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5)
- 2023(16899)
- 2022(14545)
- 2021(13430)
- 2020(11379)
- 2019(25804)
- 2018(25659)
- 2017(49470)
- 2016(26985)
- 2015(30451)
- 2014(30385)
- 2013(30196)
- 2012(27721)
- 2011(25192)
- 2010(25195)
- 2009(23305)
- 2008(22885)
- 2007(20507)
- 2006(18267)
- 2005(16154)
- 学科
- 济(113196)
- 经济(113041)
- 业(80149)
- 管理(78004)
- 企(58110)
- 企业(58110)
- 农(50135)
- 方法(47960)
- 数学(42088)
- 数学方法(41677)
- 农业(33322)
- 中国(29319)
- 财(29279)
- 业经(27881)
- 地方(27435)
- 制(24723)
- 学(22403)
- 贸(18429)
- 贸易(18419)
- 环境(17847)
- 易(17831)
- 体(17495)
- 务(17478)
- 财务(17400)
- 财务管理(17362)
- 技术(16920)
- 银(16719)
- 银行(16678)
- 企业财务(16556)
- 融(16487)
- 机构
- 学院(383542)
- 大学(382416)
- 济(154107)
- 管理(151136)
- 经济(150686)
- 理学(130892)
- 理学院(129458)
- 研究(128575)
- 管理学(127361)
- 管理学院(126665)
- 中国(97172)
- 京(80759)
- 科学(79751)
- 农(76934)
- 财(71779)
- 所(64457)
- 业大(61984)
- 中心(59826)
- 农业(59076)
- 江(58352)
- 研究所(58332)
- 财经(56552)
- 经(51453)
- 范(50658)
- 北京(50440)
- 师范(50215)
- 州(46767)
- 院(46178)
- 经济学(45541)
- 省(42581)
- 基金
- 项目(263782)
- 科学(207753)
- 研究(195138)
- 基金(190780)
- 家(165785)
- 国家(164356)
- 科学基金(141279)
- 社会(123394)
- 社会科(116665)
- 社会科学(116635)
- 省(104985)
- 基金项目(101885)
- 自然(90896)
- 自然科(88662)
- 自然科学(88644)
- 教育(88466)
- 自然科学基金(87055)
- 划(86826)
- 编号(80503)
- 资助(77343)
- 成果(65045)
- 重点(59063)
- 部(58497)
- 发(57049)
- 课题(55130)
- 创(54448)
- 制(51056)
- 创新(50874)
- 国家社会(50462)
- 科研(49999)
- 期刊
- 济(174518)
- 经济(174518)
- 研究(112238)
- 中国(78998)
- 农(76469)
- 学报(62105)
- 科学(56623)
- 财(53801)
- 管理(52295)
- 农业(51718)
- 大学(47819)
- 学学(45058)
- 教育(42592)
- 融(36741)
- 金融(36741)
- 技术(32852)
- 业经(32666)
- 财经(27464)
- 业(25029)
- 经济研究(24852)
- 问题(23868)
- 经(23291)
- 版(19877)
- 图书(19440)
- 科技(18734)
- 资源(18469)
- 理论(18372)
- 技术经济(18120)
- 现代(17108)
- 实践(16776)
共检索到570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蓉
石羊河流域地处内陆干旱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上下游用水矛盾日益严峻,已成为我国干旱内陆河区水资源超载最为严峻的地区,并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特别是民勤生态问题。温家宝总理曾先后八次批示,决不能让石羊河成为第二个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庆丰 章琦
二十世纪后期,甘肃省河西内陆河灌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大幅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河西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中木桶效应的最“短板”,建立能够节约用水的农灌水权制度已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总结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和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借鉴河西内陆河流域张掖试点的经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把水权制度的一般理论运用到河西内陆河灌区农业灌溉的实践当中,构建了河西内陆河灌区可交易的农灌水权制度,形成通过市场配置农灌水资源的节水农业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
关键词:
农业灌溉 水权 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芳 殷娅娟 尚海洋
以典型生态脆弱区石羊河流域为例,开展农户生计风险感知调查与分析,辨识影响农户生计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揭示农户生计风险感知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受访农户的生计风险感知水平并不高,生计风险感知能力与水平仍较低;所确定的影响农户风险感知水平的因素来看,受调查户生计资本禀赋、性格特征、代际因素、生计方式等因素,与生计风险感知密切相关;物质资本的提高对于提升农户生计风险感知有着显著的正效应,金融资本的提高对于非农户的生计风险感知有着显著的负效应。而无论是农户或是非农户,金融资本的提高对于生计风险感知的提高均是显著或是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苏波 张军连 张莉琴
本文实证研究了洪水河灌区水权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洪水河灌区的水权制度虽然已经推行,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水权交易并没有实现,农户超额用水现象比较突出。
关键词:
水权 水权交易 洪水河灌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大军 崔丽娟 姜素梅
文章从制度角度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认为:水资源问题的制度原因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部门间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区域管理体制导致上下游地区间水资源冲突频繁;忽视和挤占环境用水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不透明的补贴方式扭曲价格信号和影响水资源需求;区域内分散的管理体制加剧了流域水资源问题。因此,从制度上解决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需要推行流域水、土地、森林资源统一管理,制定《石羊河流域管理条例》,改革现行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透明的补贴机制和合理的价格机制。
关键词:
石羊河 水资源 制度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王萌萌
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升和农村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利用1990-2009年相关金融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存在长期性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信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村储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负效应。因此,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并不断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提高农村金融企业融资能力,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仍然是未来时期甘肃省和类似欠发达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民收入提升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甘肃省 实证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学涛 石敏俊 马国霞
干旱内陆河流域因缺水而引起的流域下游生态退化及社会矛盾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而现状水资源分配的优先权体系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制度和产权经济学层面提出以"虚拟的"初始水权概念为媒介,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权交易的利益补偿机制来解决目前内陆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流域自汉代以来分水规则的变化获得经验启示,初始水权分配应该按照公平性、稳定性要求,并与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据此提出现状条件下水资源初始产权分配宜以农业人口比例为基础,并发现中游凉州区对下游民勤县地表水资源的侵占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2005年的情况计算,中游凉州区多占下游民勤县水权份额15.15%...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晓文 李卓恒
