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3)
- 2023(10445)
- 2022(9324)
- 2021(8909)
- 2020(7398)
- 2019(17109)
- 2018(17120)
- 2017(32943)
- 2016(18112)
- 2015(20498)
- 2014(20399)
- 2013(20153)
- 2012(18581)
- 2011(16648)
- 2010(16426)
- 2009(14979)
- 2008(14642)
- 2007(12746)
- 2006(11039)
- 2005(9418)
- 学科
- 济(70418)
- 经济(70335)
- 管理(52337)
- 业(48835)
- 企(41270)
- 企业(41270)
- 方法(34880)
- 数学(30045)
- 数学方法(29643)
- 农(18265)
- 中国(17347)
- 财(17291)
- 学(16635)
- 业经(15515)
- 地方(14134)
- 理论(12616)
- 贸(12560)
- 贸易(12554)
- 农业(12170)
- 易(12167)
- 制(11738)
- 和(11734)
- 技术(11495)
- 环境(11280)
- 务(11192)
- 财务(11129)
- 财务管理(11108)
- 企业财务(10521)
- 划(10221)
- 教育(10071)
- 机构
- 大学(258426)
- 学院(256154)
- 管理(103629)
- 济(96015)
- 经济(93773)
- 理学(90703)
- 理学院(89704)
- 管理学(88027)
- 管理学院(87592)
- 研究(83660)
- 中国(59958)
- 科学(55364)
- 京(54832)
- 农(43791)
- 财(42934)
- 所(42608)
- 业大(41309)
- 研究所(39243)
- 中心(37873)
- 江(35727)
- 财经(35312)
- 农业(34762)
- 北京(34433)
- 范(34044)
- 师范(33716)
- 经(32132)
- 院(30047)
- 州(29944)
- 经济学(27932)
- 师范大学(27365)
- 基金
- 项目(181533)
- 科学(141438)
- 基金(131156)
- 研究(130124)
- 家(115237)
- 国家(114291)
- 科学基金(97565)
- 社会(79966)
- 社会科(75692)
- 社会科学(75672)
- 省(71125)
- 基金项目(70601)
- 自然(65405)
- 自然科(63903)
- 自然科学(63886)
- 自然科学基金(62695)
- 划(60192)
- 教育(59369)
- 资助(54060)
- 编号(53125)
- 成果(42616)
- 重点(40195)
- 部(39440)
- 发(37848)
- 创(37486)
- 课题(36006)
- 科研(34947)
- 创新(34901)
- 大学(33690)
- 计划(33531)
- 期刊
- 济(101749)
- 经济(101749)
- 研究(72906)
- 学报(45497)
- 中国(44983)
- 科学(40095)
- 农(39988)
- 管理(36947)
- 大学(33383)
- 学学(31403)
- 财(31216)
- 教育(28828)
- 农业(28458)
- 技术(21729)
- 融(18178)
- 金融(18178)
- 业经(16686)
- 财经(16562)
- 经济研究(15713)
- 图书(15208)
- 业(14710)
- 经(14019)
- 科技(13443)
- 理论(13391)
- 问题(13136)
- 版(12534)
- 实践(12503)
- 践(12503)
- 技术经济(12371)
- 业大(12006)
共检索到36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豆新社 陈光荣 高世铭 郭天文 张国宏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绪成 于显枫 王红丽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目的】减氮增钾和有机肥替代是提高中国作物生产中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降低作物生产病害风险的有效途径。研究明确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减氮追施、有机肥替代和增施钾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为该区域实施水肥高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4年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通过测定全膜覆盖垄沟种植条件下传统施肥(PM)、减氮25%并花期追施和增施钾肥(PMN)和减氮50%与有机肥替代并花期追施(PMO)的土壤贮水量、马铃薯的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计算不同施肥模式的耗水量、生长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以明确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马铃薯耗水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干物质积累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泽颖 逄学思 周晓雨 孙君茂
为了解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Bivariate-Probit模型,对362个马铃薯种植户主动和被动适应气候变化两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户的年龄、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受到自然灾害、农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促进了他们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而村庄距市场距离、所在地域起负向影响;影响种植户是否采取被动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转移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比、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获得农业贷款的可行性。就边际效应而言,农业贷款可获得性更能促进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娟 李德明 秦舒浩 代海林 姚彦红 王瑞英 黄凯
在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幼苗生长期揭膜(T1),现蕾期揭膜培土(T2)和不培土(T3)、盛花期揭膜培土(T4)和不培土(T5)、块茎增长期揭膜(T6)、全程不揭膜(CK)7个管理模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影响、土壤酶活性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揭膜时期的选择对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影响较大。在马铃薯苗期开始揭膜会使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现蕾期揭膜能够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均以马铃薯生长中后期高于生长前期;在现蕾期进行揭膜及培土能增加土壤转化酶、磷酸酶活性,但会降低脲酶活性;在盛花期揭膜及培土有助于增加土...
