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7)
2023(8221)
2022(7210)
2021(6740)
2020(5769)
2019(13388)
2018(13388)
2017(25630)
2016(14534)
2015(16608)
2014(17200)
2013(16796)
2012(15700)
2011(14157)
2010(14406)
2009(13389)
2008(13332)
2007(12374)
2006(10599)
2005(9479)
作者
(44378)
(37419)
(37392)
(35741)
(23518)
(18123)
(17190)
(14831)
(14047)
(13292)
(12770)
(12710)
(11979)
(11846)
(11829)
(11770)
(11727)
(11017)
(10815)
(10770)
(9453)
(9351)
(9172)
(8573)
(8503)
(8389)
(8327)
(8294)
(7806)
(7689)
学科
(61016)
经济(60949)
管理(35440)
(33790)
方法(26835)
(24604)
企业(24604)
数学(23986)
数学方法(23772)
(18789)
中国(16818)
地方(16785)
(14656)
(14245)
农业(12306)
(12068)
业经(11277)
(10533)
贸易(10532)
(10092)
(9202)
银行(9166)
(9156)
金融(9147)
(9000)
(8924)
理论(8861)
(8767)
环境(8753)
地方经济(8568)
机构
学院(210168)
大学(209625)
(82934)
经济(80896)
研究(76174)
管理(74910)
理学(63902)
理学院(63006)
管理学(61717)
管理学院(61342)
中国(55697)
科学(50001)
(45682)
(43720)
(40736)
(37833)
研究所(37248)
中心(35201)
业大(35091)
农业(34655)
(33472)
(29976)
财经(29790)
师范(29632)
北京(28523)
(27201)
(26821)
(26710)
经济学(25579)
(24817)
基金
项目(140785)
科学(108403)
研究(100130)
基金(99583)
(88619)
国家(87902)
科学基金(72844)
社会(61320)
社会科(57942)
社会科学(57921)
(56424)
基金项目(53730)
(47997)
自然(47530)
自然科(46374)
自然科学(46355)
教育(46199)
自然科学基金(45473)
编号(41626)
资助(40437)
成果(34393)
重点(32279)
(31490)
(30593)
课题(29574)
(28228)
计划(27240)
科研(27174)
创新(26526)
大学(25341)
期刊
(93688)
经济(93688)
研究(60379)
中国(42587)
(40379)
学报(38521)
科学(33433)
(29682)
大学(27578)
农业(26779)
学学(26115)
管理(24129)
教育(22950)
技术(17940)
(17377)
金融(17377)
业经(15739)
经济研究(14662)
财经(14464)
(14456)
问题(13235)
(12437)
(11666)
资源(10672)
统计(10444)
技术经济(10189)
图书(10184)
业大(9717)
商业(9591)
(9571)
共检索到31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娜  石培基  潘翔  
依据干旱区绿洲城镇特点,建构绿洲特色城镇指标体系,改进中心性强度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型,集成区域城镇空间格局研究方法,提出一套针对绿洲型城镇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并以酒(泉)嘉(峪关)地区为例,分析其城镇等级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酒嘉地区以肃州区和嘉峪关市为区域中心城镇,玉门、敦煌和金塔为区域次中心城镇,瓜州、阿克塞和肃北为地方中心城镇。2山脉、沙地和砾质戈壁的阻隔改变城镇辐射圈大小和方向。肃州区和嘉峪关市辐射范围最大,敦煌市次之,肃北县最小。3酒嘉地区城镇体系以肃州区和敦煌市为核心,形成东西两组团。城镇沿交通线延伸,以黑河、疏勒河为主轴展布。4酒嘉城镇空间组织无圈层推进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治寇  
一、甘肃械镇体系结构现状及特点 甘肃现有各级各类城市12个,建制镇174个。按城镇行政职能结构分,有地级市5个(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县级市7个(西峰,平凉,武威,张掖,酒泉,玉门,临夏)。县治所在城关镇68个。 1.各级城市职能单调,以专业化和高度专一的原料开采加工型城市所占比重较大。经统计,甘肃12个市中,除兰州(以机械、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颉耀文  
文章通过计算甘肃省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不平衡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甘肃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用城镇密度、关联维数分析了甘肃省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指出了目前城镇体系的特征:首位度过大;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出现断层,联系不畅;空间布局小集中、大分散;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大城市没有发挥应有的辐射作用;城镇体系结构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显著。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甘肃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大分散,小集中,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坚持分散化的道路,完善城镇空间结构;大力促进农村小城镇的发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子量  马丁丑  
基于甘肃省1991-2010年16个城市的市区人口数据,通过城市化视角对甘肃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甘肃省城市体系的位序结构基本稳定,规模结构有序演进;随着甘肃省的城市化进程由缓慢增长向加速增长阶段过渡,其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的变化开始呈现U型趋势,而首位度指数则呈现出由缓慢递减到快速递减的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演变导致其位序规模指数的变化也呈现U型趋势。认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甘肃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出现了分异性演变,并且这种状况在未来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翠清  罗哲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加快甘肃省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最终出路,也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甘肃省城市空间格局存在城镇规模结构比例失调、发展结构比较单一、城镇空间密度差异较大等问题。在分析甘肃城镇空间格局存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构建城镇规模等级,调整城镇体系职能,优化空间布局等对甘肃省的城市体系格局进行合理的构建,从而带动甘肃城镇体系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永明  周龙  袁春云  
