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0)
2023(9329)
2022(8010)
2021(6920)
2020(5955)
2019(13835)
2018(13581)
2017(26696)
2016(14558)
2015(16515)
2014(16908)
2013(17242)
2012(16670)
2011(15159)
2010(15279)
2009(14286)
2008(13867)
2007(12650)
2006(11256)
2005(10191)
作者
(44827)
(37983)
(37966)
(36267)
(24063)
(18199)
(17175)
(14949)
(14163)
(13399)
(13246)
(12635)
(12032)
(12023)
(11945)
(11922)
(11458)
(11178)
(10948)
(10862)
(9584)
(9386)
(9163)
(8791)
(8653)
(8507)
(8273)
(8182)
(7646)
(7629)
学科
(87825)
经济(87770)
管理(39723)
(35997)
方法(32945)
数学(29659)
数学方法(29464)
(26597)
企业(26597)
地方(22565)
(20323)
(18076)
中国(17937)
(15775)
环境(15637)
业经(15087)
农业(14084)
地方经济(14005)
(12228)
贸易(12224)
(11741)
(11734)
(11367)
(10491)
金融(10489)
经济学(10399)
(9781)
(9605)
银行(9576)
(9143)
机构
学院(221977)
大学(221490)
(105701)
经济(103674)
管理(82520)
研究(80999)
理学(70610)
理学院(69803)
管理学(68721)
管理学院(68311)
中国(59856)
科学(49203)
(45719)
(44702)
(42478)
(41492)
研究所(38604)
中心(36788)
财经(35526)
(34918)
业大(34226)
经济学(34218)
农业(32522)
(32025)
经济学院(30765)
北京(28604)
(28146)
(28133)
师范(27873)
(26858)
基金
项目(143688)
科学(112495)
基金(104151)
研究(103141)
(90817)
国家(90112)
科学基金(76277)
社会(67170)
社会科(63707)
社会科学(63686)
(58623)
基金项目(55327)
自然(48143)
(47455)
自然科(46927)
自然科学(46911)
自然科学基金(46029)
教育(45906)
资助(42805)
编号(40607)
(33678)
重点(32949)
成果(32516)
(31965)
(29157)
课题(28298)
国家社会(27972)
科研(27664)
创新(27510)
发展(27333)
期刊
(121926)
经济(121926)
研究(67422)
中国(41275)
(37609)
学报(35549)
(34776)
科学(32254)
管理(28566)
大学(26117)
农业(25177)
学学(25030)
经济研究(20302)
(19865)
金融(19865)
技术(19339)
财经(18215)
业经(17904)
问题(16161)
(15833)
教育(15720)
技术经济(13695)
(13537)
统计(12722)
(12187)
世界(11041)
(10975)
资源(10915)
商业(10661)
经济问题(10581)
共检索到336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礼刚  
根据1985-2010年甘肃省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短的滞后期内,甘肃省经济增长是导致其碳排放增加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碳排放的增加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之一,碳排放量波动对来自于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小,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碳排放作为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小平  郭灵巧  
运用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测算甘肃省能源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甘肃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介于0~1之间,说明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脱钩程度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且与实现绝对脱钩尚有一定差距;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的脱钩主要是由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所致;甘肃省总体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加之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其对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贡献有限。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将重心放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转型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静  牛叔文  孙红杰  胡莉莉  
近年来,甘肃经济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同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耗量也居高不下。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1985—2007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甘肃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节约将是未来甘肃经济总量增长的源泉。为了保持甘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手段,通过政策的最佳组合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鸿  程贵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即经济金融化程度、证券经济化程度、保险经济化程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甘肃经济金融化程度指标C/GDP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金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不显著的作用;保险业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万里  胡瑜杰  
本文通过甘肃省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甘肃省废气排放量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废气排放量,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量存在着正相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剑平  马红祥  
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More结构变化值分析,就其经济增长率对More结构变化值的回归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率变动呈正相关关系。EG两步法分析得出,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各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小依次是:第三产业、建筑业、工业、第一产业。最后,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和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懿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最高阶段呈"三、二、一"形式的结构,即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数据显示,甘肃省目前产业结构中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且产业结构内也呈现明显的不合理态势。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了甘肃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为甘肃省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静  李威  
本文通过甘肃省2000—2010年GDP的增长率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探讨了具体的居民消费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消费支出类型也不完全相同。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福祥  魏江锋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说明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和GDP增长中的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要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GDP的稳定增长,必须要振兴和发展地方金融业。只有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功能与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传燕  
本文以区域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分析甘肃人口历史发展及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动态过程,以及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晰甘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影响的历史特征及未来趋势,并提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意见,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张娟娟  
利用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1993—2012年甘肃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有:(1)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远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是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单向因果关系;(3)从短期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均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均推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霞  谢宗棠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2~2008年间甘肃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甘肃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维邦  乔华利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甘肃省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应该加快本地区经济增长,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主要讨论甘肃省金融机构活跃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以金融机构现金支出来表示金融机构活跃度,结合1978——2005年的历史数据论证,运用格兰杰检验和协整分析等手段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甘肃省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迪  王彤彤  支金虎  张小平  黄敏洁  
【目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是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碳排放影响温室效应尤其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方法】根据IPCC法和统计年鉴,以甘肃省为例,测算2000—2017年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并借助脱钩分析、碳承载力和碳赤字跟踪碳排放的动态变化趋势,选取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第二产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利用灰色系统预测2018—2019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甘肃省产业为"二、三、一"结构,工业占能源总消耗量的73%。从时间来看,2000—2017年间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平均碳排放量为11 367.29万t;碳排放强度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值为8.68万t/亿元;2018—2019预测结果符合趋势规律。【结论】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呈弱脱钩的态势,脱钩指数有减小趋势;碳承载力增长趋势明显且趋于稳定,19年间碳承载力增长了21.95%,从2011年开始出现碳赤字,并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从地区来看,嘉峪关等5市属于碳排放高强度区,兰州市的碳排放量贡献率最大,平凉市未来环境压力相对较小。从驱动因素分析,煤炭和石油是工业碳排放的主体,关联度最高,关联系数为0.88和0.80。最后提出相应的低碳节能减排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张蕾  
以陕西和甘肃两省为例 ,对种植业区域分工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省种植业区域分工均与本省的农业经济增长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因此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以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布局为核心 ,通过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逐步提高各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