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6)
2023(5228)
2022(4316)
2021(3877)
2020(3181)
2019(6904)
2018(6574)
2017(12365)
2016(6834)
2015(7106)
2014(6769)
2013(6601)
2012(6007)
2011(5354)
2010(5159)
2009(4905)
2008(4663)
2007(3677)
2006(3185)
2005(2640)
作者
(22003)
(18324)
(18215)
(16991)
(11465)
(8976)
(7952)
(7248)
(6955)
(6365)
(6259)
(6030)
(5860)
(5857)
(5625)
(5522)
(5497)
(5417)
(5302)
(5108)
(4789)
(4435)
(4221)
(4198)
(4099)
(3946)
(3939)
(3917)
(3748)
(3634)
学科
(25705)
经济(25664)
管理(19524)
(19387)
(14804)
企业(14804)
方法(12373)
数学(11262)
数学方法(11179)
(8021)
(7314)
中国(6805)
(6662)
贸易(6661)
(6508)
业经(5993)
(5983)
农业(5678)
技术(4773)
(4687)
环境(4551)
(4476)
财务(4474)
财务管理(4467)
企业财务(4259)
地方(4244)
(4082)
银行(4051)
产业(3887)
(3865)
机构
大学(96991)
学院(96117)
(39750)
经济(39143)
管理(37032)
研究(34039)
理学(33144)
理学院(32752)
管理学(32172)
管理学院(32021)
(25625)
中国(24402)
科学(23639)
农业(20718)
业大(20435)
(19546)
(18314)
研究所(17148)
(16601)
中心(15200)
农业大学(14004)
财经(13753)
(13192)
(12668)
经济学(12276)
(11981)
(11890)
北京(11792)
经济学院(11344)
科学院(11313)
基金
项目(72930)
科学(56799)
基金(54761)
(51174)
国家(50749)
研究(45386)
科学基金(42469)
社会(30742)
自然(29918)
基金项目(29916)
自然科(29252)
社会科(29248)
社会科学(29239)
自然科学(29239)
自然科学基金(28752)
(28516)
(24770)
资助(21004)
教育(19987)
重点(16584)
计划(16085)
编号(15791)
(15704)
(15487)
(15213)
科研(14870)
创新(14741)
(14508)
科技(14238)
国家社会(13451)
期刊
(37226)
经济(37226)
研究(24778)
学报(23678)
(22235)
科学(19168)
中国(16978)
大学(16651)
学学(16169)
农业(14788)
(12025)
管理(11585)
(8207)
(7495)
金融(7495)
业大(7095)
经济研究(6931)
业经(6750)
财经(6556)
(6213)
农业大学(6162)
科技(5753)
技术(5690)
(5566)
问题(5305)
商业(5049)
教育(4813)
资源(4693)
技术经济(4504)
中国农业(4369)
共检索到130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艳林  
甘肃近代史上的几次特大旱灾及严重影响赵艳林甘肃是全国降水量稀少的省份之一。年平均降水量35~900毫米,至解放前森林覆盖率还不到3%。甘肃河西的北部、西部属干旱区,包括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5℃~8℃、年降水量在50~200毫米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艾野  
李剑阁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二期撰文指出,企业间(主要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份间)的收入分配悬殊和企业内的平均主义并存,是当前分配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下,平均主义变得越来越严重。从现象上看,企业职工的情绪是平稳了,但生产积极性也随之大大低落,原来相当多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降低热度》报告指出,全球气温升高2℃的情况最快在今后20~30年内便会出现。如果不制定明确的缓解战略并付出相应努力,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4℃。如果气温升幅从2℃增加到4℃,将出现日益频繁的极端热浪、海平面上升、更猛烈的风暴、干旱和洪灾的多重威胁,对于贫困弱势人群具有严重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深  
辛亥革命时期,秘密会党始终是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曾以各种方式在会党中开展工作,联络会党发动革命。虽然在革命活动前期会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革命后期革命党人对会党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由前期的联络转为取缔。之所以会有这种演变,会党本身的缺陷固然是主要原因,但革命党的软弱和自身局限性应该是根本原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振军  
