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5)
- 2023(11532)
- 2022(9142)
- 2021(8178)
- 2020(6709)
- 2019(14660)
- 2018(14412)
- 2017(27420)
- 2016(15320)
- 2015(16704)
- 2014(16542)
- 2013(15981)
- 2012(14535)
- 2011(12968)
- 2010(12643)
- 2009(11595)
- 2008(11423)
- 2007(10195)
- 2006(8878)
- 2005(8029)
- 学科
- 济(60011)
- 经济(59932)
- 管理(43559)
- 业(42870)
- 企(34145)
- 企业(34145)
- 方法(26350)
- 数学(23139)
- 数学方法(22895)
- 农(17681)
- 中国(17623)
- 财(16292)
- 学(15518)
- 业经(14259)
- 农业(12059)
- 制(11808)
- 贸(11380)
- 贸易(11377)
- 易(11093)
- 地方(10612)
- 务(10340)
- 财务(10313)
- 财务管理(10292)
- 技术(10124)
- 银(9949)
- 企业财务(9929)
- 银行(9880)
- 融(9610)
- 金融(9609)
- 行(9390)
- 机构
- 大学(219832)
- 学院(217562)
- 济(86831)
- 经济(85167)
- 研究(80900)
- 管理(78622)
- 理学(68927)
- 理学院(68090)
- 管理学(66612)
- 管理学院(66267)
- 中国(58493)
- 科学(55097)
- 农(52616)
- 京(46668)
- 所(43602)
- 农业(42341)
- 业大(41686)
- 研究所(40441)
- 财(38636)
- 中心(35720)
- 江(32245)
- 财经(31388)
- 院(29158)
- 经(28859)
- 北京(28568)
- 农业大学(27613)
- 经济学(27344)
- 范(26658)
- 省(26456)
- 师范(26124)
- 基金
- 项目(156928)
- 科学(122484)
- 基金(116147)
- 家(107533)
- 国家(106700)
- 研究(102029)
- 科学基金(88951)
- 社会(66284)
- 社会科(62874)
- 社会科学(62854)
- 自然(61628)
- 基金项目(61227)
- 省(61048)
- 自然科(60310)
- 自然科学(60286)
- 自然科学基金(59273)
- 划(53125)
- 资助(47001)
- 教育(46061)
- 编号(36856)
- 重点(36444)
- 部(33771)
- 发(33469)
- 计划(33172)
- 创(32719)
- 科研(31292)
- 创新(30796)
- 业(29330)
- 科技(29199)
- 成果(28866)
共检索到312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久兵 马莉 陈娅婷 骆巧 周金伟 时小东 姚学萍 余树民 沈留红 曹随忠
[目的]探讨甘胆口服液按推荐剂量用药对牛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浓度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为其在牛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受试药物组(甘胆口服液0.2 mL/kg)、对照药物组(麻杏石甘散0.75 g/kg),并增加健康犊牛12头作为空白对照组,按推荐剂量1次/d,连用7 d,分别于试验第0,3,5,7天记录犊牛的一般临床症状,并依据BRD评分表进行打分;在试验第0,7天随机抽取各试验组犊牛12头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APP(结合珠蛋白(HP)、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药物组试验犊牛第0天证候积分均≥5分,符合试验要求。用药第3,5,7天临床症状积分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在第5天时积分均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甘胆口服液治愈率与麻杏石甘散相近,用药5 d后,两药物组治愈率均达到60%以上。BRD组犊牛第0天血清HP、SAA、M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BRD组犊牛第7天血清HP、SAA、MDA水平显著下降,GSH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甘胆口服液能明显改善BRD犊牛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BRD犊牛氧化应激状态,降低血清急性期蛋白水平。联合应用急性期蛋白和氧化应激指标可以对BRD犊牛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奇奇 温久福 区又君 李加儿 周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郝爽 张敏 方佳琪
探究急性温度胁迫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氧化应激响应及生理代谢变化,评价缢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本实验将暂养净化后的缢蛏分为7组,分别在4℃、10℃、15℃、20℃(对照)、25℃、30℃、35℃的水浴下温度胁迫6h后,缓慢回复至对照组温度(20℃),检测各组缢蛏鳃及消化腺组织中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T-AOC能力和MDA含量、GSH含量、H_(2)O_(2)含量。结果表明:各指标在经过6h,4、10、30、35℃的胁迫后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相较低温胁迫,在高温胁迫下的SOD、POD、MDA、GSH等指标都有更显著的变化(P<0.05);在24h温度回复后,4℃低温组和35℃高温组的各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温和高温胁迫均会引起缢蛏鳃和消化腺中抗氧化系统的失衡,导致活性氧的显著变化;SOD、CAT、POD和GSH在机体应对温度胁迫导致的氧化损伤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极端环境温度变化超过缢蛏的耐受极限,达到致死温度时,机体的抗氧化调节系统失衡,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氧化损伤,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关键词:
急性温度胁迫 氧化应激 生理代谢 缢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根瑞 任利华 孙国华 杨建敏 韦秀梅 刘兆存 李尚俊 姜汉
为探明低氧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刺参的低氧逆境响应机制,给低氧环境条件下的刺参养殖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设置低氧胁迫实验,将刺参在水体低氧[(2.0±0.2)mg/L]8 h处理后恢复常氧[(7.0±0.2)mg/L]2.5 h,取低氧和常氧不同时间段的刺参肌肉、呼吸树和消化道组织,对各组织的乳酸(LD)、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系等应激参数进行测定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氧胁迫8 h内,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刺参肌肉、呼吸树和消化道等组织中的LD含量、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
关键词:
低氧胁迫 刺参 乳酸 丙二醛 抗氧化酶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运 华利忠 陈耿 张书霞
【目的】探讨实验性感染PCV2仔猪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浓度和肝脏急性期蛋白表达的变化,为PCV2的致病机制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19头ELISA检测PCV2抗体阴性的5周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在攻毒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和肝脏。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PPs的动态变化,荧光定量RT-PCR测定肝脏中APPsmRNA表达,同时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仔猪接种PCV2后,肝脏出现实质细胞变性,结缔组织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病理学损伤;血清中,猪主要急性期蛋白(Pig-MAP)在攻毒后7d达到峰值,在7和10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淀粉样蛋白A...
