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2)
- 2023(15632)
- 2022(13548)
- 2021(12806)
- 2020(10680)
- 2019(24391)
- 2018(24430)
- 2017(46472)
- 2016(25646)
- 2015(29049)
- 2014(29127)
- 2013(28834)
- 2012(26846)
- 2011(24283)
- 2010(24754)
- 2009(22635)
- 2008(22267)
- 2007(19957)
- 2006(18078)
- 2005(16292)
- 学科
- 济(102376)
- 经济(102274)
- 管理(79705)
- 业(74212)
- 企(60841)
- 企业(60841)
- 方法(40462)
- 数学(33993)
- 数学方法(33572)
- 中国(31350)
- 农(30776)
- 地方(27849)
- 财(27178)
- 业经(24506)
- 学(21275)
- 农业(20922)
- 制(20163)
- 银(18426)
- 银行(18387)
- 理论(18338)
- 贸(18009)
- 贸易(17995)
- 行(17585)
- 技术(17510)
- 易(17386)
- 策(17282)
- 和(17007)
- 务(16918)
- 财务(16833)
- 融(16802)
- 机构
- 学院(357627)
- 大学(355928)
- 管理(143725)
- 济(140698)
- 经济(137141)
- 研究(123528)
- 理学(121147)
- 理学院(119755)
- 管理学(117901)
- 管理学院(117207)
- 中国(95620)
- 京(78121)
- 科学(76234)
- 财(67553)
- 所(62796)
- 农(59457)
- 江(57011)
- 中心(56985)
- 研究所(56571)
- 业大(52263)
- 财经(51334)
- 北京(50186)
- 范(49438)
- 师范(49031)
- 经(46477)
- 州(46378)
- 农业(45891)
- 院(44831)
- 省(40959)
- 技术(39663)
- 基金
- 项目(234166)
- 科学(183262)
- 研究(176090)
- 基金(165592)
- 家(142830)
- 国家(141512)
- 科学基金(121471)
- 社会(107336)
- 社会科(101550)
- 社会科学(101521)
- 省(94678)
- 基金项目(87944)
- 教育(81095)
- 自然(78364)
- 划(78093)
- 自然科(76467)
- 自然科学(76448)
- 自然科学基金(75033)
- 编号(74235)
- 资助(68400)
- 成果(61378)
- 发(53427)
- 重点(52151)
- 课题(52107)
- 部(50950)
- 创(48879)
- 创新(45467)
- 项目编号(44919)
- 科研(43736)
- 教育部(43424)
- 期刊
- 济(168117)
- 经济(168117)
- 研究(111412)
- 中国(80966)
- 管理(57122)
- 农(54916)
- 学报(52638)
- 财(51596)
- 科学(50378)
- 教育(48334)
- 大学(40063)
- 农业(37906)
- 融(37616)
- 金融(37616)
- 学学(37124)
- 技术(33737)
- 业经(28708)
- 经济研究(24717)
- 财经(24370)
- 业(21227)
- 图书(21194)
- 问题(21060)
- 经(20785)
- 科技(18473)
- 理论(17974)
- 技术经济(17918)
- 现代(17322)
- 坛(16657)
- 论坛(16657)
- 资源(16534)
共检索到56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荆炜
甘肃省科技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这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极大。甘肃省需要认真解决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把甘肃省科技人才资源变成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动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制约甘肃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水平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甘肃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政策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敏 王宁涛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甘肃省清洁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财政资金的投入情况,并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甘肃省清洁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希望能加快甘肃省清洁能源发展的步伐,提高市场渗透力和经济竞争力,为甘肃省走可持续发展能源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甘肃省 清洁能源 现状 问题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家庆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甘肃省实际,阐述了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发展思路与财政支持要点,提出了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香 何亚玲
电商扶贫作为互联网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创新模式,具有增收、节支、提能的扶贫效应。虽然当前电商扶贫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以甘肃特色农产品电商扶贫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提出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内培外引培育贫困地区电商人才,积极引入互联网金融助力电商扶贫,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电商扶贫相关政策法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特色农产品 电商扶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琼 李丽莉
近几年,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个体零售店、集贸市场、连锁店、互联网快递、农户直销和进城购买等五种消费品流通模式。这五种模式相互促进融合,构成了农村现代消费品的流通体系。发展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不仅需要政府的财税政策,更需要与金融支农措施实现良性互动,使得各项惠农政策可持续发展。并且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消费,将使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增加,对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波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保证,也是提高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如何为振兴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提出人才开发与配置的思路、方法与措施,以期对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人才 开发与配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永昕 李体康
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金洋 许瑞泉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甘肃省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依然存在。本文从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效应视角进行了分析,剖析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政策措施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林生 李萍
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景区建设初期对旅游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有利于防范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甘肃省阿万仓湿地生态风险源与风险受体的分析,构建了阿万仓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风险评估指数法对其旅游开发已经或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对阿万仓湿地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对当地文化的冲击、植被覆盖率降低、水体污染是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原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论断,既是我们党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贯主张,又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以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开发战略 对策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孙玉贤
本文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论术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并针对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甘肃 发展对策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萍
文化与科技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者究竟如何实现融合是问题之关键。本文在深入分析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甘肃省实现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甘肃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促进甘肃省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发展 融合 甘肃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卫平 赵继宗
科学技术评价是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基于2009~2013年甘肃省科技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从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环境、科技产出与成果以及科技对经济的影响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人为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最后,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进行合理的科学技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熵权法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洪文 王宇 孟莉莉
以甘肃省有关部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利用Ucinet、NVivo和ATLAS.ti软件,对1978年以来甘肃省发布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进行整理和汇总,从政策颁布数量、政策文本类型、政策发布主体、政策主题变迁和政策工具实施5个方面计量分析支持民营企业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甘肃省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在数量和类型上不断丰富;政策发布主体配合协调且府际关系网络已初步建立;政策主题从宏观单一向微观多元转变;在政策工具实施方面,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已较为成熟,但需求型政策有待增强。最后提出从健全政策制定体系、加强发文部门协作、丰富政策文本主题和创新政策工具手段4个方面抓好已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助力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策 文本计量 内容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