该文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依据该区1981年~2012年期间历年的玉米实际单产数据,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建立趋势拟合方程,应用Matlab7.0统计分析软件估算了该区1981年~2012年期间的玉米趋势单产产量,并根据实际单产产量和趋势单产产量分离出旱灾单产产量。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降水量指数下玉米实际单产产量相对趋势单产产量的减产率,设计出玉米旱灾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赔指数,并根据不同程度干旱灾害的灾损率和与之对应的发生频率厘定出玉米旱灾保险的总投保费率。试图为当地政府完善玉米旱灾保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的建议,为开展其他农作物保险提出可供借鉴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冕  
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2009年末至2010年初的正常季节里上演的一幕幕反常的旱灾悲歌,使中国西南五省(区、市)的大片区域几乎陷入绝境。人们从大地、生灵的悲悯中感受到自然界的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宗植  
甘肃的小城镇萌芽于秦汉、汉唐时期,因丝绸之路的繁华,曾兴起了一批小城镇,后来日渐衰落。解放前,全省交通闭塞,经济萎缩,文化落后,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省内设市的城市只有兰州。1949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鲜肖威  
今天的甘肃省,是一个森林稀少,草原退化,一些地方是燃料、肥料、饲料俱缺,人民生活困难。尤其甘肃中部黄土高原,更是满目荒凉,一片光山秃岭,不少地方是饮用水也要从黄河用汽车运。但是,如果认为这里的生态环境从古如此,无法治穷致富,那就不符合事实了。实际上,古代的甘肃曾是一个森林茂密而且分布地区广泛,草原丰美,畜牧业发达,粮食有余的富庶之地。后来由于环境演变,气候变旱,再加上滥垦、乱伐,过度放牧才变成今天这样的面貌。这可以从一些古籍记载及实物遗存得到佐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林  
甘、宁、青历史旱灾研究袁林一、频次分析结论笔者分6个时期,对西汉至民国甘宁青地区历史旱灾作了频次分析,从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结论。1.西汉至民国年间,平均约3年(2.88年)中就有五年发生旱灾。隋至民国时期的1369年中旱灾发生年为601年,平均约2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德祥,董安祥,薛万孝,张平兰,费晓玲  
应用甘肃省63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气温资料,对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活动积温和<0℃负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甘肃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甘肃省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对牧区牲畜越冬度春有利。但由于水资源不足,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甘肃春光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500亩,总资产6.8亿.是集市场建设管理、面粉加工销售、房地产开发、贷款担保服务、拓展培训业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公司,拥有酒泉春光农产品市场、嘉峪关西部春光农产品市场、酒泉泰达洋葱交易市场、酒泉星火面粉公司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小晖  王海虎  
2010年8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突发强降雨,引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力、交通、通讯中断。灾情发生后,审计署党组高度重视,刘家义审计长分别致电甘肃省审计厅、甘南州审计局和舟曲县审计局主要负责人,详细询问了舟曲县审计局受灾情况。同时,审计署向甘肃省审计厅、甘南州审计局和舟曲县审计局发来慰问信,希望灾区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人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龙梦洁  李芳  
旱灾不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等级最重,却是受灾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旱灾的缓发性、后延性、复杂性特征,容易引发饥荒、贫困、政治冲突甚至社会动荡等风险,故旱灾的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自然灾害管理或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对旱灾等自然灾害管理的作用有限,"综合风险防范"模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的旱灾风险管理采用救助式管理模式,应对有余,防范不足。以HFA框架和国际减灾战略(ISDR)所提倡的"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社会脆弱性"为宗旨,对旱灾等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防范,使之成为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乃是确保农业丰产丰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须爱  
甘肃地震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的生活状况与群际关系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且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影响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