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9)
2023(5151)
2022(4695)
2021(4278)
2020(3966)
2019(9488)
2018(9443)
2017(18661)
2016(10489)
2015(12023)
2014(12364)
2013(12501)
2012(12114)
2011(10943)
2010(10959)
2009(10366)
2008(10440)
2007(9595)
2006(8163)
2005(7192)
作者
(32588)
(27581)
(27392)
(26217)
(17273)
(13424)
(12594)
(11052)
(10192)
(9761)
(9353)
(9313)
(8900)
(8675)
(8641)
(8631)
(8576)
(7975)
(7966)
(7910)
(7082)
(6700)
(6657)
(6274)
(6206)
(6205)
(6191)
(6010)
(5647)
(5591)
学科
(47514)
经济(47476)
(26544)
管理(25624)
方法(23787)
数学(21503)
数学方法(21348)
(19108)
企业(19108)
(15464)
地方(12322)
(11003)
(10979)
中国(10432)
农业(10415)
(8744)
贸易(8743)
业经(8679)
(8437)
(7680)
环境(7036)
(7018)
(6390)
财务(6377)
财务管理(6356)
土地(6234)
(6052)
金融(6050)
(5973)
企业财务(5963)
机构
学院(155414)
大学(155332)
(63719)
经济(62262)
管理(58832)
研究(53780)
理学(50620)
理学院(50020)
管理学(49147)
管理学院(48862)
中国(39630)
科学(35706)
(34458)
(32547)
(28949)
(27847)
业大(27797)
农业(27414)
研究所(26575)
中心(25702)
(25075)
财经(22271)
(21118)
师范(20922)
(20012)
北京(20001)
经济学(19579)
(19556)
(19480)
(18544)
基金
项目(103692)
科学(80029)
研究(73671)
基金(73449)
(64433)
国家(63889)
科学基金(53451)
社会(45030)
(43951)
社会科(42478)
社会科学(42458)
基金项目(40013)
自然(35466)
(35459)
自然科(34532)
自然科学(34518)
自然科学基金(33866)
教育(33660)
编号(30682)
资助(30064)
成果(24539)
重点(23734)
(23325)
(23037)
课题(21072)
(20981)
计划(20409)
科研(20368)
创新(19732)
教育部(19008)
期刊
(69394)
经济(69394)
研究(41665)
(31067)
中国(29700)
学报(27889)
科学(24718)
(21767)
农业(20806)
大学(19880)
学学(18869)
管理(17285)
教育(13417)
技术(13096)
(12458)
金融(12458)
业经(12145)
(11612)
财经(10628)
经济研究(10316)
问题(10008)
资源(9248)
(9084)
(8618)
技术经济(8430)
统计(7780)
理论(7690)
(7401)
商业(7337)
实践(7046)
共检索到22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巩文  任继文  赵长青  李晓鸿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飞翔  党坤良  陈俊娴  
以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灌木盖度、竹子密度以及竹子生物量等指标为自变量,对秦岭大熊猫冬季栖息地森林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大熊猫冬季栖息地居地森林群落主要以锐齿栎林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平均坡度为11.7°,坡向以东南坡为主;乔木的郁闭度为0.59,其高度、胸径和年龄都最大而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最低;灌木的盖度、高度都比较高而多样性指数比较低,分别为0.74,1.77m,0.76;竹子的密度和生物量也都比较高,分别为9.28万株·hm-2,15.78t·hm-2。夏季栖息地森林群落以巴山冷杉林为主,地形较为平缓,平均坡度为17.2°,坡向以东南坡和东北坡为主;森林郁闭度为0.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伟  康东伟  康文  李洁  李俊清  赵联军  王小荣  
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的植被调查,分析人工林、次生林、原始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食竹特征,研究人工林是否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结果表明:人工林中均未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优势度、栖息地盖度、植株数(H>5m)等均高于原始林。群落高度、最大胸径、平均胸径、栖息地成熟度等均低于原始林。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人工林对上层林木结构恢复快,但密度大,胸径变异小,栖息地盖度偏高,限制了林下植物物种的生长。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竹类密度小、生物量低,更新能力差。而人工种植竹类高度、盖度均达不到大熊猫取食要求,且干扰严重。说明人工林未能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国珍  李俊清  任艳林  马宇飞  
该文从地形因子、森林群落因子和主食竹因子 3方面 ,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退化与恢复的指标体系 .地形因子指标主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 ;森林群落指标主要包括 :林木高度、灌木高度、灌木株数、林木株数、灌木种类、云冷杉林木组成比例、灌木盖度和森林郁闭度 .竹子密度、竹子基径、幼竹比例和竹子高度则是衡量主食竹质和量的主要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标准是 :生长在海拔 2 6 0 0~ 30 0 0m之间、坡度为 2 5°~ 4 5°的西坡、西南坡和西北坡的中坡部位的森林 .这种森林的林木高度 5 0 0 0株 hm2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顾海军  隆廷伦  于长青  陈佑平  
2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5月间 ,采用系统样地方法 ,对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黄羊熊猫观测站采伐和未采伐基地中大熊猫活动区域和非活动区域植被群落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未采伐区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物种数、物种丰富度、竹子更新能力、竹子密度、最大胸径的平均值均高于未采伐的大熊猫非活动区域 ;采伐区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单株竹生物量、竹子密度、样地平均竹子盖度、均高度、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的平均值均高于采伐后大熊猫非活动区域。森林采伐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竹子密度、样地平均竹子盖度等因子下降 ,对大熊猫的适应性程度及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国珍  李俊清  任艳林  马宇飞  
该文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 6个亚高山针叶林样地的结构 ,分析了树干的大小、年龄和空间分布格局 ,运用树干胸径生长格局解释了林地干扰的历史 .研究结果表明 :王朗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的组成、结构与林地干扰历史息息相关 .林冠层的干扰严重影响着王朗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的组成和结构 .树干的风倒、掘根和折干形成了林窗 ,而林窗的形成在过去 2 0 0a时期内是一个相对连续的小尺度过程 .树倒和折干使林木平均每 6a有一个生长释压 .林窗促进了树木的更新 ,并使得林木林冠组成能够得以维持 .同时森林的更新受林下竹子同幼苗生长竞争和竹子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方铭  马月伟  贾子薇  叶文  
