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8)
- 2023(5607)
- 2022(4791)
- 2021(4454)
- 2020(3644)
- 2019(8462)
- 2018(8151)
- 2017(16025)
- 2016(8877)
- 2015(9698)
- 2014(9696)
- 2013(9662)
- 2012(9361)
- 2011(8465)
- 2010(8855)
- 2009(8192)
- 2008(7882)
- 2007(7016)
- 2006(6557)
- 2005(5804)
- 学科
- 济(36179)
- 经济(36142)
- 管理(23524)
- 业(20862)
- 中国(14383)
- 企(14194)
- 企业(14194)
- 地方(13897)
- 农(13018)
- 方法(10954)
- 数学(9929)
- 数学方法(9766)
- 农业(8742)
- 财(8493)
- 策(7525)
- 业经(7167)
- 制(6901)
- 城市(6872)
- 环境(6867)
- 学(6836)
- 及其(6093)
- 贸(5973)
- 贸易(5968)
- 地方经济(5770)
- 易(5726)
- 政策(5442)
- 发(5294)
- 银(5226)
- 银行(5225)
- 税(5185)
- 机构
- 学院(121012)
- 大学(118577)
- 济(51254)
- 经济(49799)
- 研究(46596)
- 管理(46536)
- 理学(39136)
- 理学院(38607)
- 管理学(37914)
- 管理学院(37666)
- 中国(35157)
- 科学(28985)
- 京(25776)
- 财(24398)
- 所(23378)
- 中心(21929)
- 农(21833)
- 江(21130)
- 研究所(20962)
- 范(18412)
- 师范(18327)
- 财经(17912)
- 业大(17501)
- 省(17379)
- 院(17169)
- 农业(16781)
- 州(16631)
- 经(16159)
- 北京(16113)
- 经济学(14713)
- 基金
- 项目(79852)
- 科学(64060)
- 研究(59797)
- 基金(56976)
- 家(48867)
- 国家(48417)
- 科学基金(42174)
- 社会(37856)
- 社会科(35887)
- 社会科学(35878)
- 省(33900)
- 基金项目(30177)
- 自然(27289)
- 划(27047)
- 自然科(26621)
- 自然科学(26614)
- 教育(26500)
- 自然科学基金(26077)
- 编号(24864)
- 资助(22978)
- 成果(20452)
- 发(18883)
- 课题(18032)
- 重点(17887)
- 部(17198)
- 创(15850)
- 发展(15619)
- 展(15374)
- 创新(14937)
- 国家社会(14840)
共检索到196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含琳
本文依据现代城市布局理论和行政区划优化理论,对甘肃省西端城市和行政区划的科学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新的酒泉市和敦煌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城市布局 行政区划 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鹤龄 王润元 张强 刘德祥 蒲金涌
根据甘肃省1985—2005年的气候资料和同时期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等统计资料,利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省主要作物的种植格局和种植界限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过去20 a里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河西地区,玉米和棉花播种范围扩张趋势明显,种植面积比重显著增加,春小麦种植面积比重快速降低,种植范围大幅向祁连山浅山区退缩,种植结构的这种调整使玉米和棉花逐渐取代小麦成为河西主要作物,并最终导致该区主要作物种植格局从以小麦为主转变为以玉米和棉花为主;在中部地区,春小麦面积逐年缩小,冬小麦和杂粮种植扩张,玉米的种植比例逐年上升,马铃薯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了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种植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豪 王改改 张晓雪
从专业结构中的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数量、专业规模4个方面出发,对甘肃省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该省存在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耦合度低、部分专业类规模偏大和部分专业类发展规模堪忧等问题。结合甘肃省产业结构发展,提出应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型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规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升高职高专传统优势专业的水平;控制和第二产业相关的装备制造大类和土木建筑大类的专业规模,建立健全高职高专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白亮
本研究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一个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的田野调查发现: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2.经过10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关注教育效益追求中的价值取向,切实保证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优质教育,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西部 农村地区 学校布局调整 调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金玲
本研究分析甘肃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调查了制约甘肃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省级特殊教育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特殊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强,同时分析了特殊教育政策不能很好落实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特殊教育政策执行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
特殊教育政策 执行力度 分析 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荣国
介绍甘肃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研究甘肃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认为今后应严格司法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施行业信息分类管理、推进信用信息共享,鼓励发展信用信息服务市场、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等,以加快甘肃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征信 征信系统 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翠清 罗哲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加快甘肃省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最终出路,也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甘肃省城市空间格局存在城镇规模结构比例失调、发展结构比较单一、城镇空间密度差异较大等问题。在分析甘肃城镇空间格局存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构建城镇规模等级,调整城镇体系职能,优化空间布局等对甘肃省的城市体系格局进行合理的构建,从而带动甘肃城镇体系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霖
国内经济学界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吴敬琏等,1997)。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确定“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今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10年的改革时更具体地提出,在完成国有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李山勇
基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对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除兰州、嘉峪关为"生态孤岛"外,总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非均衡布局。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分析甘肃省情,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城市 区域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柏正杰 宋华
农业保险深化是指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在保持政府和市场结合特色基础上的创新。2012年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时期,《农业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和马铃薯保险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为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抓住机遇,通过模式机制创新解决参与率和服务水平两大问题是当前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甘肃省 农业保险 深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荆炜
甘肃省科技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这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极大。甘肃省需要认真解决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把甘肃省科技人才资源变成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动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制约甘肃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水平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甘肃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政策 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任兆龙
减税降费政策是我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通过与税务工作人员的访谈、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的实地调研,本文基于甘肃省的实践,对减税降费政策绩效进行评估,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在政策作用、政策效果、政策普及等方面存在的绩效问题及其原因,并从平衡长短期发展目标、灵活提升政策精准度以及加强政企协同的角度提出提升减税降费政策绩效的优化建议,为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减税降费 政策绩效 税收优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晓艳 张晓恒 游良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地区变迁的特点。新疆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植棉省,2017年其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量的69.41%。本文从自然因素和政策干预两个视角分析其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基于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和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对棉花生产集中度有显著影响。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0.354%;生长季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下降0.010%。增加新疆地区虚拟变量与气候变量的交叉项后,结果显示生长季平均温度对棉花生产规模指数有正向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新疆的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9.629%,这可能与温度升高导致新疆积雪融化、地下水增加、宜棉范围扩大以及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关;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指数将大约上升0.359%。此结果基本验证了棉花喜光照、惧严寒的生长习性和新疆独特的自然优势。此外,不同时期制定的棉花政策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结论表明自然和政策因素都对中国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对新疆棉花发展的支持政策遵循了自然规律,发挥了新疆的自然条件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瑞玉 何继红 董孔军 张磊 杨天育
小杂粮是甘肃省资源和区位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4.67万hm2左右,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2.5%,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8%。从21本世纪初开始,由于政策导向和利益所驱,致使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不足,供种体系不健全,加工技术缺乏,产业化程度不高,使得小杂粮产区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导致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随着人们对小杂粮需求的增加,小杂粮的各个主产区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势必使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该文结合实际调查,对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并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培育优异小杂粮产业化集聚区,构建以专用、特色为主体的优异小杂粮产品生...
关键词:
甘肃 小杂粮 竞争力 对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蒲天厚
融资效率反映了融资成本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比较关系,是以企业融资中的综合资本成本作为投入,以投资报酬率作为产出,并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程度和债务资本的抵税效应来确定的。笔者通过分析甘肃省25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发现甘肃省上市公司利用融入资金获取利润的能力较低,资金使用效率低,即总体融资效率低。(一)甘肃省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低的原因分析1.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