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
- 2023(1478)
- 2022(1307)
- 2021(1216)
- 2020(1182)
- 2019(2881)
- 2018(2877)
- 2017(5512)
- 2016(3145)
- 2015(3560)
- 2014(3693)
- 2013(3426)
- 2012(3102)
- 2011(2925)
- 2010(2937)
- 2009(2586)
- 2008(2375)
- 2007(2048)
- 2006(1610)
- 2005(1406)
- 学科
- 济(16719)
- 经济(16715)
- 方法(12527)
- 数学(12105)
- 数学方法(11811)
- 管理(9250)
- 业(7553)
- 企(6717)
- 企业(6717)
- 学(3267)
- 环境(2861)
- 理论(2451)
- 中国(2366)
- 农(2250)
- 划(2081)
- 和(2060)
- 财(2051)
- 地方(1890)
- 贸(1869)
- 贸易(1869)
- 业经(1816)
- 易(1816)
- 资源(1750)
- 技术(1727)
- 销(1600)
- 供销(1599)
- 生态(1464)
- 融(1437)
- 金融(1436)
- 策(1435)
- 机构
- 大学(45566)
- 学院(45045)
- 管理(19010)
- 济(17591)
- 理学(17299)
- 经济(17291)
- 理学院(17126)
- 管理学(16463)
- 管理学院(16394)
- 研究(13521)
- 科学(10072)
- 中国(9377)
- 京(9280)
- 农(8891)
- 业大(8618)
- 农业(7156)
- 所(7057)
- 研究所(6669)
- 财(6483)
- 中心(6266)
- 江(5657)
- 财经(5630)
- 北京(5594)
- 经济学(5261)
- 工程(5157)
- 技术(5153)
- 经(5144)
- 经济管理(5074)
- 科技(5007)
- 农业大学(4971)
- 基金
- 项目(34822)
- 科学(27819)
- 基金(26411)
- 家(23594)
- 国家(23472)
- 研究(21558)
- 科学基金(20605)
- 自然(15303)
- 自然科(15023)
- 自然科学(15021)
- 自然科学基金(14736)
- 省(14308)
- 社会(13670)
- 基金项目(13519)
- 社会科(13084)
- 社会科学(13082)
- 资助(12235)
- 划(12048)
- 教育(10909)
- 编号(7840)
- 重点(7833)
- 计划(7594)
- 部(7357)
- 科研(7081)
- 创(7072)
- 发(6738)
- 创新(6621)
- 科技(6362)
- 大学(6340)
- 教育部(6280)
共检索到57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瑞 李加纳 唐章林 徐新福 谌利 李祥洪 张子龙
【目的】验证显性核不育两用系与波里马三系的基因型,明确Gd1AB和D3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并构建显性细胞核+细胞质不育系统。【方法】通过显性核三系与波里马三系相互杂交验证其基因型,分析Mf和Rfc基因的等位性,采用临保系与显性纯合两用系×显性核不育恢复系F2代核不育株测交的方法,推论显性纯合两用系Gd1AB和D3AB的遗传控制模式。C3B为轮回父本与不育胞质的显性核不育株定向回交,以创建显性核不育+细胞质不育。【结果】鉴别了Gd1AB和D3AB的遗传控制模式,确定甘蓝型油菜显性纯合两用系Gd1AB由一对复等位遗传模式控制,而显性纯合两用系D3AB由两对基因互作控制。初步构建出双低显性杂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马朝芝 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马朝芝 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系统控制。所被研究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均带有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2对主效恢复基因Ms1和Ms2。2个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均是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不带有主效恢复基因Rfc,但带有一定数目的温度敏感基因Ts。Ms1或Ms2与Rfc是独立遗传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建勇 沈俊儒 刘平武 杨光圣
【目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理解该不育系统的分子机理,对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利用cDNA-AFLP对显性核不育材料两用系Rs1046AB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共得到32个差异片段,分别属于27个uniGene,其中在可育株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26个,不育株中只有1个。17个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10个没有找到同源序列。对17个已知序列的分析表明,这些片段参与了代谢、转录、细胞周期、蛋白质修饰、细胞间运输、信号转导和花发育等相关过程。此外,Northern印迹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典进 陈爱武 段志红 姜华 张梅 黄继武 王军民
利用不育系 986A和 114 1A与恢复系 5 90 0进行杂交制种 ,在设置不同行比和栽培技术的比较试验中 ,调查了不育系 986A的生育特性 ,初步研究了利用该不育系制种的技术。结果表明 ,不育系 986A具有营养生长势强、抗逆性好、异交结实性高等优良特性 ;合理播期、初花期摘顶、终花后割除恢复系等措施是获得高产优质杂交种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系 制种技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瞿波 傅廷栋
对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宜3A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 宜3A 雄性败育发生于花粉母细胞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 不能形成二分体或四分体; 花粉母细胞原生质体浓缩并逐步收缩, 最后解体; 在相当于正常油菜的单核小孢子阶段, 花粉母细胞壁上形成“类花粉壁”; 同时, 其绒毡层细胞质浓缩, 并逐步解体。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花药 解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发明 洪登峰 刘平武 谢彦周 何庆彪 杨光圣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及其临保系T45与来源不同的几个自交系和常规品种杂交和测交后代的遗传分析,提出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的新遗传模式,即育性受2对育性基因Ms3和Rf控制。其中Ms3有2个等位基因,Ms3为野生型显性可育基因,ms3为隐性不育基因;Rf位点存在3个复等位基因,Rfc为野生型可育基因,Rfa为突变恢复型可育基因,而Rfb为突变不育基因,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Rfa>Rfb>Rfc。按照这一遗传模式,9012AB可育株基因型为Ms3ms3RfbRfb,不育株基因型为ms3ms3RfbRfb;临保系基因型为ms3ms3RfcRfc;恢复系基因型为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平 田保明