根据高质量发展内涵,结合甘肃省发展特点,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4个维度出发,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黄河流域经济带2006—2018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观测年间甘肃省黄河流域经济带经济建设提质转型,文化建设全员参与,社会建设与时俱进,生态建设常抓不懈,但也存在经济增速下行,人才流失严重,社保压力增加,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研究认为,甘肃省应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文化事业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提升生活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江 王晨曦
甘肃省会宁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实给广大农民们带来了实惠,效果明显。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方针,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们不再有病独自硬扛,而是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有病会及时诊治。这种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可行的,应该大力推广和完善,尽可能使得所有的农民都能够参加,都能够享受它所带来的医疗保障。
关键词:
医疗改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实证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金辉 屈创 张海筱 夏燕秋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石羊河流域上游,基于2001-2010年TRMM3B43降水数据和1 km空间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回归方程+残差法的插值方法,对石羊河流域上游10年平均TRMM3B43和2001、2007年两个典型干、湿年份的TRMM3B43数据分别进行降尺度操作,将空间分辨率由原来的0.25°×0.25°提高为1 km×1 km。利用研究区34个雨量站的观测数据作为"真实值",对2001-2010年的TRMM3B43和降尺度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TRMM3B43降水数据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比地面站点观测的降水量偏小;TRMM3B43经过降尺度之后,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10年平均TRMM3B43降尺度结果的精度要高于2001年(干旱),而2001年的降尺度结果精度又高于2007年(湿润);就单个雨量站而言,位于西部高海拔区域的站点的降尺度结果精度较高,而位于东部低海拔区域的站点的降尺度结果精度较低。
关键词:
TRMM 降尺度 降水 石羊河流域上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金霞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解黄河流域灌区水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其节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自从1990年以来,集体水管理制度被用水协会或承包管理所代替。然而,名义上的改革对节水没有影响,只有建立了激励机制的管理制度才有节水效应。另外,农民参与在改革中的节水效果也不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胡雪 孙慧
评估干旱地区农民幸福感与环境、家庭生计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地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利用甘肃省13个县(市)1317份农民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Lowess回归分析农民幸福感以及“幸福悖论”现象,运用Order Logit模型分析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干旱地区的农民幸福感总体处于“一般幸福”与“比较幸福”之间,均值为3.04(“非常幸福”为5),“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有收入不稳定、生活水平较低、生态改善不明显等。(2)农民幸福感与家庭年人均收入存在12000元的转折拐点,即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农民幸福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环境退化感知影响因素中沙漠对绿洲侵蚀程度、极端灾害天气次数、自然植被破坏程度、水资源紧缺程度与农民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其剥夺效应分别为6.15%、4.57%、7.96%和6.08%。家庭禀赋中家庭总收入、生产资料、劳动力数量和耕地面积每上升1%,农民幸福感分别增加7.62%、5.96%、5.36%和5.18%。个体特征中教育、健康状况每提高改善1%,农民幸福感分别提高0.194%和18.6%;家庭人口数量对农民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农村“多子多福”思想具有显著的幸福效应。(4)平原村庄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山区村庄农民的幸福感,农业户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显然要多于非农业户。文章研究认为,一方面,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及时关注重点群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提供更多的生态建设参与机会,通过环境治理提高家庭生计水平;另一方面,农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反馈者”,其对幸福感的判断对未来环境行为决策及家庭生计期望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卫平 赵继宗
科学技术评价是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基于2009~2013年甘肃省科技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从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环境、科技产出与成果以及科技对经济的影响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人为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最后,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进行合理的科学技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熵权法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车宗贤 于安芬 李瑞琴 赵有彪 苏永生
该研究针对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试验研究总结形成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型模式"玉米—牛—沼—肥"、大田设施配套型模式"小麦—菇—肥—果(葡萄)"、小型养殖场型模式"牛—沼/蚯蚓—肥/饲料"。并对模式、特点、技术集成要点及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对该3种模式在石羊河流域典型区域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示范验证,农田节水30%,秸秆养殖利用率达到60%,牛羊良种化率提高30%,奶牛母犊牛生产率达88%,减少化肥施用...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石羊河流域 绿色农业 循环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露 潘启迪 郭文华 李超 肖飞 张玉韩 孙丹峰 孙强强
为开展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文献计量法,聚焦土地自然属性,基于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梳理农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选取12个指标构建土地宜耕、宜园、宜林、宜草性评价体系。基于限制性因子法与1OAO原则筛选不适宜区,针对适宜区利用综合评价法考虑适宜程度,最终形成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标准,并以2020年石羊河流域为实证区开展验证。结果表明:2020年石羊河流域内仅有2.69%的土地属于耕地适宜区,42.96%不适宜发展耕地;园地适宜区有17.08%,不适宜区有19.12%;林地适宜区有10.27%,不适宜区有6.17%;研究区域内无草地不适宜区,适宜区有12.93%。本研究根据2020年研究区土地覆被现状与2010—2020年农用地转化等实际情况,验证上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结果表明仅存在3.76%的耕地分布在耕地不适宜地区、林地不适宜区没有林地分布,农用地转入和转出也主要分布于一般适宜区和适宜区,基本上符合因地制宜发展,证实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利用限制性因子法开展适宜性评价贴合实际,能够为未来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