关键词:
仔猪 肝脏 猪圆环病毒Ⅱ型 急性期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辉 刁其玉 张乃锋 屠焰 王吉峰
【目的】研究蛋白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血清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9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A、B、C3组,分别饲喂等能值粗蛋白含量为18%、22%及26%的3种代乳品。分别在犊牛12~20日龄、22~30日龄、32~40日龄、42~50日龄和52~60日龄期间进行五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3组犊牛11~61日龄内各生长指标变化曲线相似,22%组犊牛增重速度比18%、26%组分别高9.75%、24.19%。随日龄增长犊牛对DM的消化率逐渐下降,对EE的消化率略有上升,对日粮氮的消化率有上升趋势;3组犊牛对日粮氮的平均消化率分别为69.39%、75.36%及74.55%。日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涛 王玮 陈同庆 夏小雨 缪金晗 张红燕 尹绍武
通过96 h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水体铜暴露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生理生化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0.1 mg/L和0.2 mg/L (96-h LC_(50)) 3个铜处理组。结果表明,铜在暗纹东方鲀肝、肌肉和全鱼中的积累量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同等浓度处理下,铜的积累量为肝脏>全鱼>肌肉。随着铜处理浓度的提高,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显著上升。急性铜暴露诱发肝脏血细胞沉积以及血窦扩张的症状。在鳃中,诱发上皮细胞增生,顶部棒状以及产生动脉瘤等症状。急性铜胁迫后,暗纹东方鲀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但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在肝脏中,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在0.1 mg/L处理组,脂肪合成相关基因(G6PD、6PGD、LPL、Fas和Acc)的表达量最高。但在0.2mg/L处理组中,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和CPT1)的表达最高。急性铜胁迫后对转运因子PPARα的影响不显著,但转运因子PPARγ的表达量显著上升。本实验表明铜对暗纹东方鲀生理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均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暗纹东方鲀养殖过程中铜的合理使用提供有益的指导价值,也为生产中更好地监控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技术指标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 赵菲 李煬 张勇 王驰 耿照玉
为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急性热应激肉鸡血清及器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44羽10日龄淮南麻黄公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急性热应激组(Ⅱ组)和急性热应激+EGCG组(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Ⅰ组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mg/kg EGCG的试验饲粮。至94日龄时,Ⅰ组环境温度维持为(22±1)℃,Ⅱ组和Ⅲ组升温至(33±1)℃,持续12h后,采集血清、脾脏、肝脏及空肠,用比色法检测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肉鸡脾脏指数,血清和脾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肝脏中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CAT、GSH-Px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空肠中丙二醛(MDA)含量,肝脏中MDA和蛋白羰基(PC)含量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空肠和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EGCG可提高急性热应激肉鸡的抗氧化能力,进而缓解急性热应激导致的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EGCG激活Nrf2信号通路关键抗氧化基因表达有关,为EGCG应用于肉鸡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乃锋 刁其玉 李辉
【目的】研究代乳品中植物蛋白含量对6—11日龄犊牛腹泻与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日龄荷斯坦公犊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植物蛋白占总蛋白20%、50%和80%的代乳品。【结果】当代乳品中植物蛋白占总蛋白的80%时,犊牛7日龄血清IgG较其它组显著降低(P<0.05)、9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较其它组显著升高(P<0.05)、犊牛腹泻情况较其它组明显增加且主要集中于过渡期前2—3d;试验各组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总蛋白、尿素氮、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均未见显著变化。【结论】犊牛代乳品中植物蛋白含量影响犊牛腹泻与血液相关指标,适宜的植物蛋白质含量(≤50%)有利于犊牛健康及由母乳到代乳品的平稳过...
