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1)
2023(10412)
2022(9461)
2021(9020)
2020(7779)
2019(17995)
2018(18037)
2017(34995)
2016(19446)
2015(21925)
2014(21932)
2013(21756)
2012(19881)
2011(17951)
2010(17751)
2009(16125)
2008(15634)
2007(13500)
2006(11579)
2005(10061)
作者
(57584)
(47793)
(47769)
(45275)
(30624)
(23208)
(21673)
(18991)
(18132)
(17133)
(16433)
(16068)
(15303)
(15197)
(14786)
(14722)
(14482)
(14142)
(13612)
(13605)
(12062)
(11689)
(11647)
(10777)
(10716)
(10709)
(10683)
(10462)
(9788)
(9628)
学科
(75768)
经济(75695)
管理(52867)
(50414)
(42432)
企业(42432)
方法(39340)
数学(34417)
数学方法(33855)
(19089)
(18151)
中国(18084)
(16577)
业经(15875)
地方(15210)
(13528)
理论(13526)
贸易(13521)
(13115)
农业(12634)
(12568)
技术(11749)
(11656)
环境(11501)
(10811)
财务(10742)
财务管理(10723)
(10528)
企业财务(10163)
(10047)
机构
大学(272040)
学院(270955)
管理(109256)
(101757)
经济(99398)
理学(95661)
理学院(94593)
研究(92561)
管理学(92508)
管理学院(92042)
中国(65522)
科学(61521)
(58669)
(49434)
(48451)
业大(45681)
研究所(44719)
(43327)
中心(41304)
农业(39224)
(38305)
北京(37163)
(35671)
财经(35601)
师范(35306)
(33662)
(32353)
(31852)
技术(30370)
经济学(28707)
基金
项目(193794)
科学(150251)
基金(138692)
研究(137207)
(122812)
国家(121814)
科学基金(103286)
社会(82587)
社会科(78107)
社会科学(78085)
(77278)
基金项目(74013)
自然(70567)
自然科(68963)
自然科学(68946)
自然科学基金(67654)
(65306)
教育(63306)
资助(59055)
编号(55974)
成果(45130)
重点(43404)
(41792)
(40702)
(40076)
课题(38904)
科研(37713)
创新(37305)
计划(37151)
大学(35495)
期刊
(106193)
经济(106193)
研究(75157)
学报(49205)
中国(47502)
(44290)
科学(42990)
管理(39514)
大学(35716)
学学(33722)
农业(31498)
教育(30604)
(30287)
技术(23991)
(19011)
金融(19011)
业经(17414)
经济研究(16698)
(16463)
财经(16036)
图书(15724)
科技(14435)
问题(13684)
理论(13605)
业大(13524)
(13506)
技术经济(13409)
(12908)
实践(12761)
(12761)
共检索到382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竹云  赵兴忠  陈娜  陈文杰  李殿荣  李敏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甘蓝型油菜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真实表现,为油菜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套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F1(杂油59、秦优7号、秦杂油3号、秦杂油1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比较了其光合面积、主要气体交换参数、群体生长量、群体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结果】①在整个生育期内,甘蓝型油菜杂种F1在光合面积、群体生长量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主要气体交换参数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正向优势,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杂种优势,群体生长速率则在大多时期表现为明显的负向杂种优势。②甘蓝型油菜各个光合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雄  傅廷栋  杨光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育红  田建华  陈文杰  侯君利  韦世豪  关周博  张耀文  李得孝  李殿荣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区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为甘蓝型油菜的高含油量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含油量不同、遗传差距较大的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模式Ⅰ配制36个试验组合(正反交+亲本),在大荔冬油菜区和张掖春油菜区2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F1代油菜籽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分析环境效应。【结果】在2个不同生态区仅有少数组合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在张掖春油菜区正向中亲优势组合比例为80.00%,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90%,狭义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赵惠贤  张春宏  路明  
 以6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5个恢复系及不育系同恢复系按NC (6×5)设计配成的3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杂种产量优势、特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3个RAPD引物在6个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间共扩增出89条多态性条带,据此计算出亲本间的相似系数为0.2706~0.6164。聚类分析将参试的6个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分为4组,第1组包括6个保持系和1个恢复系C5,第2组包括C1和C42个恢复系,第3组包括1个恢复系C2,第4组包括1个恢复系C3,亲本分组结果与其地理来源关系不大;方差分析表明,组合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与产量、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德文  魏忠芬  王军  王瑞  李加纳  张太平  
为了研究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种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采用SSR标记估算出6个隐性核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并对15个亲本材料及其54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中亲优势以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平均值最大,其次是产量性状,第3是角粒数;超亲优势以产量性状的平均值最大,其次是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第3是角粒数,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超亲优势平均值最小;说明在高密度直播种植条件下,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种的产量杂种优势主要决定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亲本间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33,与杂种产量性状的中亲优势相关系数为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宝刚  张明龙  张龙  