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以及社会因素制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合力匮乏、发展动力不足。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开展调查后发现,其面临诸多障碍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建立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制度建设为核心、市场发展为支撑、法制规范为保障、诚信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云杰  
[目的]休闲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形态,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格局,为西北地区休闲农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点指数、集中指数模型、核密度模型等方法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休闲农业分布的因素,最后用模糊计分法计算14个市(州)的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结果]通过最近邻点指数和集中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甘肃省整体休闲农业最近邻点指数N为0. 082 4,集中指数G大于平均值,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呈凝聚分布,分布比较集中。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存在多个密集区,均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潜力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的发展潜力最大,潜力指数为7. 846 9;甘南州的发展潜力最小,潜力指数为4. 583 2。[结论]甘肃省休闲农业类型丰富,但发展不均衡,休闲农业的分布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凝聚分布,其中平凉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最大,甘南州发展潜力最小,建议政府发挥核心的带动作用,促进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叔文  张馨  董建梅  刘建兰  李永华  
我国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分区,识别适宜开发和需要保护的区域单元,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地域跨度大,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复杂多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利用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的9项综合性指标,以省内83个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分为开发类、中间类和保护类三种主体功能类型,分别对应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空间分析显示,甘肃地域分异特征明显,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功能组团在空间上呈现梯级变化的圈层结构。这为甘肃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盛庆军  向光俊  陈晓涛  苏海燕  
健全多元化广覆盖的机构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措施都离不开征信体系建设。酒泉市通过对辖内发展普惠金融征信体系现状和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就如何完善征信系统在普惠金融机构中的使用、促进普惠金融征信体系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健兴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更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在简要阐述西北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概况的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其城乡人口老龄化和城乡养老服务现状发现,甘肃省虽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城乡养老服务差异较大、养老服务供需失衡、人才供给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甘肃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持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多层次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护理员等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带动作用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见  刘海燕  陈小杰  
空间格局不经济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密度和距离,二者相互作用,通过空间集聚和要素流动塑造了区域的空间格局。城镇体系规划是引导空间开发、塑造空间格局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存在重计划轻市场、重规模轻特色、重结构轻网络等方面的问题。把密度和距离的分析框架引入城镇体系规划研究,从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基础设施3个方面创新了城镇体系规划技术,为重塑西部地区空间格局、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凯  陈润羊  
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0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数处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较低,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有限,但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俊才  金启昊  张欢  
政府能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其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信用评价和政策激励等优势。甘肃省定西市政府通过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户贷款获取能力,增强了金融机构经营实力。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用奖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征信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宗植  
甘肃的小城镇萌芽于秦汉、汉唐时期,因丝绸之路的繁华,曾兴起了一批小城镇,后来日渐衰落。解放前,全省交通闭塞,经济萎缩,文化落后,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省内设市的城市只有兰州。1949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黎霞  丁如曦  李富田  
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西部地区的多数小城镇由于非农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程度低、规模小、层次低,集聚效应有限,人口集聚功能体现得并不充分,也许需要进一步反思西部的城镇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