关键词:
揭膜时期 马铃薯 土壤 酶活性 半干旱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海峰 高炳德 樊明寿 白艳姝
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喷施硒肥与种施硒肥基础上进行了2年的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硒肥效应的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富硒马铃薯的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生育期间,全株硒素含量变化在0.037~0.084 mg/kg,峰值出现在出苗后65 d。各器官全生育期平均含量顺序是:叶0.137 mg/kg,茎0.063 mg/kg,块茎0.031 mg/kg。块茎中硒浓度变化在0.026~0.038 mg/kg。马铃薯全株及块茎硒素吸收累积量分别用一元三次式和Logistis方程可理想的模拟,全株硒素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40 d(块茎形成期),块茎硒素最快累积速...
关键词:
马铃薯 硒素 吸收分配 硒肥 吸收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正强 岳云 赵小文 陈炳东 葛玉冰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文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甘肃省下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是完善良繁体系,提高脱毒种薯和良种应用率;扶持脱毒种薯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对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实行补贴;支持马铃薯良种贮藏设施建设;建立种薯质量监测体系;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单产水平;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培育中介组织;创建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关键词:
甘肃 马铃薯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瑕 刘树庆 宁国辉
为了探讨西芹水肥耦合作用,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于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开展了水肥耦合对西芹产量效应的旱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是:中水中肥效应最高,高水高肥次之,低水低肥最低;水肥交互耦合效应大小顺序是:氮磷耦合>磷水耦合>氮水耦合。产量150000~180000 kg/hm2的水肥管理方案为:施氮量0~540kg/hm2,施磷量36~180 kg/hm2,灌水量1311~6500 m3/hm2。获得最高产量171646 kg/hm2的施氮量为243kg/hm2、施磷量97 kg/hm2、灌水量4630 m3/...
关键词:
西芹 水肥耦合 数学模型 产量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世杰 李惠霞 王斌 何文寿
2019年,在宁夏南部旱作马铃薯种植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与粉垄耕作下不同钾肥用量(0、45、90、135、180 kg/hm~2)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马铃薯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提高,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和平均累积速率分别提高了33.3%和31.0%,施钾90kg/hm~2的马铃薯干物质累积总量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的;相同的施钾量处理,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单株薯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显著降低小薯率,产量提高了23.3%,其中,施钾90 kg/hm~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达45 122.5 kg/hm~2;2种耕作方式下均以施钾90 kg/hm~2时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6.0%、55.0%;相同的施钾量处理,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的提高了29.7%~39.8%。可见,粉垄耕作结合适宜钾肥用量可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世杰 李惠霞 王斌 何文寿
2019年,在宁夏南部旱作马铃薯种植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与粉垄耕作下不同钾肥用量(0、45、90、135、180 kg/hm~2)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马铃薯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提高,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和平均累积速率分别提高了33.3%和31.0%,施钾90kg/hm~2的马铃薯干物质累积总量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的;相同的施钾量处理,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单株薯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显著降低小薯率,产量提高了23.3%,其中,施钾90 kg/hm~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达45 122.5 kg/hm~2;2种耕作方式下均以施钾90 kg/hm~2时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6.0%、55.0%;相同的施钾量处理,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的提高了29.7%~39.8%。可见,粉垄耕作结合适宜钾肥用量可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维芹 王林权 李生秀
