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6)
2023(4318)
2022(3577)
2021(3302)
2020(2693)
2019(5993)
2018(5679)
2017(9656)
2016(5653)
2015(6468)
2014(6325)
2013(5812)
2012(5596)
2011(5161)
2010(5220)
2009(4463)
2008(4337)
2007(3799)
2006(3352)
2005(2958)
作者
(17978)
(15438)
(15244)
(14461)
(9761)
(7804)
(6767)
(5887)
(5767)
(5421)
(5418)
(5385)
(5279)
(5024)
(4889)
(4685)
(4626)
(4442)
(4429)
(4295)
(3954)
(3785)
(3753)
(3463)
(3438)
(3380)
(3340)
(3314)
(3183)
(3119)
学科
(17695)
经济(17664)
管理(10955)
(10117)
(7011)
企业(7011)
(6656)
(6608)
地方(6110)
中国(5759)
方法(5241)
环境(4940)
理论(4798)
农业(4547)
数学(4429)
数学方法(4326)
教学(4296)
(4015)
贸易(4011)
(3902)
资源(3816)
教育(3732)
业经(3728)
生态(3312)
(3270)
(3162)
(3126)
学法(3064)
教学法(3064)
技术(3044)
机构
学院(78013)
大学(77268)
研究(34300)
(25793)
经济(25126)
科学(24356)
管理(23145)
中国(22935)
理学(19546)
(19488)
理学院(19115)
(18813)
管理学(18583)
管理学院(18437)
(17991)
研究所(17582)
农业(15368)
业大(15023)
中心(14725)
(13126)
(13004)
师范(12975)
(12359)
北京(11667)
科学院(11261)
(11160)
(11155)
师范大学(10723)
技术(10591)
(10347)
基金
项目(58215)
科学(43948)
基金(40104)
研究(39806)
(39089)
国家(38330)
科学基金(30109)
(23064)
社会(22578)
基金项目(21356)
自然(21286)
社会科(21209)
社会科学(21201)
(20741)
自然科(20491)
自然科学(20478)
自然科学基金(20071)
教育(18664)
编号(15772)
资助(15755)
重点(14565)
(13106)
成果(12774)
课题(12401)
计划(12329)
(11933)
(11925)
科技(11464)
科研(11290)
创新(11252)
期刊
(29333)
经济(29333)
研究(22016)
中国(19955)
学报(18960)
(17469)
科学(16184)
教育(14000)
大学(13000)
学学(12366)
农业(12126)
(7756)
管理(7702)
(7637)
资源(7473)
技术(5973)
业大(5306)
林业(5228)
(5166)
(4717)
金融(4717)
科技(4659)
职业(4482)
业经(4120)
农业大学(4040)
经济研究(4022)
财经(4008)
自然(3956)
(3867)
问题(3850)
共检索到119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越  李雨珊  单姝瑶  杨磊  徐浩杰  
基于水量平衡及水源涵养深度计算方法,研究了2000-2018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34.23 mm,水源涵养总量为8.56×10~8 m~3·a~(-1)。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深度显著高于耕地和未利用地(P <0.05),与叶面积指数和气温负相关。建议将保护区中东部设为水源涵养保护优先区,强化对林地、草地和湿地的保护。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未来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将保持稳定态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伟宏  王莉娜  张金龙  
及时掌握祁连山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科学评估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MOD13Q1与Landsat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不同草原类型的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草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出为林地、耕地和水域;2) 2000–2018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夏季草地植被NDVI的改善状况最佳,其他季节均以轻微改善为主;3)不同草原植被NDVI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以荒漠草原的增加速率最大,其次是典型草原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原;4)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降水量变化对不同草原植被NDVI的影响高于气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诚  华华  王淮永  张展  
为了研究林地水源涵养功能,选择湘西北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阔叶林地,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灌草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林地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2)林地枯落物持水量与枯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林地土壤容重随土层加深而增大,且表层变化幅度较大,随时间推移,容重呈减小趋势;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变化与土壤容重基本相反,且各层明显高于撂荒地。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对土壤具有强大的保护及改良作用,此研究结论对于森林在改良土壤、美化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在提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素琴  张红勇  田赋斌  汝阳  周惠丽  
为明确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蝶类组成及多样性状况,选取保护区全部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的8个代表性样线:麻家寺(Ⅰ)、官滩沟(Ⅱ)、兴隆山(Ⅲ)、银山(Ⅳ)、红庄子沟-骆驼岘-马滩(Ⅴ)、秦家湾-徐家峡-分豁岔(Ⅵ)、窑沟-双垄沟(Ⅶ)和马啣山(Ⅷ),进行蝶类调查,共采集蝴蝶标本1 271号,经鉴定隶属7科42属65种。蛱蝶科的种类数(21种)最多,眼蝶科的个体数(729只)最多,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39只)和凤蝶科(3只)都只有1种,是保护区的稀有物种。初步计算并分析了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慧玲  李励恒  
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农牧民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生活水平低、生产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等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对保护区周边农牧民抽样问卷调查,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新兴农牧业发展等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惠兰  何娉  
介绍了白水江社区共管的产生及过程安排,对白水江森林资源社区共管初始、计划、审批实施3个阶段的分权问题、信息问题、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白水江社区共管问题的相关建议: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社区管理数据库、创造可持续投入的共管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冯茹  范文安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森林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林缘社区居民寻找长久的可持续生计是森林生态效益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出甘肃白水江林缘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不可持续,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指出生态补偿对于改善居民生计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立为  黄建华  周善义  
报道了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蝽类144种,隶属18科113属,其中17种为广西新记录。属种组成分析表明,猎蝽科、缘蝽科、蝽科、盲蝽科和长蝽科是猫儿山蝽类的优势类群,构成保护区蝽类区系的主体,但属种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显示猫儿山仍有大量蝽类物种有待发现。区系分析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和东洋界+古北界种类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东洋界性质,并与古北界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与华南区关系最为紧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涛  赵明水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属100种;优势种群突出,特有珍稀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文化价值;但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势衰弱,亟须采取保护措施。表2参1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荣  潘文斌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不均,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占总面积的70.53%。在海拔的影响下,保护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坡度和坡向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影响程度不同,只对中山草甸、阔叶矮曲林和人工植被等3种植被类型有较显著影响。从各植被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异系数看,海拔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图4表3参1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密  周红春  谭济才  余桂清  
于2006—2008年间,对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标本,共整理、鉴定、记录天蛾科昆虫49种,隶属于5亚科30属,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壶瓶山天蛾科昆虫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明如  俞益武  赵明水  章志攀  杜晴洲  陈建新  
研究距离景区饭店不同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初夏和盛夏晴天,同步测定2种柳杉群落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环境因子。结果表明:①一里亭柳杉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竹祥山庄,在测定日出现2~3个峰值;②一里亭柳杉群落空气清洁度优于竹祥山庄柳杉群落;③初夏测定日,风速对一里亭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顺序上升至第3位,而可吸入颗粒物对竹祥山庄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顺序上升至第3位;盛夏测定日,光量子是影响一里亭和竹祥山庄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朱婷  白建明  陈海云  
综合考虑到计量研究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在SPSS和EXCEL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评价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模型。基于数据无量纲化法、变异系数法、指数加权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量化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实际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文斌  郭建荣  吴丽荣  王希群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建立的首批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章以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区的现状和国家自然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提出如何适应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