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3)
- 2023(13688)
- 2022(11232)
- 2021(10381)
- 2020(8363)
- 2019(19046)
- 2018(18620)
- 2017(35219)
- 2016(19161)
- 2015(21262)
- 2014(20827)
- 2013(20882)
- 2012(19505)
- 2011(17341)
- 2010(17577)
- 2009(16252)
- 2008(16052)
- 2007(14523)
- 2006(13151)
- 2005(12257)
- 学科
- 济(89162)
- 经济(89059)
- 业(81812)
- 企(72325)
- 企业(72325)
- 管理(65361)
- 农(31639)
- 业经(31519)
- 方法(29077)
- 地方(27338)
- 财(26559)
- 中国(25099)
- 农业(23357)
- 数学(20876)
- 数学方法(20699)
- 务(18821)
- 财务(18805)
- 财务管理(18782)
- 技术(18519)
- 企业财务(17724)
- 制(17515)
- 和(16370)
- 策(15046)
- 划(14751)
- 理论(14607)
- 贸(14465)
- 贸易(14447)
- 易(13899)
- 环境(13711)
- 地方经济(13706)
- 机构
- 学院(270647)
- 大学(261674)
- 济(111615)
- 经济(109335)
- 管理(102758)
- 研究(94552)
- 理学(86523)
- 理学院(85436)
- 管理学(84240)
- 管理学院(83702)
- 中国(74306)
- 科学(57878)
- 京(56549)
- 财(52457)
- 农(50105)
- 所(48475)
- 江(44367)
- 研究所(43503)
- 中心(43452)
- 财经(39857)
- 业大(39164)
- 农业(38701)
- 州(37809)
- 范(36362)
- 师范(36028)
- 北京(35975)
- 经(35885)
- 院(34263)
- 省(33412)
- 经济学(32871)
- 基金
- 项目(174710)
- 科学(138014)
- 研究(131463)
- 基金(124127)
- 家(107986)
- 国家(106863)
- 科学基金(92100)
- 社会(83259)
- 社会科(78686)
- 社会科学(78667)
- 省(72178)
- 基金项目(66536)
- 划(58459)
- 教育(57963)
- 自然(57932)
- 自然科(56542)
- 自然科学(56522)
- 自然科学基金(55556)
- 编号(54209)
- 资助(48267)
- 发(44152)
- 成果(43166)
- 重点(39650)
- 创(39478)
- 业(38448)
- 课题(37999)
- 部(36788)
- 创新(36026)
- 发展(35728)
- 展(35167)
- 期刊
- 济(140978)
- 经济(140978)
- 研究(83331)
- 中国(61799)
- 农(49077)
- 财(44102)
- 管理(43689)
- 学报(39924)
- 科学(39176)
- 农业(33639)
- 大学(30373)
- 教育(30168)
- 学学(28567)
- 融(27901)
- 金融(27901)
- 业经(26491)
- 技术(26017)
- 经济研究(20721)
- 业(20448)
- 财经(19927)
- 问题(18396)
- 经(17342)
- 技术经济(15206)
- 资源(14546)
- 现代(14311)
- 贸(13871)
- 世界(13442)
- 版(13147)
- 科技(13129)
- 商业(13045)
共检索到434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军 李快满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在着重分析甘肃省民族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规模小、效益低、结构不合理、融资困难、创业积极性不高等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其进一步发展所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如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加大创业政策宣传,营造创业氛围等措施。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小微企业 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全
生态保护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长期困扰甘肃乃至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样本,对甘肃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对策性研究,针对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保护 生态移民 扶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涛 李双奎 韩建民
通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现状,从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弱经济基础是如何支撑村民自治上层建筑的,弱集体经济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弱集体经济导致村民自治物质基础薄弱;弱集体经济弱化村民政治参与;弱集体经济影响乡村关系,扭曲村级自治主体价值。村民低收入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也包括三个方面:村民低收入削弱政治参与动机;村民低收入制约村级社会层次分化,村民民主政治诉求淡化;村民低收入影响教育投资,构成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说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贫困制约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沫 李俊
综合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定位。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既面临一般问题,也存在特殊困难。根据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在统筹力量给予支持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之间、保持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之间、不同学段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之间、立足本土培养师资与引进人才之间、维持民族地区学生相对独立升学路径与拓宽学生成才通道之间,存在一些持续张力和"两难",是综合改革应当着力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要不失时机地推动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改革,采取有效政策工具,稳妥解决这些"两难"问题,使各族学生共享教育公平。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综合改革 甘肃省 甘南 藏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生荣 何亚玲 马利邦
[目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对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加快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为例,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究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文章采用了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Arc GIS分析法。[
关键词:
供给侧 高寒民族地区 村庄 发展 碌曲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赵海莉
社会资本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已引起学术界与决策层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从网络、普遍信任、制度信任、规范等维度出发建立了社会资本测量量表,基于入户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汉、藏、回族地区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研究发现:①甘南州农户的社会资本总指数最高、临夏州次之、张掖市最低,与其他维度相比,张掖市与甘南州农户的普遍信任度欠缺,而临夏州农户的制度信任度欠缺;②临夏州农户的网络水平高于张掖市与甘南州,张掖市农户参与率最高的协会/组织为医疗合作组织,而临夏州与甘南州为宗教协会;③甘南州农户的制度信任度远高于张掖市与临夏州;④甘南州农户的普遍信任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馨茹 祁进玉
