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3)
2023(7564)
2022(6678)
2021(6123)
2020(5585)
2019(12998)
2018(12874)
2017(25693)
2016(14204)
2015(15778)
2014(16122)
2013(16266)
2012(15492)
2011(13841)
2010(13942)
2009(13023)
2008(13310)
2007(12180)
2006(10261)
2005(9294)
作者
(42840)
(36201)
(35852)
(34505)
(22921)
(17627)
(16575)
(14034)
(13409)
(12927)
(12192)
(12086)
(11456)
(11404)
(11377)
(11347)
(11270)
(10556)
(10490)
(10265)
(9053)
(8818)
(8728)
(8193)
(8141)
(8059)
(8037)
(8027)
(7387)
(7357)
学科
(63543)
经济(63490)
(40504)
管理(38713)
方法(32528)
(31624)
企业(31624)
数学(29535)
数学方法(29293)
(18147)
(17673)
地方(13854)
中国(13748)
(13052)
(12157)
财务(12140)
财务管理(12114)
农业(11944)
企业财务(11634)
业经(11366)
(11133)
(10943)
贸易(10942)
(10601)
(9533)
金融(9531)
(9170)
银行(9146)
(8625)
技术(8565)
机构
大学(209045)
学院(207683)
(87629)
经济(85760)
管理(79124)
研究(70472)
理学(68662)
理学院(67883)
管理学(66690)
管理学院(66302)
中国(51982)
科学(44574)
(42873)
(41127)
(40631)
(37145)
业大(34175)
研究所(33896)
中心(33051)
农业(32662)
财经(32648)
(31850)
(29586)
经济学(27349)
(26440)
北京(26356)
师范(26159)
(25286)
经济学院(25005)
(24505)
基金
项目(138832)
科学(108664)
基金(101222)
研究(97802)
(88754)
国家(88030)
科学基金(74677)
社会(61760)
社会科(58582)
社会科学(58555)
(56484)
基金项目(54309)
自然(49668)
自然科(48509)
自然科学(48489)
自然科学基金(47642)
(46324)
教育(45254)
资助(42058)
编号(39027)
重点(31520)
成果(31511)
(31437)
(29768)
(28495)
科研(27400)
课题(26827)
创新(26719)
教育部(26583)
计划(26355)
期刊
(92506)
经济(92506)
研究(57725)
中国(37370)
(36636)
学报(36548)
(32719)
科学(31736)
大学(26703)
管理(25893)
学学(25478)
农业(24523)
(19306)
金融(19306)
教育(17732)
技术(17055)
财经(16343)
经济研究(14760)
业经(14698)
(13962)
(13441)
问题(13084)
技术经济(11237)
(10887)
(10838)
统计(10651)
理论(9896)
(9593)
资源(9526)
商业(9343)
共检索到299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希萍  何丽红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甘肃省14个地区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甘肃省各市州的投资效率值和广义投资效率值,实现了对省内各地州按效率值的完全排序,揭示出不同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投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蒲金涌  张存杰  
运用甘肃省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环县等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年~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西峰等14个气象站1971年~2006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计算分析表明,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水分适宜度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陇东南的徽成盆地、天水南部适宜性最好,陇东北部适宜性最差,陇东南地区平均比陇东偏高0.14。其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偏高,21世纪初又开始偏低。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性随时间变化较大,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2~0.03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1~0.02的速度下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柯  田欣禾  
依据2011—2016年的旅游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指数法,对甘肃省及东、中、西部12省区的旅游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动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旅游业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位于前列,但其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水平、TFP增长率等要素上均处于落后状态,技术进步水平偏低是制约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对2005—2016年甘肃省12年的旅游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旅行社数量和省际交通密度对甘肃省的旅游业起到促进作用,而星级饭店数量和对外依存度与旅游业的发展是负相关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阳  朱立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造成农村落后的关键因素。中国是马铃薯的生产大国,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2014年对甘肃省定西市样本农户马铃薯种植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马铃薯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生产马铃薯的综合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其生产效率提升的瓶颈;家庭纯收入、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和引进新品种3个变量在0.01水平下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户主的年纪在0.05水平下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达到显著;马铃薯的收购价格、农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鸿  杨敬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丽荣  王恒炜  
通过运用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胡麻、向日葵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庆阳市、临夏州油菜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兰州市、平凉市、定西市胡麻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比较高,但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说明与全省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主要依靠规模来维持优势,今后还需通过种植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来提高其单产;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规模优势指数比较高,白银市、张掖市向日葵具有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但其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小,应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综合优势。一般地,综合优势较大的地区具有对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土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静  牛叔文  孙红杰  胡莉莉  
近年来,甘肃经济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同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耗量也居高不下。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1985—2007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甘肃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节约将是未来甘肃经济总量增长的源泉。为了保持甘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手段,通过政策的最佳组合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成勇  
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对甘肃省6大产业2006—2011年间的能源消费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分析。将能源消费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3个部分。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形成甘肃省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的影响不明显,强度效应则有力地延缓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但生产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和明显大于强度效应,因此,在此期间能源消费表现为较快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文献  陈兴鹏  贾卓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行为之一,对能源消费导致的碳足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能源消费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计算得到了甘肃省1990年-2009年的总碳足迹、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碳足迹生态压力;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探讨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最后通过脱钩指数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碳足迹从1990年的0.091hm2/人上升为2009年的0.191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构成中,煤和石油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中又以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彧崧  戴永安  
本文选取2007年甘肃省14个地市的农业投入与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得出甘肃省农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结论,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进一步将各地区分为4类。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作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协调度模型研究1990~2004年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呈线性增长,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轻度失调趋向中级协调,后又转向初级协调;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继元  
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来甘肃省石油产业税负水平的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对影响甘肃石油产业税负水平的主要因素做了全面分析,并对“十一五”期间如何实现甘肃石油产业的合理税负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燕玲  马光威  
本文根据我国的科技统计数据,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构建了甘肃省科技投入产出分析指标体系和科技投入产出表;并对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省科技投入及其合理分配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叔文  张馨  董建梅  刘建兰  李永华  
我国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分区,识别适宜开发和需要保护的区域单元,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地域跨度大,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复杂多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利用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的9项综合性指标,以省内83个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分为开发类、中间类和保护类三种主体功能类型,分别对应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空间分析显示,甘肃地域分异特征明显,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功能组团在空间上呈现梯级变化的圈层结构。这为甘肃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巩文  任继文  赵长青  李晓鸿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