对比鉴定。【结果】18个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均含有恢复基因Rfo,各恢复系缺少了R113、R211,R2000共有的标记E33M47、E...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芬芳 岳宁燕 杨学乐 彭烨 邢蔓 朱艳菊 郑梦莎 邬贤梦
利用3个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X2008A、X2011A、XYZ2A)及相应保持系(X2008B、X2011B、XYZ2B)分别与恢复系W01R和W02R杂交,得杂种F_1代。以沣油520为对照,通过组合鉴定试验,分析萝卜质雄性不育胞质对杂种F_1代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恢复系W01R和W02R的恢复力强,所配的组合F_1代的恢复率均达100%,说明2个恢复系均适用于本试验;在参试的12个组合中,有10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其中用恢复系W01R所配的4个组合(X2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萝卜质雄性不育 细胞质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卫江 李莓 王同华 惠荣奎 涂金星 傅廷栋
【目的】探讨外源萝卜恢复基因的导入途径与筛选方法,转育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恢复材料,为甘蓝型油菜Ogu CMS育种应用创造条件。【方法】以萝-蓝(Raphanobrassica,2n=58)为供体材料,利用嫁接克服远缘杂交生殖障碍导入外源恢复基因,对获得的属间杂种依次进行甘蓝型油菜性状、自(异)交结实性状以及恢复率稳定性状等特征特性强化筛选。【结果】育成一份甘蓝型油菜Ogu CMS纯合恢复材料CLR650,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8—40条,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存在染色体落后及形成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但细胞异常对花粉正常形成没有明显影响,恢复株自交、测交均为100%可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远鑫 李劲峰 张美华 孙学斌 谢永俊 龙肖平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低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交较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提高双低单株成系的品质稳定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转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云花 Holger Budahn 简元才 Herbert Peterka
应用RAPD与dpRAPD方法鉴定萝卜-甘蓝型油菜中萝卜基因组,筛选了140条随机引物。结果表明,平均每条引物(组合)能产生的萝卜基因组特异标记数dpRAPD高于RAPD,分别为1.69和1.33;在dpRAPD扩增产物中有77.6%谱带清晰易辨,略高于RAPD(75.4%)。两者所检测到的萝卜基因组标记大部分为各自特异的扩增产物。由于结合了荧光标记引物,dpRAPD反应产物可在Genetic Analyzer上分离检测,因此能检测到100 bp以下的小片段DN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利用作者提出的“植物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理论 ,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优质杂交种“华杂 4号”的亲本不育系 1141A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遗传背景基本保持不变的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GCMS 1141A及其保持系RGCMS 1141B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卫江 李莓 曲亮
针对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利用的一些障碍,研究了隐性核不育×温敏核不育分别在温敏核不育繁殖区和制种区的育性表现,发现其杂交后代为一种新的温敏核不育类型,这种新类型的温敏不育系能有效地降低育性转换温度,从而使杂交制种过程更简易、安全,可进一步扩大了温敏核不育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温敏核不育 育性表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应泽 汪良中 刘玉贞
用国外引进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Brongoro 和 Westard 的杂交后代与甘蓝型人工合成系杂交获得了雄性不育株, 与不同的人工合成系回交转育, 培育出了一批新质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暂定名为 Bro cm s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这批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不育基因的遗传特点和杂种优势利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胞质雄性不育系属于高温不育类型, 在秋后迟播或在高海拔区 (2600m 以上) 春播的情况下, 不育系可达到完全不育程度。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时, 大部分植株有微量花粉,微量花粉中含有较多的有生活力花粉,变化范围为1736% ~8684% 。对己稳定 Bro cm s雄性不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平 田保明
甘蓝型双低油菜CMS22A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利用384A中的雄性不育源、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的方法育成的新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突出表现为雄性不育彻底且遗传稳定,配合力高,抗病抗倒,品质优良。对CMS22A育性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不育系属典型的败药型雄性不育系,其雄性不育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的共同控制,属孢子体不育,基因型为S(rr)。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瑞 李加纳 唐章林 徐新福 谌利 李祥洪 张子龙
【目的】验证显性核不育两用系与波里马三系的基因型,明确Gd1AB和D3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并构建显性细胞核+细胞质不育系统。【方法】通过显性核三系与波里马三系相互杂交验证其基因型,分析Mf和Rfc基因的等位性,采用临保系与显性纯合两用系×显性核不育恢复系F2代核不育株测交的方法,推论显性纯合两用系Gd1AB和D3AB的遗传控制模式。C3B为轮回父本与不育胞质的显性核不育株定向回交,以创建显性核不育+细胞质不育。【结果】鉴别了Gd1AB和D3AB的遗传控制模式,确定甘蓝型油菜显性纯合两用系Gd1AB由一对复等位遗传模式控制,而显性纯合两用系D3AB由两对基因互作控制。初步构建出双低显性杂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典进 陈爱武 段志红 姜华 张梅 黄继武 王军民
利用不育系 986A和 114 1A与恢复系 5 90 0进行杂交制种 ,在设置不同行比和栽培技术的比较试验中 ,调查了不育系 986A的生育特性 ,初步研究了利用该不育系制种的技术。结果表明 ,不育系 986A具有营养生长势强、抗逆性好、异交结实性高等优良特性 ;合理播期、初花期摘顶、终花后割除恢复系等措施是获得高产优质杂交种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系 制种技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杨小牛 但芳
甘蓝型油菜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马朝芝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杨小牛但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BREEDINGFORSELF-INCOMPATIBILITYLINESWITHDOUBLEZEROONBrasicanapusL.MaChao...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性 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