地方性知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道德教育具有密切关联,但在实践中两者关联性存在问题:一是民族地区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地方性相关知识的支撑,二是地方性知识传承缺乏德育课程开发路径。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Z藏族中学为田野观察点,在教育人类学视域下,通过观察和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以学校德育和地方性知识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地方性知识所蕴含的道德教育知识深入挖掘并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中,为两者的融合呈现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融合进行了策略性思考和讨论。研究发现,唯有以深度挖掘地方性知识中的道德教育理念为切入点,才能基于地方性视角帮助学生逐步认知道德思想,筛选地方性知识作为道德教育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观念,最终回到地方性知识生产和践行的原生"场域",达到践行道德品质的目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方圆 赵雪雁 田亚彪 侯彩霞 张亮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农户是否愿意参与生态补偿项目,不仅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绩效,更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本文以甘肃省的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临夏州社会网络指数最高(1.624),张掖市次之(1.328),甘南州最低(1.196);临夏州规范指数最高(2.345),甘南州次之(2.300),张掖市最低(1.635);张掖市信任指数最高(2.532),甘南州次之(2.487),临夏州最低(1.716);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常民 梁荣 彭峰
201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兼具藏区地域特色和经济发展特征的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心支行以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AHP-ANN)对农牧户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体系完整,能够精准地表征全州农牧户信用等级水平。建议进一步优化评估模型,完善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立农牧户信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为全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农牧户信用评估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卓玛措 刘梅芳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特色产业的支撑,农村小水电建设近年来成为甘南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业发展银行甘南州分行支持水利及小水电建设取得一定效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践行。同时也存在诸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认识不足、有效管制缺乏、贷后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贷款管理,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降低运营风险等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平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仍然面临中职教育整体环境复杂、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可从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重点建设师资队伍、贴近岗位设置课程等方面破解难题。
关键词:
甘肃省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困境 民族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实施资源开发工程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企业调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企业调查组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的甘肃省西南部,是一个拥有4.5万平方公里土地、59.73万人口,且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海月 曾云
民族地区是我国典型的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基于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营经济 困境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才旺闹日 高亚芳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自然环境秀美、历史沧桑悠久、文化资源独具特色。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旅游业,本土旅游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民族地区实现旅游收益增长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加快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通过游客视角分析,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考察、数据对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出民族地区的旅游企业对旅游吸引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通过总结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旅游业发展提升建议,为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侯彩霞 路慧玲 张方圆 张亮
社会资本是继"人力资本"后另一个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重要工具。为了深入解析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该区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分析了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并解析了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社会资本总量为3.42;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农户社会资本得分最高的是信任维度,最低的是社团参与维度;③影响信任维度的主要因素有区内农户的财富差异、区内农户的异质性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影响社团参与维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受教育程度;④在影响社会资本的因素里,宗教信仰对...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紧扣反腐倡廉主题 力促内审工作发展——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内部审计工作侧记
藏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生计研究——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调查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理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路网结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可达性评价
基于能值分析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评价
甘南藏族自治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城镇化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城镇化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多元合作公共服务供给理论与民族地区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基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多维整合:藏区本土文化课程开发的新途径——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艾镇藏族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