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7)
2023(4188)
2022(3452)
2021(3203)
2020(2642)
2019(5988)
2018(6072)
2017(11042)
2016(6041)
2015(6694)
2014(6682)
2013(6499)
2012(6371)
2011(5685)
2010(5751)
2009(5254)
2008(5084)
2007(4803)
2006(4446)
2005(3588)
作者
(18197)
(15348)
(15189)
(14453)
(9537)
(7539)
(6744)
(5946)
(5865)
(5505)
(5276)
(5250)
(4912)
(4753)
(4741)
(4669)
(4515)
(4428)
(4288)
(4248)
(3862)
(3738)
(3695)
(3508)
(3493)
(3479)
(3349)
(3341)
(3183)
(3116)
学科
(24482)
经济(24473)
管理(18143)
环境(14216)
地方(12674)
(11923)
(11502)
农业(7906)
(7575)
企业(7575)
(7090)
(6811)
生态(6777)
方法(6738)
中国(6699)
资源(6492)
业经(6308)
规划(6036)
环境规划(5870)
地方经济(5562)
数学(5479)
数学方法(5440)
(5128)
(5105)
(4754)
农业经济(3740)
(3725)
区域(3719)
(3543)
区域环境(3457)
机构
学院(80812)
大学(77327)
研究(30540)
(29546)
管理(29374)
经济(28654)
理学(24604)
理学院(24307)
管理学(23826)
管理学院(23706)
中国(22332)
科学(21203)
(19603)
(17016)
(15752)
(15364)
业大(15330)
中心(15249)
农业(14978)
(14895)
研究所(14420)
(12738)
师范(12643)
(12520)
(11985)
(11458)
北京(10371)
科学院(10121)
师范大学(9977)
技术(9746)
基金
项目(58256)
科学(44988)
研究(43853)
基金(39138)
(34600)
国家(34259)
科学基金(28814)
(28221)
社会(26736)
社会科(25059)
社会科学(25048)
基金项目(21864)
(20894)
教育(18660)
自然(18374)
编号(18237)
自然科(17700)
自然科学(17694)
自然科学基金(17303)
(14733)
资助(14461)
成果(13959)
重点(13734)
课题(13689)
发展(11908)
(11890)
(11691)
(11493)
创新(11178)
计划(11162)
期刊
(40154)
经济(40154)
中国(22746)
研究(21479)
(18682)
学报(14494)
农业(13100)
科学(12872)
教育(11082)
大学(10422)
学学(9644)
管理(8998)
(8844)
资源(8573)
业经(7997)
技术(7507)
(7157)
(6399)
金融(6399)
图书(6077)
问题(5035)
生态(5015)
(4738)
书馆(4708)
图书馆(4708)
科技(4686)
林业(4478)
(4308)
经济研究(4114)
职业(3884)
共检索到130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苗  
本文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对甘肃省静宁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调查中发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民增收困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未满足需求,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强化舆论宣传、加大资金整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农村基础投入、强化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竟虎  
基于遥感融合影像和GIS技术,借助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土壤侵蚀量,采用情景分析法,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清水沟流域实施不同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草)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的效益显著,相对而言,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的效益强于工程措施,不同退耕还林(草)方案对流域总体土壤侵蚀影响差异较大。组合情景对土壤侵蚀影响很大,部分组合情景的土壤侵蚀甚至可低于土壤侵蚀背景值。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刘宣利  高彩萍  
村镇银行作为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服务"三农"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激活县域农村金融市场、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支农支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甘肃省静宁县村镇银行支持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案例,就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畏  罗文孝  刘新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娇  耿小娟  李成海  陈敏  崔雪芬  
为了深入挖掘静宁南北片区苹果的产销差异,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选取仁大镇、红寺乡为研究样本,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对静宁苹果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行业内部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以及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进行分析,发现静宁苹果产地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当地果品优良,质量上乘,但其区域间产量差异明显,销售利益存在单边倾向,营销模式不健全,农民收益受损,产销现况不对等的现实困难。就此寻求破解之道,以此来促进当地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瑞泉  
本文以科技创新战略为出发点,介绍"十二五"时期甘肃省科技部门在生态环境领域将要从事的几个重点工作以及甘肃省以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经验,阐释了科技创新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拴金  张希斌  刘元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龙生  李萍  张建旗  
该文基于土地退化和成因结果表现指标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81个县区(市辖区为一个单元)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强度脆弱县3个,高度脆弱县16个,中度脆弱县35个,轻度脆弱县19个,微度脆弱县8个,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后列,而生态脆弱性居全国前列。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测试分析了甘肃生态脆弱性与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垦殖率、人口密度、人均GDP等5个主要自然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以期对甘肃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李山勇  
基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对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除兰州、嘉峪关为"生态孤岛"外,总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非均衡布局。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分析甘肃省情,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元村  王秀红  岳耀杰  
本文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依据,以黄土高原正宁县为案例区,开展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类型与生态系统间有良好耦合关系,是进行土地生态评价,构建区域合理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依据。文章最后以构建正宁县土地合理生态系统结构与发挥生态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了该县生态建设战略和对策措施,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涛   贺雅娟   侯雪梅   刘媛媛   毛娟   马宗桓   陈佰鸿  
【目的】确定甘肃静宁地区烟富3号、成纪1号、静宁1号、KCo 8号、甘红、烟富0号、首富1号、2001富士等8种晚熟苹果的适宜采收时期。【方法】于2020年10月2日(花后170 d,DAF 170 d)至2020年10月22日(花后190 d,DAF 190 d)进行采样,每隔5 d采样1次,共采5次,测算8种晚熟苹果果实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心大小、可食比、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果皮花青苷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甜度)。对不同采收期8个晚熟苹果的22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利用综合评价函数计算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得分(F),对苹果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结果】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各品种单果质量、果实纵和横径、果心大小、可食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花青苷含量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逐渐降低。不同品种不同采样时期苹果果实可溶性糖中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占4种可溶性糖总量的37.65%~60.65%;在整个采收过程中苹果酸含量最高,为2.014~8.704 mg/g,占酸总量的70%以上。各品种苹果的品质得分(F)均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逐渐升高,烟富3号、成纪1号、首富1号、2001富士品质得分均在DAF180~190 d为正值,静宁1号、KCo 8号、甘红和烟富0号品质得分在DAF 185~190 d为正值;各品种苹果果实品质得分均在DAF 190 d达到最高。【结论】烟富3号、成纪1号、首富1号、2001富士最佳采收期为DAF 180~190 d,静宁1号、KCo 8号、甘红和烟富0号最佳采收期为DFA 185~190 d。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雪雁  
产业转型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甘肃省产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980年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动,经历了2次产业转型;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属于中等,1980年以来出现2次大的波动,存在降低后又反弹现象;产业转型轨迹与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着一致性,都呈明显的“波浪形”;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滞后于产业转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转型任务相当艰巨,亟需实施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产业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倩雯  霍小平  
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统计数据,对景泰县经济与生态协调度进行空间动态评价。研究显示:在空间分布上看,景泰县东北和东南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初级协调发展地区,西北和西南部处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调地区,中部除一条山镇外,其余乡镇为勉强或初级协调发展地区;从演化趋势上看,2000年到2010年,景泰县11个乡镇中大部分乡镇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有所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