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6)
2023(3361)
2022(2851)
2021(2587)
2020(2384)
2019(5412)
2018(5523)
2017(9962)
2016(5928)
2015(6739)
2014(6801)
2013(6486)
2012(5970)
2011(5433)
2010(5496)
2009(4767)
2008(4463)
2007(3945)
2006(3336)
2005(2863)
作者
(17645)
(14996)
(14777)
(13783)
(9379)
(7088)
(6736)
(5970)
(5582)
(5359)
(5103)
(5059)
(4862)
(4852)
(4678)
(4516)
(4371)
(4331)
(4280)
(4151)
(3787)
(3752)
(3537)
(3380)
(3370)
(3369)
(3270)
(3189)
(3187)
(3046)
学科
(23868)
经济(23850)
管理(17230)
方法(14622)
数学(13654)
(13337)
数学方法(13335)
(11417)
企业(11417)
中国(5695)
环境(5511)
(5273)
(4997)
理论(4629)
地方(4262)
(4202)
(4185)
(3787)
业经(3667)
资源(3511)
(3458)
贸易(3455)
(3406)
银行(3398)
(3363)
(3333)
金融(3333)
技术(3285)
(3254)
生态(3056)
机构
学院(79593)
大学(78158)
管理(30337)
(29444)
经济(28787)
研究(27252)
理学(26491)
理学院(26227)
管理学(25289)
管理学院(25174)
中国(19485)
科学(18841)
(16959)
(16728)
业大(14896)
(14687)
农业(13705)
研究所(13598)
中心(12609)
(12360)
(11586)
技术(10704)
北京(10466)
财经(9960)
(9956)
(9820)
(9465)
(9370)
师范(9326)
(8976)
基金
项目(58041)
科学(44584)
基金(40545)
研究(39244)
(36765)
国家(36500)
科学基金(30623)
(25010)
社会(23124)
社会科(21951)
社会科学(21947)
自然(21486)
自然科(21029)
自然科学(21021)
(20861)
基金项目(20737)
自然科学基金(20613)
教育(19434)
资助(18111)
编号(15519)
重点(13471)
计划(12513)
(12214)
成果(12199)
(12130)
(12047)
课题(11937)
科研(11391)
科技(11310)
创新(11309)
期刊
(27391)
经济(27391)
研究(19834)
学报(16388)
中国(16001)
(15121)
科学(12828)
大学(11578)
管理(11291)
学学(11072)
农业(10706)
教育(9972)
(9130)
技术(9096)
统计(7103)
(6409)
(6239)
决策(5793)
(5640)
金融(5640)
业大(5008)
经济研究(4598)
技术经济(4425)
科技(4392)
财经(4300)
业经(4276)
(4211)
农业大学(4097)
职业(3987)
(3662)
共检索到113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杨小牛  但芳  
甘蓝型油菜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马朝芝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杨小牛但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BREEDINGFORSELF-INCOMPATIBILITYLINESWITHDOUBLEZEROONBrasicanapusL.MaChao...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江禹奉  但芳  但巴  傅廷栋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有望解决大量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困难。通过对国外和国内 5 0份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2 71”、“SI 130 0”恢复性或保持性的研究 ,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中找到了SI系的保持系 ,并得到 4个保持效果好的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材料 ,大部分材料能恢复自交不亲和特性 ,因而易于选育到优良杂交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保持系配制的单交和三交杂种都有一定的产量潜力 ,通过筛选适当的恢复系有望得到优良的自交不亲和杂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雄  傅廷栋  杨光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王欣  李劲峰  
引进四川的甘蓝型杂交组合89-50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配合力的自交系8840894、92103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9F114AB、99F121AB。其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应泽  汪良中  刘玉贞  
用国外引进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Brongoro 和 Westard 的杂交后代与甘蓝型人工合成系杂交获得了雄性不育株, 与不同的人工合成系回交转育, 培育出了一批新质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暂定名为 Bro cm s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这批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不育基因的遗传特点和杂种优势利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胞质雄性不育系属于高温不育类型, 在秋后迟播或在高海拔区 (2600m 以上) 春播的情况下, 不育系可达到完全不育程度。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时, 大部分植株有微量花粉,微量花粉中含有较多的有生活力花粉,变化范围为1736% ~8684% 。对己稳定 Bro cm s雄性不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远鑫  李劲峰  张美华  孙学斌  谢永俊  龙肖平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低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交较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提高双低单株成系的品质稳定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江生  石淑稳  周永明  刘后利  
