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1)
- 2023(18469)
- 2022(15288)
- 2021(14075)
- 2020(11712)
- 2019(26429)
- 2018(26346)
- 2017(50657)
- 2016(27566)
- 2015(30763)
- 2014(30888)
- 2013(30678)
- 2012(28368)
- 2011(25389)
- 2010(25572)
- 2009(23723)
- 2008(23299)
- 2007(20888)
- 2006(18753)
- 2005(17059)
- 学科
- 济(122857)
- 经济(122725)
- 业(97448)
- 管理(87371)
- 企(84515)
- 企业(84515)
- 方法(48315)
- 数学(38050)
- 数学方法(37693)
- 农(37395)
- 业经(36315)
- 中国(34512)
- 财(31930)
- 地方(31455)
- 农业(26417)
- 学(23062)
- 技术(22716)
- 制(22307)
- 务(22065)
- 财务(21989)
- 财务管理(21962)
- 和(21510)
- 企业财务(20799)
- 理论(20790)
- 贸(20282)
- 贸易(20265)
- 易(19572)
- 环境(18973)
- 划(18207)
- 发(17673)
- 机构
- 学院(396319)
- 大学(392480)
- 济(161794)
- 经济(158387)
- 管理(157646)
- 研究(135908)
- 理学(134807)
- 理学院(133299)
- 管理学(131287)
- 管理学院(130566)
- 中国(102999)
- 京(85313)
- 科学(83833)
- 财(73149)
- 所(69092)
- 农(68681)
- 研究所(62534)
- 江(61539)
- 中心(61124)
- 业大(59215)
- 财经(57620)
- 北京(54221)
- 农业(53477)
- 范(52776)
- 师范(52300)
- 经(52193)
- 州(49824)
- 院(49135)
- 经济学(47451)
- 省(42998)
- 基金
- 项目(264053)
- 科学(208280)
- 研究(195644)
- 基金(189819)
- 家(164950)
- 国家(163441)
- 科学基金(140832)
- 社会(123351)
- 社会科(116798)
- 社会科学(116766)
- 省(105702)
- 基金项目(101162)
- 自然(90420)
- 自然科(88286)
- 自然科学(88264)
- 教育(87843)
- 划(87099)
- 自然科学基金(86685)
- 编号(80560)
- 资助(76561)
- 成果(64677)
- 发(60859)
- 重点(59135)
- 部(57104)
- 创(56683)
- 课题(55464)
- 创新(52343)
- 国家社会(50238)
- 科研(49376)
- 业(49100)
- 期刊
- 济(189886)
- 经济(189886)
- 研究(119782)
- 中国(80859)
- 农(64408)
- 管理(62698)
- 学报(60205)
- 科学(57775)
- 财(56914)
- 大学(45623)
- 教育(44669)
- 农业(44540)
- 学学(42921)
- 融(36379)
- 金融(36379)
- 技术(36189)
- 业经(33891)
- 经济研究(28650)
- 财经(28225)
- 业(25392)
- 问题(24950)
- 经(24296)
- 技术经济(21374)
- 图书(19892)
- 科技(19714)
- 现代(19537)
- 资源(18757)
- 商业(18666)
- 理论(18068)
- 版(17894)
共检索到603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志刚,刘传玉
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地草原牧区,尽管该地区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摸索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但仍然隐含较多问题。文章在对四个民族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全面调查①的基础上,探讨了典型生态脆弱山地草原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可供参考的几种模式:专业市场+农牧户、公司+基地+农牧户、公司+合作组织+农牧户、牧场企业+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并结合四县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四种模式内部运行机制和可能的演进方向。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四县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占魁
文章在分析甘肃省畜牧业现状、发展生态畜牧业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结合甘肃实际加快发展生态草食畜产业,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兴牧,进而将甘肃建成生态化畜牧大省。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畜牧业 相对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明奎
课题组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不定期实地调研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西地区19个县(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河西地区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提出了SO对策、ST对策、WO对策和WT对策。
关键词:
河西地区 县域经济 农业产业化 SWOT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建连 张邦林 贺春贵
[目的]草食畜牧业是甘肃省传统优势产业和基础主导产业。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分阶段总结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以牛羊为主)的发展历程,梳理分析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限制因素,并结合资源优势及生态特点,探索提出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优化发展的措施。[结果]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呈现出产业布局逐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全产业链模式逐步形成、草畜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凸显出产业链条短、发展动力弱、品牌效应不明显、科技支撑作用不强、产业化水平低、环保问题多、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生态压力大等系列问题。[结论]今后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应采取建立健全草食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草食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产业化经营管理体系、草产业开发体系等生态循环发展措施。
关键词:
草食畜牧业 现状 生态循环 措施 甘肃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乔志霞 张艳荣 金连平
