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7)
- 2023(15742)
- 2022(13245)
- 2021(12361)
- 2020(10545)
- 2019(24147)
- 2018(23936)
- 2017(46199)
- 2016(24736)
- 2015(27840)
- 2014(28033)
- 2013(27548)
- 2012(25249)
- 2011(22492)
- 2010(22744)
- 2009(21491)
- 2008(20480)
- 2007(18499)
- 2006(16002)
- 2005(14227)
- 学科
- 济(102051)
- 经济(101947)
- 业(75483)
- 管理(67514)
- 企(53558)
- 企业(53558)
- 农(49276)
- 方法(45979)
- 数学(41159)
- 数学方法(40657)
- 农业(32748)
- 中国(30562)
- 财(29008)
- 融(28487)
- 金融(28484)
- 银(27484)
- 银行(27455)
- 行(26370)
- 业经(25512)
- 地方(23547)
- 制(23489)
- 贸(18989)
- 贸易(18975)
- 务(18890)
- 财务(18831)
- 财务管理(18782)
- 易(18478)
- 学(18057)
- 企业财务(17862)
- 理论(15662)
- 机构
- 学院(346758)
- 大学(340063)
- 济(143854)
- 经济(140781)
- 管理(134448)
- 理学(115914)
- 理学院(114770)
- 管理学(112756)
- 管理学院(112134)
- 研究(109508)
- 中国(91953)
- 农(72326)
- 京(69013)
- 财(66553)
- 科学(66484)
- 中心(56461)
- 农业(55903)
- 业大(55220)
- 所(54691)
- 江(54021)
- 财经(52994)
- 研究所(49296)
- 经(48175)
- 经济学(44330)
- 范(43420)
- 州(43396)
- 师范(42983)
- 北京(42289)
- 经济学院(40350)
- 财经大学(39107)
- 基金
- 项目(231522)
- 科学(182232)
- 研究(171452)
- 基金(167232)
- 家(144087)
- 国家(142800)
- 科学基金(123784)
- 社会(108944)
- 社会科(103077)
- 社会科学(103043)
- 省(94458)
- 基金项目(89263)
- 自然(79086)
- 教育(78830)
- 自然科(77262)
- 自然科学(77241)
- 划(76421)
- 自然科学基金(75835)
- 编号(71310)
- 资助(67893)
- 成果(56357)
- 重点(51762)
- 部(51335)
- 发(50880)
- 创(48789)
- 课题(48290)
- 创新(45576)
- 科研(44798)
- 国家社会(44783)
- 教育部(44058)
- 期刊
- 济(157700)
- 经济(157700)
- 研究(97362)
- 农(72227)
- 中国(68191)
- 财(52958)
- 学报(52284)
- 融(49401)
- 金融(49401)
- 农业(48078)
- 科学(47536)
- 管理(43770)
- 大学(40501)
- 学学(38505)
- 教育(33371)
- 业经(31800)
- 技术(31446)
- 财经(25613)
- 业(23561)
- 经济研究(23129)
- 问题(21974)
- 经(21929)
- 版(18178)
- 技术经济(17161)
- 理论(17019)
- 统计(16868)
- 农村(16573)
- 村(16573)
- 商业(15665)
- 世界(15618)
共检索到514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国运 魏莉红 雷小宁 陶蕾
以专项统计制度中的涉农贷款统计分类为依据,将涉农贷款按用途、城乡地域和承贷主体进行分类,反映金融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贷款支持力度,对应于普惠金融涵盖的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三个研究视角,选取2008年至2017年甘肃省分地区涉农贷款数据,采用CCR模型对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从涉农资金供给侧改革角度,探寻适合甘肃省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的有效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娟琪
金融作为配置经济资源的核心要素,通过加大涉农贷款投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以甘肃省为例,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综合效率、分解效率和动态效率研究了涉农贷款配置效率,然后通过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涉农贷款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甘肃省的涉农贷款配置效率整体上较高,并且配置效率的提高正在从依靠技术效率向依靠规模效率过渡,但同时各市(州)的差异较大,说明对涉农贷款的配置不能"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精准扶贫。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传奇 张羽
农户融资行为有生产目的和非生产目的,贫困农户融资偏好于非生产,富裕农户融资偏好于生产,从农户融资效用角度比农户融资利润角度分析农户更准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三条结论,一是降低利率抑制了金融机构贷款给融资能力弱的贫困农户,但低利率却促使贫困农户融资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影响贷款底线。二是信用建设与减低融资成本虽能促进农户融资,但存在作用范围。三是需要根据农户融资行为对贷款措施的敏感程度划分农户,并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机构 融资 效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梅 赵德泉
本文以济宁市为样本,分别采用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对2011—2017年农村涉农贷款投放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尽管近年来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效率并未随之提升;存贷比、产业结构对涉农贷款效率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为负,且金融体系改善对涉农贷款效率提升并未发挥显著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绍荣 杨晓杰 蔡华铭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涉农贷款 信用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屹然 谢家智