通过大田试验就半干旱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肥的空间耦合 (水肥异区、水肥同区、固定灌水、交替灌水 )对夏玉米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某些生理指标的测定 ,探讨了影响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常规灌水施肥方式相比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水肥空间耦合灌水量减少一半 ,籽粒产量下降 7%— 16% ,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光合速率、蒸腾效率明显增加 ,而叶面积、蒸腾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其中以水肥异区交替灌水的产量降低最小 ,表明这是非充分灌溉条件下较好的一种水肥耦合形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绪成 王红丽 于显枫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目的】间套作是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半干旱旱作区发展间套作,必须选择基于水分承载力的模式。【方法】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测定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单作(PM)、马铃薯蚕豆间作(PF)、马铃薯豌豆间作(PS)和马铃薯扁豆间作(PH)的土壤温度、土壤贮水量、作物产量等指标,计算耗水量、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明确其产量和水分效应,并评价其农田水分持续性。【结果】间作有利于缓解6—7月份的高温胁迫,在2012—2014年,PF、PS和PH处理在该时期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PM处理下降0.8—3.6℃、0.4—2.8℃和0.8—1.8℃。间作促进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萍 牛旭斐 蒲明芳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马铃薯产区之一",也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定西地区为例,以调研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以马铃薯开发加工为核心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探寻马铃薯产业开发价值链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延伸、优化定西马铃薯价值链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带动甘肃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定西 马铃薯 价值链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燕飞 高雪芹 田静 李雪 倪彪 冯翔 伏兵哲
[目的]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水肥耦合对羊草产量、品质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为羊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中科2号羊草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量处理,设900,1 800,2 700 m~3/hm~2 3个梯度,在羊草返青期和抽穗期分2次进行灌水,每次灌水量为总灌水量的1/2;副区为肥料处理,设N-P_2O_5-K_2O为0-0-0kg/hm~2(F1),75-60-45 kg/hm~2(F_2),150-120-90 kg/hm~2(F_3),225-180-135 kg/hm~2(F_4) 4个梯度,F_2~F_4处理NP_2O_5-K_2O的比例均为5:4:3,肥料在返青期随灌水一次性撒施。在羊草种子成熟时,测定穗长、穗宽、小穗数、小花数、种子产量和千粒质量,统计分蘖数和生殖枝数,计算抽穗率;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干草营养成分;分别计算种子和干草的灌溉水利用率(i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FP);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和空间分析法得出最优水肥用量。[结果]灌水量对羊草种子产量、干草产量、相对饲喂价值(RFV)、种子和干草的PFP和iWUE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量对羊草干草产量、种子和干草的PFP、干草iWUE、粗蛋白(CP)和RFV均有极显著影响;水肥耦合效应对羊草干草产量、干草iWUE、干草和种子的PFP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灌水量为900 m~3/hm~2、施肥量为540kg/hm~2时羊草种子产量最高;灌水量为1 8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CP和RFV)最高。[结论]在宁夏干旱风沙区,羊草种植以种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时,灌水量为855~900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以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为目的时,灌水量为1 710~1 8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
关键词:
羊草 水肥效应 干旱风沙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瑞 杨芸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安定区是定西马铃薯的主产区。面临新形势,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大、做精马铃薯产业,该文就该区发展潜力、发展瓶颈和发展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甘肃定西 马铃薯产业 瓶颈 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泽颖 郭燕枝 王小虎
[目的]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掌握马铃薯主产区种植户获取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信息渠道数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方法]基于362个定西市商品马铃薯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以及从不同教育文化水平对马铃薯种植户了解马铃薯主粮化及其市场信息渠道数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市场信息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种植户一般通过两个市场信息渠道获悉马铃薯主粮化,其中,政府宣传为主要渠道。教育文化水平对渠道数量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文化水平越高,农户掌握的信息渠道数量越多。农户为村干部、加入产业组织、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了解程度高、所在村网络通讯良好有助于他们从更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结论]因此,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的了解程度,加大支农投入,完善网络通讯设施,引导农户加入产业组织可能是促进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户增加市场信息渠道了解马铃薯主粮化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