关键词:
植物蛋白 犊牛 腹泻 血液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策 李侠 邓少颖 王航 张春晖
【目的】研究羟基自由基(·OH)氧化对蛋白结构及其水合特性的影响,探讨氧化介导的关于蛋白质和水分相互作用的变化情况。【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溶解在含15 mmol·L(-1)的PIPES缓冲溶液中(pH 6.0),并在不同浓度H_2O_2(0、0.5、1.0、5.0、10.0和20.0 mmol·L(-1))的铁-抗坏血酸-过氧化氢(FeCl_3-Vc-H_2O_2)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孵育12 h,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BSA不同程度氧化的氨基酸含量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宁浩 张桦 王利 魏勇 向益 俄木曲者 孟元华 苗斌 陈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尿素引起山羊肾脏损伤的病理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无病的简州大耳羊9只,将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5%尿素组(U5组)和10%尿素组(U10组),日粮供给采用粗精料混合饲喂及尿素代替部分豆粕的精料饲喂方式,对照组不加尿素,试验周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检测血清血氨含量、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和铁离子含量,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损伤,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qPCR检测肾组织铁死亡相关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5组和U10组简州大耳羊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铁离子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胶原纤维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皱缩,膜电子密度增加,膜嵴减少,铁蛋白重链1基因(FTH1)、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3基因(VDAC3)、肿瘤抑制基因p53、核受体辅活化子4(NCOA4)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升(P<0.05)。[结论]添加高剂量尿素导致山羊尿素中毒,NRF2表达受到抑制并启动细胞铁死亡机制,引起肾脏氧化应激和铁离子代谢失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瑞营 秦贞福 张洪波 葛利江
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胎衣不下的发病机理。分别对胎衣不下(RFM)的奶牛(n=20)和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n=20)各随机选择5头,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两组牛分娩时和分娩后12 h的血清中8种金属元素K、Na、Ca、Mg、Cu、Fe、Zn和Mn的含量,同时用722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两组牛分娩时血清中的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RFM组的Mn、Zn和Cu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FM组血清Ca和Mg也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组(P<0.05);但是RFM组Fe血清含量要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RFM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Zn-SOD、Cu-SOD及总SOD和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春燕 毕研亮 郭艳丽 杜汉昌 于博 屠焰 刁其玉
【目的】探究开食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犊牛开食料的合理配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平均体重为(42〒2.5)kg的60头(包括36头公犊牛,24头母犊牛)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5头(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15日龄起依次饲喂10%(10N)、15%(15N)、20%(20N)和25%(25N)NDF水平的开食料。试验犊牛单个饲养于犊牛岛,70日龄断奶,饲喂至112日龄。每日记录开食料采食量,每两周称量犊牛的体重,于35和112日龄测量犊牛的体尺,35、70、90和112日龄空腹颈静脉抽血测定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1)70—112日龄,犊牛开食料采食量10N组显著低于25N组(P<0.5);42—70日龄,20N和25N组NDF采食量显著高于10N和15N组(P<0.05);70—112日龄,NDF采食量随开食料NDF水平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2)70—112和15—112日龄,15N组犊牛体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分别高出12.67%、43.56%、30.17%和6.16%、18.09%、15.16%;15N组体高显著高于20N和25N组(P<0.05),体斜长和胸围显著高于25N组。(3)90日龄,15N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白球比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112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随NDF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4)35、70和112日龄,15N、20N和25N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显著高于10N(P<0.05)组,血清丙二醛浓度低于10N组。【结论】犊牛开食料中NDF水平直接影响进食量和体增重,15—112日龄荷斯坦犊牛开食料中NDF的适宜水平为1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明媚 彭士明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将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分别放置在22℃、27℃(对照组)和32℃的不同水温梯度下胁迫48h,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0、12、24、48 h)下银鲳幼鱼肝脏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指标和免疫指标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22℃试验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仅在22℃试验组出现显著波动(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22℃试验组在24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厚本 王龙 唐大明 张德志 姜伟
为探究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鱼从23℃水中直接转入11、17和23℃(对照组)水中,2 h后再转至23℃水中进行恢复,并于0、3、6、12、24、48 h时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在抗氧化指标中,11℃组SOD、CAT活性、GSH含量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17℃组基本相同,即呈波浪式变化,但其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23℃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GSH含量则呈波浪式变化。各温度组T-AOC活性随时间的增加基本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免疫指标中,11℃组和17℃组LZM活性随恢复时间增加呈波浪式变化,但11℃组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 Ig M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23℃组LZM活性和Ig M含量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幼鱼肝脏机能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并对其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免疫机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溶氧变动模式对鲻生长、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小麦蛋白替代鱼粉及大豆蛋白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急性热应激后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和Hsp70基因的表达
急性温度胁迫对妊娠期许氏平鲉血清皮质醇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慢性冷应激对放牧蒙古母牛血清酶活力、蛋白代谢及血清激素分泌的影响
精氨酸和精氨酸生素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
不同蛋白质水平代乳粉对牦犊牛体重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抗应激添加剂对运输后肉牛应激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喹赛多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日粮硒碘添加剂量对蛋鸡淋巴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