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1)
- 2023(8527)
- 2022(7529)
- 2021(6948)
- 2020(6127)
- 2019(14075)
- 2018(13794)
- 2017(26993)
- 2016(14878)
- 2015(16359)
- 2014(16424)
- 2013(16351)
- 2012(15664)
- 2011(14137)
- 2010(14146)
- 2009(13232)
- 2008(13155)
- 2007(11954)
- 2006(10314)
- 2005(9127)
- 学科
- 济(66294)
- 经济(66249)
- 管理(35503)
- 业(35475)
- 方法(30401)
- 数学(26442)
- 企(26342)
- 企业(26342)
- 数学方法(26216)
- 农(20169)
- 地方(18931)
- 财(15315)
- 中国(15079)
- 学(14141)
- 农业(13710)
- 业经(13170)
- 贸(12047)
- 贸易(12041)
- 易(11584)
- 制(11117)
- 环境(9966)
- 务(9241)
- 财务(9227)
- 地方经济(9209)
- 财务管理(9201)
- 和(9000)
- 理论(8809)
- 企业财务(8723)
- 融(8395)
- 金融(8393)
- 机构
- 学院(214997)
- 大学(212237)
- 济(85746)
- 经济(83750)
- 管理(78991)
- 研究(75313)
- 理学(67967)
- 理学院(67030)
- 管理学(65765)
- 管理学院(65344)
- 中国(54511)
- 科学(49783)
- 京(45027)
- 农(41779)
- 所(39289)
- 财(38131)
- 研究所(36076)
- 中心(34935)
- 业大(34833)
- 江(33740)
- 农业(32920)
- 范(31240)
- 师范(30920)
- 财经(30660)
- 北京(28125)
- 经(27601)
- 院(27167)
- 州(26794)
- 经济学(26278)
- 省(25280)
- 基金
- 项目(145124)
- 科学(113093)
- 基金(103796)
- 研究(102823)
- 家(91507)
- 国家(90782)
- 科学基金(76603)
- 社会(64168)
- 社会科(60821)
- 社会科学(60798)
- 省(60130)
- 基金项目(56816)
- 自然(50737)
- 自然科(49406)
- 自然科学(49387)
- 划(49336)
- 自然科学基金(48476)
- 教育(46547)
- 资助(42529)
- 编号(41601)
- 发(33467)
- 重点(33287)
- 成果(32406)
- 部(31222)
- 课题(29258)
- 创(29156)
- 科研(28263)
- 计划(27804)
- 创新(27419)
- 发展(26344)
共检索到308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硕 曾克峰 刘超
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空间布局优化的基础。以甘肃省162个A级景区为基础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点-轴"系统理论和数理统计3种定量方法进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计算出最邻近指数为0.898、地理集中指数为42.54、基尼系数为0.938、不平衡指数为0.328,从而得出甘肃省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区域集聚、线性分布"的特点。最后,采用聚类分析界定旅游中心节点城市为兰州、天水和酒泉,旅游主轴线为陇海-兰新铁路(甘肃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凌 孙根紧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从全省层面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层面看,五大经济区内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同,且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亦显著差异;从地市层面,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的面积均衡比、人口均衡比和经济均衡比显著不同。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差异化 四川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睿娟 苏瑞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与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协同关系及其发展现状,从交通和旅游经济发展要素两个方面发现问题,并提出空间协同发展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本地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路径。[方法]文章以甘肃省20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358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示范村与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协同发展的意义与机理;其次从数量空间、质量空间和空间耦合协调度3个维度分析了二者的空间协同关系;最后运用Arc GIS软件从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发展要素两方面分析了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与A级旅游景区协同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1)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与A级旅游景区数量空间关联显著,质量空间关联属于优质协调水平,空间耦合协调水平表现为良好协调。(2)甘肃省14个市州乡村旅游示范村的交通可达性低于A级旅游景区。(3)甘肃省旅游经济要素点整体密度值较低,南北分布差异显著。[结论](1)加快区域内游客集散中心建设。(2)在旅游资源拟合程度较好的区域发展高等级道路。(3)在乡村旅游示范村和A级旅游景区拟合较好的区域,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远水 陈钢华 伍弦
3A级以上旅游景区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和旅游地的建设水准,也能更好地反映出区域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服务水平。以福建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其市际与区域分布特征,通过计算最邻近点指数,界定了全省及各设区市的空间结构类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与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敏 张芙蓉 解智涵
以山西省11个地市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A级景区数量、山西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与山西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分析山西省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结果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37. 33°N,112. 48°E,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为37. 23°N,112. 39°E,入境旅游收入重心为37. 91°N,112. 67°E。从三组二维组合矩阵来看,呈同步的城市有朔州、阳泉、长治、晋中,错位的城市包括大同、忻州、吕梁、太原、临汾、运城、晋城。针对空间错位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鸿 杨敬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俊 余瑞林 刘承良 蒋永业