金融显性集权与隐性分权是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分配金融权利的内在模式,而这种分权模式对我国农业信贷的影响却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以显性和隐性金融分权为门槛变量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分权程度与涉农贷款投入规模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表明,显性和隐性金融分权对涉农贷款的影响均存在"双门槛效应",金融分权程度在不同门槛区间内对涉农贷款规模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适当的显性金融分权有利于农业信贷规模的增长,但过高的隐性金融分权则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信贷 金融分权 农村金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甘肃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略显滞后,发展普惠金融是甘肃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近些年,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措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金融部门经过不断努力,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等方面狠下功夫,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1],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使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甘肃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保险,创新优化多元化服务方式和产品等,推动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村 普惠金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甘肃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略显滞后,发展普惠金融是甘肃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近些年,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措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金融部门经过不断努力,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等方面狠下功夫,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1],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使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甘肃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村 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广庆 汪磊 任海利 李小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进一步向传统农业引流注资,相关金融支农措施迅速落地,也要求工作重心在关注普惠型涉农贷款扩大增量、增速的同时完善相关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熵值法与生存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西部某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贷款数据,筛选出影响普惠型涉农贷款中8个主要的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权重排名分析,并与新冠肺炎疫情前做对比。结果表明,是否曾出现逾期、农业保险覆盖率、信用评分、销售渠道是权重排名前四位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建议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应在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增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贷款追踪力度、防控关键风险因素等方向加大关注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彧崧 戴永安
本文选取2007年甘肃省14个地市的农业投入与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得出甘肃省农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结论,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进一步将各地区分为4类。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调统处课题组 毛洪江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涉农贷款发放情况、需求与满足情况的调查,发现贵州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快速增长,农户、涉农企业贷款需求旺盛,但农村金融支持力量薄弱,涉农贷款隐藏着较大风险,涉农贷款供需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为探索金融更好地支持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贵州省 涉农贷款 调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小林
借鉴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以甘肃为例,以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测算了甘肃省金融资源城乡配置效率,分析了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城乡配置 效率 协调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泽强 马瑞 曹亚军 罗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组织化、农民专业化指明了新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个体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有效连接的桥梁,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农村组织形式、培养专业农民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为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本文以甘肃省金塔县为例,对欠发达县域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力求对欠发达县域金融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鑫
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户是涉农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数量最多的客户群体,只有对农户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并按照不同信用水平作出差别化贷款定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涉农信贷市场面临的窘境。论文从农户的信用行为特点出发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用评价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定价模式,对农户信贷市场的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华怡婷 杨林娟
基于甘肃省14市(州)的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数据,从信贷可得度、效用度、服务深度及可负担度四个维度测算了的农村信贷排斥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农村信贷排斥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信贷排斥问题普遍较为严重,农村信贷排斥程度区域性差异明显,大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有关,更与农村就业结构、农村人均纯收入、就业人口中女性占比以及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农村就业结构、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信贷排斥的相关性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