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4)
2023(12870)
2022(10305)
2021(9186)
2020(7355)
2019(16602)
2018(16182)
2017(31076)
2016(17302)
2015(18987)
2014(18866)
2013(18319)
2012(16826)
2011(15203)
2010(15631)
2009(14206)
2008(14287)
2007(12672)
2006(11628)
2005(10363)
作者
(52361)
(43794)
(43771)
(41323)
(28158)
(20910)
(19529)
(16993)
(16723)
(15639)
(15298)
(14477)
(14274)
(13862)
(13819)
(13489)
(13248)
(13047)
(12672)
(12636)
(11038)
(10840)
(10725)
(10042)
(10005)
(9788)
(9663)
(9586)
(8844)
(8810)
学科
(70083)
经济(69990)
管理(50200)
(49335)
(38731)
企业(38731)
方法(25127)
中国(23326)
(22532)
数学(21581)
数学方法(21297)
(17843)
业经(17276)
地方(16871)
农业(15177)
(14625)
(14193)
贸易(14187)
(13852)
(13777)
(13343)
(11519)
银行(11472)
环境(11312)
技术(10967)
(10940)
(10767)
(10561)
(10542)
金融(10541)
机构
学院(250529)
大学(249949)
(102639)
经济(100430)
管理(93650)
研究(91793)
理学(80857)
理学院(79836)
管理学(78389)
管理学院(77913)
中国(66961)
科学(57825)
(53211)
(49849)
(47316)
(46946)
研究所(43330)
业大(40460)
中心(40375)
农业(39455)
(38780)
财经(37057)
(33955)
(33735)
师范(33547)
(33248)
北京(33013)
经济学(31066)
(30670)
(28306)
基金
项目(170023)
科学(134062)
基金(124387)
研究(118998)
(111285)
国家(110355)
科学基金(93319)
社会(77596)
社会科(73597)
社会科学(73576)
(66135)
基金项目(65505)
自然(61496)
自然科(60143)
自然科学(60120)
自然科学基金(59057)
(57049)
教育(53679)
资助(49385)
编号(46129)
重点(38948)
(38023)
成果(37473)
(36822)
(35110)
课题(33184)
创新(32906)
国家社会(32569)
科研(32332)
计划(32288)
期刊
(114988)
经济(114988)
研究(74984)
中国(47997)
(45835)
学报(44294)
科学(40710)
管理(34428)
(34105)
大学(32613)
学学(31037)
农业(30715)
(24468)
金融(24468)
教育(24267)
业经(19496)
经济研究(18861)
技术(18582)
财经(17877)
问题(16722)
(16363)
(15408)
(13172)
(12963)
现代(12435)
科技(12091)
国际(12069)
业大(11672)
商业(11580)
技术经济(11437)
共检索到37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等田  
城市化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而2010年甘肃省城市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落后10年。从发展潜力看,2015年甘肃省城镇人口可增加466万人,相当于2000年兰州市区人口的1.7倍;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带动人均GDP增长0.14%。但由于缺乏制度创新,甘肃省城市化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甘肃省应走多元形态、三化同步、两手结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永欢,樊胜岳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文章基于对甘肃省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指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积极推进城市化的战略意义。在简要分析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基础之上,提出甘肃省推进城市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推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和政策环境;四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利邦  牛叔文  李怡欣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演化的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协调发展度指数也呈现一种线形的上升趋势。从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曲线看出,2003年以前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甘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一直以中低度协调为主。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也会有所改善,两者的耦合关系才会逐渐增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宝贵  王耀斌  刘光琇  陈拓  张满效  张威  
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对开发沿线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区交流、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简单回顾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高速公路绿化发展前提下,针对甘肃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指出甘肃省目前高速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将甘肃省划分为九大区域,并提出了各分区绿化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向军  李志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妤  汤丽  朱江涛  
城市治理是城市的各治理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城市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它是城市政府寻求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文章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突出问题的分析,尝试建立起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市民组成的,具有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合理分工、协调高效和低成本等特征的城市治理体系,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志仪  丁刚  
以往的研究中,当实际应用经济因素相关分析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时,往往仅考虑了当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由此必然会因为遗漏掉重要信息而严重影响预测结果的可信性及其精度。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以计量经济学中的PDL(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为依据,尝试通过ARIMA模型及CPPS软件的运用对其2010年城市化水平做出预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培基  杨银峰  
本文基于经济、社会、城建与环保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以甘肃省的12个城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甘肃省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子量  马丁丑  
基于甘肃省1991-2010年16个城市的市区人口数据,通过城市化视角对甘肃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甘肃省城市体系的位序结构基本稳定,规模结构有序演进;随着甘肃省的城市化进程由缓慢增长向加速增长阶段过渡,其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的变化开始呈现U型趋势,而首位度指数则呈现出由缓慢递减到快速递减的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演变导致其位序规模指数的变化也呈现U型趋势。认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甘肃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出现了分异性演变,并且这种状况在未来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祖静  石培基  李巍  
城市服务范围是城市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ArcGIS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求解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与全省各地区之间的路网距离,并计算其经济联系量,划分城市服务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ArcInfo编程技术中的线性规划优化技术对划分后的服务范围进行优化处理,找出城市最优服务区。结果表明:划分的城市服务范围明显按照地形起伏和交通路网的走势分布,受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影响;优化后的服务范围相比较之前变化很大,受经济、人口因素的影响极化,地形交通在优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为区域空间规划提供了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永平  许波  韩荣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用土地大量转变为城市用地现象非常严重。面对人多地少的现状,集约、高效地使用城市土地已成为今后缓解我国耕地保护与城市扩张占用耕地这一对矛盾的重要措施。掌握好现阶段城市用地水平的高低对指导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综合评价和ARCVIEW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甘肃省14个市州城市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最后分析各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度比较评价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建伟  许新宇  陈兴鹏  崔理想  逯承鹏  薛冰  
以甘肃省12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城市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2005年和2009年这12个城市的效率进行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同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进一步明确各城市效率提升的潜力。研究发现,2005—2009年间,甘肃省城市效率普遍很低,城市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陇中地区和河西地区的城市效率要高于陇东地区和陇南地区,工矿型城市的城市效率要高于非工矿型城市,大城市的城市效率要高于中小城市的城市效率;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城市效率在时间节点上的差异均有所缩小;甘肃省目前主要处于低投入低产出阶段,城市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宇硕  白永平  
文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12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水平明显提高,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影响集约度水平的四个因素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主导因素由土地利用程度逐渐转变为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各因素的空间差异也十分明显,城市土地集约度的空间形态呈以嘉峪关市和金昌市—武威市和兰州市—庆阳市为中轴线的"三轴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张朋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甘肃省城镇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甘肃省城镇化的长期趋势,揭示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集聚的过程。研究发现在2022年左右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2030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这对于甘肃省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