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武汉城市圈的56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的A级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空间结构上呈核心—边缘分布结构,以武汉市主城区为核心,形成大别山(鄂北—鄂东)—幕阜山(鄂东南)A级景区集聚带;等级规模上则表现为纺锤型结构,空间上呈现非均衡的集中分布态势。
关键词:
A级景区 空间结构 规模分布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小岗 宋金平 于伟
北京市自2001年认定首批A级旅游景区以来,其发展势头在空间上已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结构和演化规律。通过GIS空间分析发现,当前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城区和远郊区密集、近郊区稀疏的"哑铃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受资源和市场两大因素共同驱动;通过对不同阶段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变化,进一步揭示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具有沿交通干道演化、沿重要水系与公共绿地演化和沿旅游集散中心与集散镇演化的规律,这些规律表明,资源本底、水系和公共绿地条件、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在A级旅游景区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演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恒 李悦铮
构建合理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网络分析方法,结合G IS技术,对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基于最近邻距离模式和基尼系数的研究方法,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测定,发现其存在旅游景区空间距离较大、北部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等问题;利用基于拓扑和度量的空间分析方法,从α指数、β指数、γ指数,以及平均路径长等几个方面,对大连市旅游交通网络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旅游网络尚存在连通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优化 大连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凤英 王录仓
节庆旅游既然作为一项独立的产品进入市场,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注入"成本与利润"、"投入与产出"的理念。文章通过对甘肃省部分节庆旅游投入与产出的功效分析,得出节庆旅游的产出收益不能一概而论,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比较,随节庆旅游的生命周期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节庆旅游 功效分析 甘肃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雯萱 谢双玉
为了充分利用、整合湖北旅游资源,运用图表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省125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资源、行政区、交通、水系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旅游景区趋于集聚型分布,以武汉市为中心呈现出一定的集聚规律;绝大多数旅游景区属于自然资源导向型;各地市(州、林区)景区的数量和等级组成、空间结构特征不同;旅游交通网不够完善;旅游景区有较明显的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的趋势。进一步探讨了湖北省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格局 优化 湖北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满璐
依据甘肃省旅游流的抽样数据与全省各市(州)旅游人次的统计数据,借鉴成熟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方法,以全省各市(州)为节点,较为清晰地度量了甘肃省旅游流网络的中心性与凝聚性指标,描述了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显现了各市(州)在全省旅游流网络中的功能;借鉴通勤函数模型,给出旅游流网络的解释模型与估计参数。依据研究成果数据,提出各地旅游功能完善与甘肃省旅游网络改进的策略,为进一步规划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旅游流 空间 网络结构 甘肃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怀飞 郑敬刚 唐风沛 吴国玺
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探讨了河南省175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分析了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很低,区域间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为开封、洛阳地区;②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现空间不平衡的特征,符合河南省旅游资源"弓箭式"的战略发展布局;③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受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景区地域组合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分布结构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竟虎 李俊峰
以2012年中国2 424个A级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分析、最近邻距离指数、基尼系数和分布均匀度、热点分析等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A级景点呈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度低。人文景点的聚集程度高于自然景点,4A级及以上优质景点的聚集程度低于4A级以下景点。4A级及以上各个景点的服务范围在地域上整体表现为西部大东部小、北方大南方小的特征,其空间结构与交通可达性非常匹配。旅游景点整体上在八大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景点一阶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德钦—阿拉善左旗一线以东地区;二阶热点区包括京津、沪宁、浙江、山东半岛、成渝等11个区域;三阶热点区包含京津冀、中原和长三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杜婷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依据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以及2020年的预测数据,采用相关性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插值分析四种分析方法,对三个年份、两个阶段("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旅游人数的分布状况与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相比于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的极核中心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未予显现,甘肃省呈现分散自发性发展,使得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游客逗留时间短,与现代"快旅慢游"需求不匹配;依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县(区)间旅游人数的不均衡性将大幅下降,同时空间自相关性大幅上升,层次鲜明的"极核-边缘"型的旅游者空间模式将显现,规划布局具有空间合理性。
关键词:
旅游者 空间分布 演变特征 分布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