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维度构建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变化法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栖息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6年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数介于0.340 5~0.736 2,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大子系统中,压力系统与响应系统指数偏低,栖息地遗产旅游面临较大压力,相应的响应措施亟待加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月伟  赵永涛  陈富斌  兰立波  
雅康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构建川藏"经济走廊",促进甘孜及西藏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雅康高速公路将穿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外围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将可能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产生负面的影响,明确高速公路建设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潜在影响,对于正确处理高速公路建设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根据拟建公路与遗产地关系剖面图,初步分析了拟建雅康高速公路所推荐的K方案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雅康高速公路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二郎山特长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以及通风井群的施工与维护对自然景观会形成明显干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桐   胡宁   李红勋   贺超  
主食竹是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生境因子,因而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居民割竹打笋的行为使大熊猫保护成效受到了重大挑战。根据在四川省天全县、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社区收集的调研数据,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受调查者的性别、参与创业活动和培训的经历、贷款难度、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粮食获取渠道等因素对其割竹打笋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受调查者的个体特征、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政策认知4个方面,分析了当地居民割竹打笋行为的驱动因素,并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桐   胡宁   李红勋   贺超  
主食竹是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生境因子,因而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居民割竹打笋的行为使大熊猫保护成效受到了重大挑战。根据在四川省天全县、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社区收集的调研数据,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受调查者的性别、参与创业活动和培训的经历、贷款难度、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粮食获取渠道等因素对其割竹打笋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受调查者的个体特征、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政策认知4个方面,分析了当地居民割竹打笋行为的驱动因素,并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婷  马月伟  吴梦  康夏夏  覃方铭  牛安逸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对四川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遗产边缘带范围内400家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以了解受遗产保护影响边缘带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并探讨边缘带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利用SPSS19.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满意度群体特征;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遗产保护的影响,经济收入、工作和劳动条件、交通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居民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其中相关性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收入,最小的是交通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寅开   贺超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2)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寅开   贺超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2)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江洪  曾宗永  王昊  刘少英  王鸿加  刘世昌  
在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中调查了 12种生态因子的 5 8种生境类型 ,利用Forageratio指数对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原始林 2 0 82个样方中发现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4 31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数的 2 0 7% ;在 15 82个次生林样方中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15 2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数的 9 6 % .研究结果表明 :①原始林中大熊猫回避大于坡度 4 0°的生境类型 ,而在次生林生境中对坡度没有表现明显的偏好 .②坡向和乔木郁闭度对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没有明显影响 .③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大熊猫都偏好针阔混交林 ,但在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燕  周世强  谭迎春  周小平  王鹏彦  张和民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而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由于地形地势、坡度、土壤、水热条件等原因,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但其多样性测度指标除物种丰富度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先增加,然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坡度不是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