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1)
- 2023(7673)
- 2022(6497)
- 2021(5837)
- 2020(4594)
- 2019(10297)
- 2018(10192)
- 2017(19076)
- 2016(10336)
- 2015(11365)
- 2014(11307)
- 2013(11275)
- 2012(11087)
- 2011(10215)
- 2010(10557)
- 2009(9702)
- 2008(9372)
- 2007(8371)
- 2006(7861)
- 2005(7297)
- 学科
- 济(49882)
- 经济(49843)
- 管理(28751)
- 业(25514)
- 地方(21469)
- 农(17790)
- 环境(17553)
- 企(17010)
- 企业(17010)
- 中国(16725)
- 业经(12618)
- 农业(12615)
- 方法(12282)
- 地方经济(11565)
- 学(11187)
- 发(11136)
- 数学(10049)
- 数学方法(9975)
- 资源(9407)
- 划(9126)
- 融(8980)
- 金融(8980)
- 生态(8350)
- 和(8293)
- 银(8286)
- 银行(8275)
- 行(8176)
- 技术(8161)
- 财(8052)
- 贸(7957)
- 机构
- 学院(149981)
- 大学(144665)
- 济(61721)
- 经济(60256)
- 研究(59152)
- 管理(53626)
- 理学(44628)
- 中国(44549)
- 理学院(44037)
- 管理学(43370)
- 管理学院(43113)
- 科学(37776)
- 京(32542)
- 所(31214)
- 农(30954)
- 研究所(28212)
- 中心(27113)
- 财(26641)
- 江(25800)
- 业大(24003)
- 农业(23667)
- 范(22924)
- 师范(22727)
- 省(22337)
- 院(21474)
- 北京(20971)
- 州(20897)
- 财经(20052)
- 科学院(19126)
- 师范大学(18065)
- 基金
- 项目(98327)
- 科学(76920)
- 研究(73506)
- 基金(67827)
- 家(59336)
- 国家(58760)
- 科学基金(49601)
- 社会(46458)
- 社会科(43935)
- 社会科学(43919)
- 省(43746)
- 基金项目(36466)
- 划(34127)
- 教育(31143)
- 自然(30554)
- 编号(30014)
- 自然科(29570)
- 自然科学(29559)
- 发(28979)
- 自然科学基金(28953)
- 资助(26387)
- 成果(23654)
- 发展(23565)
- 展(23133)
- 重点(22816)
- 课题(22120)
- 创(20355)
- 部(20105)
- 创新(19089)
- 国家社会(18626)
共检索到245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媛 黄翀 郑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7年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进行计算,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发展能力测算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生态赤字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1990—2007年万元GDP呈速度减缓的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变化趋势平缓;甘肃省2007—2017年的生态赤字有扩大化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可能达到2.733hm2,表明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强生态承载力,建立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强,程国栋,孙成权,吴新年,王学定
文章评价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指出甘肃省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草原"三化",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威胁不断。并简要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和趋势,提出了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路民 辛文科 门永刚 孟志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对于推动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省平凉市金融机构全面贯彻落实治污减排政策措施,并结合平凉市"四三二一"发展战略,以发展"绿色信贷"为突破口,倾力支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以期实现银行、企业、"三农"和全社会的共赢。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保护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路等学 王龙 秦杰
在深入调查研究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目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省未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以及完成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项目和保障体系的建设等。
关键词:
甘肃省 食用菌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超华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资源型产业在甘肃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甘肃省矿产资源现状出发,用偏离-份额法对甘肃省矿产资源产业的结构特性进行剖析,用区位商方法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矿产资源产业 可持续发展 区位商 甘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阿莉
森林生态旅游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的新型旅游产业。本文介绍并使用SWOT方法,对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不断加强社会各界可持续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意识、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的森林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方略、加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促销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冠钧 金华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再进,田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社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原则就被我国新一代领导人确定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党的十五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蓉 蒋美玲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旅游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发展循环型旅游业是甘肃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发展循环型旅游业:依据减量化原则,建立节约型旅游社会;依据再利用原则,延长旅游景区的使用寿命;依据再循环原则,构建生态旅游模式。同时,可通过政策支持、经济制裁和法律支持来为循环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雪梅 赵珊珊
论文以2015年120家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财务可持续的衡量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公司的单笔贷款规模、资产规模、贷款损失准备率与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正相关;贷款利率、短期贷款占比、非信用贷款占比和三农贷款占比与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负相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庆
自1985年我国向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转型开始,GDP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不过,GDP考核具有单一强调经济数量的片面性。相比而言,真实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下的经济、社会和资源三分法更能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鉴于国家财政对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依据GPI指标体系,对财政支出进行三分法考量,这不仅有利于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对GPI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
真实发展指数 可持续发展 财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敏 李含琳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动态开放的PREE系统,本文以庆阳市为例,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用改进的熵值法赋予权重,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对1978-2005年陇东黄土高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及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揭示了庆阳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庆阳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建兵 祝伟 田青
水土保持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使用甘肃省1990—2007年的农村经济和水土保持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耦合度评价,发现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步,进一步通过耦合协调度分析,得出通过整合一切可利用物力与人力资源,全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可以促进甘肃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可持续发展 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