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1)
- 2023(10747)
- 2022(9047)
- 2021(8114)
- 2020(6828)
- 2019(15022)
- 2018(14167)
- 2017(27311)
- 2016(14625)
- 2015(15867)
- 2014(15358)
- 2013(15043)
- 2012(13758)
- 2011(12249)
- 2010(12339)
- 2009(11660)
- 2008(10583)
- 2007(9458)
- 2006(8376)
- 2005(7201)
- 学科
- 济(56305)
- 经济(56138)
- 业(39756)
- 管理(37087)
- 企(31267)
- 企业(31267)
- 融(25750)
- 金融(25748)
- 方法(24788)
- 中国(23844)
- 银(23309)
- 银行(23265)
- 行(22575)
- 数学(20949)
- 数学方法(20766)
- 农(19358)
- 财(16337)
- 地方(16138)
- 业经(15514)
- 制(14261)
- 农业(13674)
- 学(11641)
- 贸(11297)
- 贸易(11289)
- 中国金融(11168)
- 易(11001)
- 务(10553)
- 财务(10536)
- 财务管理(10525)
- 企业财务(10159)
- 机构
- 学院(200825)
- 大学(199564)
- 济(82917)
- 经济(81216)
- 管理(74019)
- 研究(71580)
- 理学(64627)
- 理学院(63855)
- 管理学(62658)
- 管理学院(62310)
- 中国(58265)
- 科学(45978)
- 农(45800)
- 京(40635)
- 所(37747)
- 财(37424)
- 农业(36353)
- 业大(36147)
- 中心(35068)
- 研究所(34838)
- 财经(30323)
- 江(30179)
- 经(27576)
- 经济学(26351)
- 范(25267)
- 省(25077)
- 师范(24856)
- 北京(24735)
- 院(24709)
- 州(24343)
- 基金
- 项目(143748)
- 科学(112226)
- 基金(104145)
- 研究(99154)
- 家(93550)
- 国家(92662)
- 科学基金(78357)
- 社会(66248)
- 社会科(61819)
- 社会科学(61792)
- 省(60277)
- 基金项目(55956)
- 自然(51423)
- 自然科(50301)
- 自然科学(50283)
- 自然科学基金(49413)
- 划(48997)
- 教育(44503)
- 资助(41248)
- 编号(38258)
- 重点(32910)
- 发(32133)
- 创(30820)
- 部(30722)
- 成果(29532)
- 创新(28840)
- 计划(28615)
- 科研(28227)
- 国家社会(27184)
- 课题(27098)
共检索到296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志仪 颜咏华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近两年甘肃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融合、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等三个维度对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甘肃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在各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经济融合水平较前一年有所提高,心理认同程度仍较好,但流动人口社会参与明显不足;个人特征、户籍、教育程度、是否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在此基础上,就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融合 社会参与 心理认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乔楠
本文提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发生相互交往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本文通过模型分析,验证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即流动人口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影响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和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合;城市的制度安排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云贵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武汉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社交状况对其社会融合意愿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武汉市的流动人口有着强烈的社会融合意愿,社会融合程度较高;流动人口的职业类别、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工作年数是影响其融合意愿和融合程度的显著变量,就业身份是影响其融合意愿的显著变量;流动人口的本地人际交往、本地求助、本地社交活动对其融合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流动人口的本地人际交往、本地组织成员、融合意愿对其融合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就业与社交状况 社会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颐
本研究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和全国各地市流动人口在择偶、婚姻建立、婚姻生活以及生育方面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查资料,用流动人口在调查当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离开家乡外出从事各类务工经商活动,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雇主和自营劳动者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汉族流动人口,而成为雇员和失业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汉族;并且不同的少数民族在就业状况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计量检验表明:女性、来自城镇、年轻或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更可能从事雇员工作,而不是成为雇主或自营劳动者;而男性、中年、受教育程度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失业的概率显著更低。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就业状况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阳阳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家庭规模、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均影响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另外,个人心情是否抑郁和个人生活方式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影响显著,但是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个人、社区和国家三个层面全面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英姿 赵玉港 胡亚琪
将老年流动人口视为同质性群体易忽视其个体主观能动性,因此从社会融合视角,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将老年流动人口进行分类,分为积极融合型和消极融合型。不同类型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积极融合型老年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居留"。对比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发现消极融合型老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明显增多。与全样本对比,潜在类别划分后的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个人特征影响显著。针对较高的社会融入需求和不同的居留意愿,应统筹做好老年流动人口户籍需求和住房保障,积极推进老年流动人口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老年流动人口医疗卫生保障质量,开展老年流动人口示范街区建设,提高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全成 张倩