华双3号(HD3)是华中农业大学采用聚合杂交、回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也是我国应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第1个油菜品种。该品种含油量42%以上,芥酸<1%,硫苷<25μmol/g,产量比非优质对照品种中油821增加1.51%,适合于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蓝兴国  解莉楠  于晓敏  李玉花  
该文采用亲和指数法(种子数/自交授粉花朵数)分别在羽衣甘蓝‘赤兔’和‘白波’栽培品种的自交后代中,经过3年的自交选育获得1个自交不亲和系4·1·1和一个自交亲和系3·2·3·由于在芸苔属植物F1代杂交种的生产和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方面S单倍型鉴定是必要的,因此在该文中我们采用了PCR方法利用引物PK1和PK4获得了BoSRKx的基因组序列,此序列的大小为919bp.经过数据库检索比对后发现BoSRKx的序列与BoSRK13b的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反转录PCR的方法获得了BoSRKx的cDNA序列,结果发现BoSRKx和BoSRK13b的序列在转录水平上也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们采用SC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丰萍  蒙祖庆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卓  李健  李栒  官春云  
采用蕾期剥蕾授粉的方法,研究了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亲和性.属间杂种F1植株形态表现一致,介于双亲之间,并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新疆野生油菜×湘油15号F1群体中选取9株进行RAPD分析,扩增出的带型完全一致,并且是父母本随机扩增DNA片段的综合,说明这9株全为真杂种.试验结果表明,蕾期授粉可以克服新疆野生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远缘杂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利用作者提出的“植物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理论 ,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优质杂交种“华杂 4号”的亲本不育系 1141A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遗传背景基本保持不变的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GCMS 1141A及其保持系RGCMS 1141B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萍  张赛群  
以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甘蓝型油菜与青花菜的种间杂种为母本,以青花菜为父本进行回交,给开花后不同天数的柱头一次性授以成熟花粉。结果表明:开花时间越长的柱头授粉后结角率越低,以花开1~3d的结角率较高,达90%以上。但受精指数仍然较低,很难获得回交种子。总之,回交系和性很低,回交后代败育严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娟  鲁剑巍  吴江生  李银水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4个双低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内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及累积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油菜Ca、Mg养分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总体呈现降低趋势,S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收获期每公顷油菜平均从土壤中带走CaO 187.3 kg,MgO 60.2 kg,S 55.7 kg。苗期、蕾薹期及花期CaO积累比例分别占最大吸收量的22.8%~36.7%、20.9%~24.4%、42.4%~52.8%;MgO积累比例分别占21.4%~31.8%、21.2%~29.7%、47.1%~57.3%;S积累比例分别占15.7%~29.2%、21.5%~31.0%、39.8%~62.8%;薹花期是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通过采取不同的常规育种策略和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了提高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恢复系改良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恢复系杂交转育过程中,采用杂交后代与萝卜质不育系杂交,可使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不具备恢复基因的单株在花期表现出来,无须测交即可进行选择;杂交后代通过小孢子培养,可将稳定纯合时间由传统自交8个世代缩短到3个世代;通过萝卜特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大大提高选择的精度,减少筛选所需的人力、土地和时间,选择效率提高90%。试验筛选出19个在萝卜质不育恢复系中能够扩增出单一、易于辨别的谱带的SCAR标记引物,其中10个引物在现有的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恢复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坤存  刘淑艳  郭家保  刘忠松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是当前油菜育种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但甘蓝型油菜中缺乏黄籽基因资源.利用芥菜型黄籽地方品种四川黄籽作为基因供体,与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在BC1F2代发现黄籽单株,经过3个世代的自交纯化,已获得高油分、双低或单低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