基于2001、2007、2013年甘肃省86个县市9种畜牧业产品的产量数据,利用产业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N指数测算甘肃省畜牧业及其9种产品的产业集中度,进而依据产量份额划分各自的主产县市,并按集中连片原则识别优势生产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畜牧业产业集中度偏低、均匀分布度偏高,生产布局分散、竞争力不强;其中蜂蜜、禽肉、牛奶产业集中度较高,山羊毛、绵羊毛产业集中度适中,牛肉、羊肉、猪肉、禽蛋产业集中度偏低。据此,根据甘肃地形、草畜资源识别位于甘肃河西、中南部、陇东南的9种畜牧业产品各自的优势生产区域,其中河西区域草原、农作物秸秆丰富,包含8种畜牧业产品优势生产区域,宜培育集约化畜牧业产业带;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广东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广东畜牧业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是增强广东畜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发展规律,对未来拥有明确的思考和把握,建立在缜密而严谨分析之上的战略性调整。本文对广东省目前的畜牧业产品结构、区域分布和地区优势做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广东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规划,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从缓解粮食紧缺、改善环境、克服信息落后等方面出发,多元化地发展广东特色的畜牧业。
关键词:
广东 畜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生喜,张宏岩,刘晓平,韩静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有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草地畜牧业是青海藏区的基础产业,也是青海藏区建设小康的经济基础。作为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瑜
西北5省区地域辽阔,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有20多亿亩草原,全国著名的5大牧区就有甘肃、青海、新疆3个在西北。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草场、饲草、畜群和群种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西北牧区是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畜牧业是这一地区民族经济的主要支柱。建国40多年来,这里的畜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谊鹃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固有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源利用的有限性以及信息交流的障碍,并指出了应通过发展特色、政府特殊扶持、产业化以及引导牧民定居和加大城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宛晋沃 赵靖平 尚宪法
实施产业化战略推动畜牧业发展——隰县畜牧产业化的调查及思考宛晋沃赵靖平尚宪法山西省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端,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全省50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1996年以来,在农业部畜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利 王济民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畜牧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增长 ,全国畜牧业产业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 ,畜牧业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对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正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本文将就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存在的问题和基本经验进行论述 ,并提出新世纪初的发展战略和重点以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畜牧业 产业化经营 发展战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小伊 黄思秀 贾伟新 石达友
结合国内外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趋势,论述了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新世纪实现中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畜牧业 产业化 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闻君
新疆伊犁河流域畜牧资源丰富,是伊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疆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掀起的消费生态食品潮流下,生态畜牧业和生态畜产品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伊犁这个"牧业大州"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机遇。在新疆生态极其脆弱且日趋恶化的大环境中,伊犁要实现从牧业大区向牧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富学 陈亚欣
河西地形狭长,气候环境独特,加上来自祁连山的丰沛水源,使得这条走廊既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孕育,也便于牧业的发展。从考古资料看,河西地区的原始农业文明要早于牧业,牧业文明是由原始农业文明转化而来的。较早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以农为主,兼事畜牧,至马厂文化、齐家文化时期开始由农向牧转化。延及四坝文化,已成为典型的牧业文化,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与采集业,形成多种产业并存的生业方式。后来,分布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骟马文化和河西东部的沙井文化,尽管都是外来的,并非土著,但都保持了与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相同的以牧为主的生业特点,均为定居的畜牧业而非通常所谓的游牧。这种状况的形成,乃受河西走廊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
关键词:
史前文化 河西走廊 畜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卫欣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畜禽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构建适合山东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循环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生态化循环 发展路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