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4)
2023(14661)
2022(11976)
2021(10968)
2020(8636)
2019(19632)
2018(19282)
2017(35973)
2016(19580)
2015(22191)
2014(22298)
2013(22009)
2012(20839)
2011(19154)
2010(19627)
2009(18031)
2008(17725)
2007(16086)
2006(14853)
2005(13638)
作者
(57649)
(48174)
(47813)
(45443)
(30868)
(23102)
(21763)
(18515)
(18404)
(17548)
(16639)
(16223)
(15566)
(15387)
(14998)
(14505)
(14132)
(14038)
(13917)
(13799)
(12269)
(11835)
(11553)
(11080)
(11012)
(10864)
(10723)
(10688)
(9709)
(9522)
学科
(98182)
经济(98097)
管理(54934)
(51016)
(39980)
企业(39980)
地方(30489)
中国(28423)
方法(26853)
(26702)
业经(23576)
数学(21955)
数学方法(21678)
农业(18694)
(18145)
地方经济(17121)
(17101)
(16861)
(15304)
环境(15291)
理论(14659)
(14425)
银行(14408)
(14284)
(14212)
金融(14208)
(14008)
贸易(13993)
(13954)
技术(13602)
机构
学院(283587)
大学(277391)
(118510)
经济(115659)
研究(103845)
管理(101939)
理学(84734)
理学院(83646)
管理学(82315)
管理学院(81756)
中国(79535)
科学(62171)
(61132)
(53664)
(53268)
(47958)
研究所(47620)
中心(47178)
(46449)
(42023)
师范(41676)
财经(40813)
北京(39417)
(38907)
业大(38230)
(37477)
(36571)
农业(35535)
经济学(35424)
(35090)
基金
项目(176143)
科学(137391)
研究(136119)
基金(121305)
(104476)
国家(103445)
科学基金(87683)
社会(84367)
社会科(79755)
社会科学(79729)
(73661)
基金项目(63498)
教育(62121)
(59462)
编号(58442)
自然(52928)
自然科(51485)
自然科学(51473)
自然科学基金(50502)
资助(48393)
成果(48357)
(44904)
课题(42435)
重点(40146)
(37289)
(36863)
发展(36589)
(35968)
(34846)
创新(34298)
期刊
(154386)
经济(154386)
研究(91076)
中国(70905)
(44338)
(41609)
管理(41225)
教育(40821)
学报(39786)
科学(38352)
农业(30262)
大学(29674)
(29020)
金融(29020)
技术(28265)
学学(27002)
业经(26003)
经济研究(23673)
财经(20191)
问题(19462)
图书(18296)
(17707)
(16569)
资源(16114)
技术经济(14978)
(14755)
(14427)
论坛(14427)
现代(13900)
(13648)
共检索到466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积生  
通过比较分析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研究理论,建立了考核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熵值理论纵向分析了2001—2010年甘肃省10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变迁,并横向对比分析了2010年甘肃省以及全国、中、东部与西部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指数。发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之上,提出了提高甘肃省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晔立  
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地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条件下实现经济腾飞的千载良机。甘肃省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条件的实证分析,在确定发展战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可选择的战略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时保国  
60年来,甘肃省部署实施了若干经济发展战略,按时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计划体制和国家宏观战略导向下,以经济体量扩张和高速增长为特征实现经济的外延式增长,这一时期奠定了甘肃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也确立了甘肃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促进了甘肃大规模水土资源的开发。这一阶段的战略存在不遵循经济规律、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不符合省情等局限。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组织不力、战略实施不彻底等局限。在总结甘肃6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丽芳  唐少卿  
分析评估了甘肃省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社会经济的利弊,并对今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转变指导思想、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开展自然资源评估以及以科技为支柱等4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宇涛  郭亚妮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理论学术界对区域经济与跨越式发展的研究观点,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价值,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诸如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般选择和特殊选择,具体涉及发展的基础、内生动力与后劲不足、发展的历史机遇、区域发展战略与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强省、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科教兴省和创建文化大省与强省、对内深层的改革和对外科学的开放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晔立  
根据近30年甘肃省耕地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库资料,建立回归模型揭示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均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2)耕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与库兹涅茨曲线并非呈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3)经济结构演进与耕地利用变化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宝军  冯等田  
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和农业大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转型势在必行。通过对甘肃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四个现实路径:重构产业结构、重塑经济地理、优化要素配置和创新制度安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飞  
甘肃省地处偏远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但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发展低碳经济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充满机遇。针对甘肃省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以及碳排放强度较大的现状特点,分析了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只有依托科技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新型能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是甘肃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创琳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共计20个县(市)的317个乡镇,拥有41种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地区土地总面积17.9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9.44%。少数民族经济是甘肃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族经济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近年来,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民族地区与全省经济发展的差距呈扩大化趋势。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地制定适合甘肃民族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便在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中,适时有效地利用民族地区经济资源和优惠政策,缩短其与甘肃和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竟虎  郑凤娟  杨东  
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1997年-2006年间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分析了市域土地经济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除1998年外,市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差距不断增大。从空间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状态,而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则以兰州为中心向外递减。土地集约利用重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子坚  黎欢  张静丽  
学术界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研究多聚焦于内源性经济发展能力,而对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的探讨还处在明显的空白阶段。尝试构建了衡量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的理论模型,对甘肃省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及其历史变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大晋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10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家和甘肃省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博文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甘肃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仍是甘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投资的主体结构来看,其他经济逐渐代替国有经济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来源;甘肃利用外资规模依旧很低,外商直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占比仅有0.1%。通过对不同投资主体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验证,发现非国有资产经济主体固定资产投资对甘肃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由于甘肃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仍需要投资的持续拉动,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多元主体投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