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2)
2023(14963)
2022(12298)
2021(11353)
2020(9275)
2019(21012)
2018(21013)
2017(38528)
2016(21496)
2015(24525)
2014(24768)
2013(24010)
2012(22306)
2011(20111)
2010(20945)
2009(19352)
2008(19036)
2007(17697)
2006(16178)
2005(14962)
作者
(58316)
(48912)
(48722)
(46034)
(31130)
(23348)
(22238)
(18821)
(18695)
(17925)
(16684)
(16370)
(15728)
(15656)
(14779)
(14766)
(14569)
(14131)
(14126)
(14124)
(12438)
(11988)
(11676)
(11534)
(11237)
(10963)
(10837)
(10822)
(9799)
(9768)
学科
(103775)
经济(103664)
(86204)
管理(68394)
(68279)
企业(68279)
(46798)
业经(32540)
方法(32532)
农业(31417)
中国(29918)
(26137)
地方(25405)
数学(24201)
数学方法(24023)
教育(22157)
(19967)
理论(19614)
技术(18495)
(17837)
财务(17808)
财务管理(17779)
企业财务(16702)
(16655)
(16568)
(16271)
(15585)
(15511)
(15038)
贸易(15024)
机构
学院(305660)
大学(299741)
(130435)
经济(127550)
管理(114950)
研究(102382)
理学(96845)
理学院(95781)
管理学(94542)
管理学院(93915)
中国(77007)
(64362)
(58875)
科学(56620)
(54636)
(51920)
(50009)
(47928)
师范(47705)
中心(47610)
财经(45301)
研究所(44202)
业大(41588)
北京(41095)
农业(41090)
(40963)
(40729)
经济学(38846)
师范大学(37909)
(35872)
基金
项目(185253)
研究(151306)
科学(147866)
基金(129096)
(107897)
国家(106565)
社会(96536)
科学基金(92929)
社会科(90752)
社会科学(90727)
(76841)
教育(73661)
基金项目(68165)
编号(66963)
(62037)
成果(55763)
自然(53683)
自然科(52349)
自然科学(52338)
自然科学基金(51432)
资助(49992)
课题(47491)
(43762)
(41925)
重点(41513)
(40771)
(39780)
(39361)
项目编号(38767)
国家社会(38386)
期刊
(169082)
经济(169082)
研究(104345)
中国(75317)
教育(61012)
(56597)
(48854)
管理(45060)
农业(38043)
科学(35959)
学报(35621)
技术(33995)
业经(31841)
大学(30003)
(29128)
金融(29128)
学学(26331)
经济研究(24433)
财经(23064)
问题(21823)
(20262)
(20157)
技术经济(17904)
图书(17338)
职业(16929)
世界(16482)
农村(15148)
(15148)
现代(15126)
经济问题(14815)
共检索到49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小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与此同时,甘肃农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甘肃农业现状仍很严竣。1989年,甘肃农村社会总产值居全国第25位。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产值己构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主要成份,其比重平均达到67%,而甘肃农业产值占到60%,上述三大产业的产值仅占32%。甘肃农业总产值仅居全国第23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延军  亢凯  叶勇  
甘肃省的城市主要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和全省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以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甘肃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蓉  蒋美玲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旅游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发展循环型旅游业是甘肃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发展循环型旅游业:依据减量化原则,建立节约型旅游社会;依据再利用原则,延长旅游景区的使用寿命;依据再循环原则,构建生态旅游模式。同时,可通过政策支持、经济制裁和法律支持来为循环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波  
农业服务业是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拉升产业链的重要行业,它服务于农业再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甘肃是农业大省,亟需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此,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不仅是甘肃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江  张正福  白元勤  
甘肃农话亏损问题探讨吴江,张正福,白元勤一、甘肃农村电话亏损的原因甘肃农话长期亏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管理等诸多因素。1.甘肃农村商品经济基础薄弱,农民还不富裕,是甘肃农话发展缓慢,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电话作为较高层次的消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华  赵义涛  
[期刊] 征信  [作者] 向光俊  刘明明  景慧  
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县域小微企业生存较为困难,且由于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以甘肃省瓜州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采取的具体举措为例,分析当前县域小微企业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并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创建、小微企业自身建设发展、政策引领、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苗  
本文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对甘肃省静宁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调查中发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民增收困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未满足需求,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强化舆论宣传、加大资金整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农村基础投入、强化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德祥,董安祥,薛万孝,张平兰,费晓玲  
应用甘肃省63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气温资料,对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活动积温和<0℃负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甘肃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甘肃省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对牧区牲畜越冬度春有利。但由于水资源不足,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焦清平  
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保险业以促农持续增产增收为核心目标,找准服务切入点和突破口,农业保险规模迅速扩大,风险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有效促进了甘肃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全省农业保险概况甘肃省自2007年开始与全国同步开展农业保险,在财政、农牧、林业、金融办、保监、保险公司各方协同推进下,甘肃农业保险呈现出覆盖面稳步扩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卫孺勤  张亚君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形成了面向基层、根系大众、培养大批适需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满足了社会广泛的教育需求,使"有教无类"的理想变为了现实。其强大的服务功能表现在系统优势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网络教学环境下共享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以及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致力于"学有所教"的社会发展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登荣  
2012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这是一项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作为西部地区的甘肃省陇南市,是一个拥有283万多人口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1%。面对如此市情,当地金融业如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值得深思和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步文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统计补漏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成年人体质相关性问题。结论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成年人体质(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成年男女体质及体质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而直接和间接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成人体质的影响是通过后天因素而实现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慧荣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程,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引导和支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只有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相应的技术进行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强强  刘勇  谈存峰  李双奎  
根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选取22项主要指标,构建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75县(区、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各市县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县(区、市)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差距巨大,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同时,根据测算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指数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省具体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欠发达型和落后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