对3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和亲本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浅析,研究结果表明:杂种的产量性状,如单株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比其双亲有明显的优势;杂种花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双亲,与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维  牛应泽  郭世星  蒋俊  
用6个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按照Griffing方法I配制30个正反交组合,加上6个自交系亲本,共36个组合,在四川雅安和安县两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油菜籽含油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观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含油量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大多数组合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多数组合表现出超亲优势,含油量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下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一致性。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90%,狭义遗传力大于70%。各材料间的含油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配合力也受环境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的表现总体上一致。含油量反交效应达极显著。分析表明,高含油量杂交油菜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红美  徐跃进  万正杰  
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继祥  刘后利  
采用主成分分析,把甘蓝型油菜49个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即产油因子、角果因子、长度因子、种质因子、粒质因子,它们约占总遗传变异量的90%。根据各主成分遗传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应首先注意选择全株角果总数和主序角果数较多的、产油量高的杂种,结合选择主序较长的后代材料,然后选择分枝数较多的双低优系。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已选出10个产油量高、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宋文光  
对9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种的产量及有关性状的分析表明,杂种的产量优势明显,组合间差异较大。全株总有效角果数不仅优势明显,而且与单株产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大多数性状存在程度不同的杂种优势,全株总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的优势较强,可以作为杂种优势鉴定和杂交组合选择的主要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泽荣  曹诗琴  李思锦  岳宁燕  洪波  谢毅雪  陈雨蝶  邬贤梦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Y09AB和PolCMS保持系11217及恢复系11354为试验材料,分析Y09AB的遗传特性。选Y09AB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11217和恢复系11354杂交,两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15∶1,表明Y09AB的育性由2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将Y09AB与另2个隐性核不育二型系104AB和湘油402AB进行正反交,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说明Y09AB的不育基因与104AB和湘油402AB的不育基因均为非等位关系。利用20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与Y09AB广泛测交,调查杂交F1代的育性情况,分析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恢复株率达100%,说明Y09AB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源广泛。组合鉴定试验结果显示:20个测交组合中有18个组合比对照品种(沣油520)增产,其中增产15%以上的有7个;10个组合超中亲优势在25%以上;2个组合超高亲优势在30%以上。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组合中有7个比对照品种增产,其中增产5%以上的有3个,最高增幅达8.62%。从组合鉴定试验和组合比较试验的结果来看,Y09AB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强的杂种优势潜力,是1个具有开发潜力的隐性核不育二型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泽荣  曹诗琴  李思锦  岳宁燕  洪波  谢毅雪  陈雨蝶  邬贤梦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Y09AB和PolCMS保持系11217及恢复系11354为试验材料,分析Y09AB的遗传特性。选Y09AB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11217和恢复系11354杂交,两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15∶1,表明Y09AB的育性由2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将Y09AB与另2个隐性核不育二型系104AB和湘油402AB进行正反交,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说明Y09AB的不育基因与104AB和湘油402AB的不育基因均为非等位关系。利用20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与Y09AB广泛测交,调查杂交F1代的育性情况,分析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恢复株率达100%,说明Y09AB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源广泛。组合鉴定试验结果显示:20个测交组合中有18个组合比对照品种(沣油520)增产,其中增产15%以上的有7个;10个组合超中亲优势在25%以上;2个组合超高亲优势在30%以上。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组合中有7个比对照品种增产,其中增产5%以上的有3个,最高增幅达8.62%。从组合鉴定试验和组合比较试验的结果来看,Y09AB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强的杂种优势潜力,是1个具有开发潜力的隐性核不育二型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万渠  莫鉴国  余勤  
用于甘蓝型油菜标记杂种选育的标记研究和筛选*李万渠莫鉴国余勤STUDIESANDSCREENINGONTHEGENETICMARKERSUSEDFORGENETICMARKERBREEDINGINBrasicanapusL.LiWanquMoJia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从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2n=31)自交后代中,鉴定出一个新杂种植株(2n=25)。该新杂种在表型上为亲本中间型,且雄性不育。将其与甘蓝型油菜回交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8个回交第一代植株(2n=44)。所有回交后代植株均可育,在花粉母细胞中形成22个二价体。来自诸葛菜的6条染色体可被全部丢失或部分进入末期核,也可在后期Ⅰ运动至细胞一极。首次获得的新材料可用于培育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附加系,并为研究诸葛菜的染色体组结构提供新信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萍  张赛群  
以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甘蓝型油菜与青花菜的种间杂种为母本,以青花菜为父本进行回交,给开花后不同天数的柱头一次性授以成熟花粉。结果表明:开花时间越长的柱头授粉后结角率越低,以花开1~3d的结角率较高,达90%以上。但受精指数仍然较低,很难获得回交种子。总之,回交系和性很低,回交后代败育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