甘蓝型双低油菜CMS22A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利用384A中的雄性不育源、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的方法育成的新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突出表现为雄性不育彻底且遗传稳定,配合力高,抗病抗倒,品质优良。对CMS22A育性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不育系属典型的败药型雄性不育系,其雄性不育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的共同控制,属孢子体不育,基因型为S(rr)。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干滟 曾凡亚 赵云 张义正
对油菜DNA的RAPD扩增中Mg2+ 浓度、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用量、不同PCR扩增仪以及用不同方法制备的DNA对扩增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确立了本研究的RAPD反应体系后, 对油菜“79.7”细胞核雄性不育及其保持系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从使用的254个随机引物中,发现随机引物2-70-11和60-37可分别检测到一个与可育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2-70-11700和60-371150。
关键词:
油菜 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RAPD标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檀华蓉 李成 王文相 陈维生 张曼琳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辦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辦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油菜茎杆氮代谢和表皮花青素含量有关。初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茎杆内氨基酸总量无差异,青角期不育系的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保持系;盛花到青角期不育系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华娟 李凤扬 董云麟
通过两年分期播种试验,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的育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419A属于高温不育型,育性表现年度间差异较小,比较稳定。在2月27日至3月13日,不育系419A主花序出现少量花朵带微粉。微量花粉花朵的出现同时受控于孕蕾期和开花期的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4℃,对不育系419A花蕾的发育和花的育性变化有很大影响。10月1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为97.5%。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均达100%。考虑到对产量和育性的要求,在成都地区利用不育系419A进行杂交制种的播种期以10月17~23日为宜,繁殖不育系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李浩杰 蒋梁材
为了探讨NEA细胞质相对效应,对选育出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NEA的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杂种F1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察的12个主要性状中,除主序角果数不育胞质杂种F1和可育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达5%显著水平外,其余11个性状2种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不显著;主序有效长、第一次分枝数、硫苷等3个性状的可育胞质与不育胞质间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其余9个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NEA不育胞质对多数组合的硫苷和千粒重有优良相对效应,对其余性状的相对效应则组合不同正负效应不同。说明NE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性状无显著负效应,在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有较大优良相对效应的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文雁成 任乐建 王建平 刘建明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明智 官春云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是当前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而利用远源杂交引入近源种胞质来获得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发掘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提高雄性不育育性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方法】本研究以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属间杂种后代为基础,通过多代回交育成了不育性稳定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93A。【结果】研究表明不育系1193A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具有典型的不育性状,恢保关系比较表明其与pol CMS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败育的时期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期,在花药败育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