文章使用依据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个体因素、流迁因素、医疗卫生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当前老年流动人口以低龄为主,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受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医保参保状况、日均锻炼时间、收入水平、经济来源及多种流迁因素的影响,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对此,应优化改造老年流动人口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社区健康卫生服务质量,加快落实医疗费用跨省异地报销机制,针对健康风险突出的老年流动人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特别关注和政策倾斜,合理规划城市养老服务产业,充分挖掘老年流动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潜力,强化对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传开 康江江 宁越敏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山东省108个县(市、区)省内跨县(市、区)流动人口和省外流动人口的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山东省省内流动人口的分布具有多中心特征,突出表现为垂直不均衡、对城市规模和行政等级较为敏感;省外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性较强,主要集聚于省会济南及沿海发达大城市的市区和县级市,突出表现为水平不均衡;影响山东省两类流动人口集聚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和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了省内流动人口向市区和非省际边缘区集聚,较高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较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省外流动人口向省内东部地区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邱巨龙 曲建升 李燕
甘肃省是全国极端干旱的省份之一,干旱是影响甘肃省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直以来,对甘肃省干旱状况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利用Ohlsson提出的Social Water Scarcity Index(SWSI)评估了甘肃省的社会水资源压力状况。SWSI是由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HWSI)与人类发展指数(HDI)运算得来的。文中用《中国统计年鉴》、《甘肃省统计年鉴》和《中国水资源公报》提供的数据评估了甘肃省2000—2009年的社会水资源压力状况并与全国的平均状况做出了对比。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甘肃省的社会水资源压力呈明显的减小趋势,这说明甘肃省的干旱状况得到了明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季永宝 高敬云 杨俊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在总结国内外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居民幸福感纳入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运用Ordered LOgit实证模型对山东省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对其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流动人口的幸福感会随着其社会融合程度的加深而提高;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提升;男性流动人口比女性流动人口的幸福感低;年龄的增长、居留时间的增加、本省户籍等不利于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提升。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幸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芳 凡士伟
文章在“双界线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态识别、水平测算及结构分解的新思路:定义个体多维融合识别变量,利用“比例准则”编制地区多维融合指数,并分解出广度、深度指数以及融合指标贡献率。并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仅有58.95%的人口达到多维融合状态,这部分人口中达到单维融合状态的平均份额为62.85%;(2)从不同维度看,文化习得是社会融合的主要推手,而经济整合不足仍是最大障碍;(3)从不同城市(区)比较来看,社会融合水平差异主要表现为广度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凡 杜姗姗 陶涛
随着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文章以迁移的推拉理论为研究框架,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失业状况进行了描述,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流动人口失业状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而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2015年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4.9%。除了个人特征以外,与流入地、流出地和流动过程相关的因素都会显著地影响流动人口的失业风险。因此,要重视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将流动政策与就业政策进行通盘考虑,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行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关键词:
失业 流动人口 推拉理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明俊
以五普和六普数据为主,对山东省的流动人口规模、空间流向、迁移距离、区域人口流入流出特点、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流动原因和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山东省 城镇化 流动人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女性老年流动人口在群体特征、生活方式、心理诉求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流动人口,兼具老年性和流动性,从而使其社会融合成为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OLS、PSM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居住安排对女性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1)女性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社会参与、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四个维度,心理融合得分最高,社会参与得分最低;(2)相比其他性质住房(如借住房和其他非正规居所)的女性老年流动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租房、自购商品房、自购保障性住房、自建房和租住私房的女性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更高,而居住在自购小产权房与其他性质住房的女性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无差异;(3)拥有住房产权对女性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是通过与本地居民的互动交往和身份认同来实现的;(4)异质性分析发现租住私房的女性老年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加比例最高,居住在自建房的女性老年流动人口心理融合度最高,居住在自购商品房的女性老年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度最高。据此提出差异化的购房支持政策、合理的土地规划、建立老年流动人口的户口随迁支持政策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