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3)
2023(12304)
2022(10840)
2021(10139)
2020(8454)
2019(19586)
2018(19612)
2017(37766)
2016(20565)
2015(22795)
2014(22767)
2013(22463)
2012(20432)
2011(18262)
2010(18085)
2009(16462)
2008(15742)
2007(13580)
2006(11876)
2005(9943)
作者
(57990)
(48102)
(47613)
(45400)
(30700)
(23370)
(21589)
(19083)
(18333)
(16978)
(16650)
(16030)
(15125)
(14955)
(14818)
(14494)
(14419)
(14231)
(13713)
(13584)
(11878)
(11615)
(11461)
(10948)
(10823)
(10782)
(10542)
(10472)
(9652)
(9526)
学科
(80638)
经济(80557)
管理(61828)
(59117)
(49865)
企业(49865)
方法(36938)
数学(31876)
数学方法(31510)
中国(23067)
(22058)
地方(20525)
技术(19101)
业经(18659)
(18111)
(17060)
农业(15050)
理论(13969)
环境(13808)
(13150)
(13123)
技术管理(13010)
(12123)
(12079)
贸易(12069)
(11624)
(11377)
财务(11316)
财务管理(11295)
企业财务(10704)
机构
大学(282196)
学院(281940)
管理(118655)
(108144)
经济(105484)
理学(103697)
理学院(102569)
管理学(100905)
管理学院(100409)
研究(91470)
中国(65203)
(59939)
科学(59283)
(46437)
(44630)
(44506)
业大(43830)
中心(41880)
研究所(41122)
(40774)
(38488)
师范(38198)
财经(37880)
北京(37269)
农业(34673)
(34432)
(33754)
(33668)
师范大学(30961)
经济学(30675)
基金
项目(203105)
科学(160573)
研究(148864)
基金(145940)
(126352)
国家(125272)
科学基金(109166)
社会(93245)
社会科(88277)
社会科学(88250)
(83037)
基金项目(79634)
自然(71903)
自然科(70246)
自然科学(70228)
自然科学基金(68929)
(68030)
教育(67700)
编号(60896)
资助(58239)
成果(47808)
(45899)
重点(44767)
(43643)
(43615)
创新(42121)
课题(41978)
科研(38124)
教育部(37216)
大学(37120)
期刊
(115742)
经济(115742)
研究(80626)
中国(53231)
学报(42673)
管理(42309)
科学(40931)
(39755)
教育(33287)
(32931)
大学(32084)
学学(30027)
农业(28162)
技术(25910)
业经(20195)
(19356)
金融(19356)
经济研究(17056)
财经(16834)
科技(16747)
问题(16178)
图书(15477)
技术经济(14905)
(14870)
(14249)
资源(14087)
理论(13698)
现代(13167)
实践(12820)
(12820)
共检索到398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英  王士军  张爱宁  马巧丽  
本文以西部省份甘肃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4个反映创新基础、创新投入、企业创新、科技惠民及创新产出方面的指标,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聚类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玄兆辉  杜英  马燕玲  
本文在综述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型甘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2010年创新型甘肃评价指数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推进甘肃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苏海龙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知识创新的尖兵,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为增强甘肃省区域竞争力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李山勇  
基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对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除兰州、嘉峪关为"生态孤岛"外,总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非均衡布局。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分析甘肃省情,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兵  邓生菊  王丹宇  
创新是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现状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以西部欠发达省份甘肃省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合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相关结论及对策建议将为甘肃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蒲金涌  姚小英  
气候舒适性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甘肃省31个城市1971年—2008年日照时数、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的月平均值,对城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及由此3指数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及陇东地区的城市,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为1个月,极冷时间为3个月;甘南高原的城市全年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极冷月份为5月~6月;陇东南南部城市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北部有2个月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感觉极冷的时间为3月~4月。气候舒适度计算结果显示,除甘南高原外,甘肃省各主要城市候舒适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城市最舒适居住时间都在5个月以上,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城市为陇东南南部的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永欢,樊胜岳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文章基于对甘肃省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指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积极推进城市化的战略意义。在简要分析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基础之上,提出甘肃省推进城市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推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和政策环境;四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萍  
文化与科技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者究竟如何实现融合是问题之关键。本文在深入分析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甘肃省实现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甘肃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促进甘肃省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韦  
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从静态、动态两个维度对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发现,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活动能力低下、创新支撑能力不够、创新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甘肃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边恺  
当前,随着党和政府对国家审计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的期望日益增强,国家审计介入国家治理的程度加深,大型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逐步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对审计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审计组织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审计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甘肃省大型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创新实践,探索了扁平化管理、矩阵型组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审计组的组织方式以及审计外包,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大型审计项目省级人财物统一管理制度、指挥控制管理中心、审计组组长(主审)库制度、引入外部力量参与机制等改进设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妤  汤丽  朱江涛  
城市治理是城市的各治理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城市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它是城市政府寻求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文章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突出问题的分析,尝试建立起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市民组成的,具有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合理分工、协调高效和低成本等特征的城市治理体系,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标  尹晓惠  侯兰功  
在分析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省域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特定省区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构建既能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又能反映城市参与竞争的能力和对整个区域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文章以甘肃省的14个城市为例,计算得出了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并把14个城市分为5种类型,指明了各类型城市的相对优劣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军  叶舜赞  董锁成  李岱  
运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基础设施报告(200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甘肃省旅游局2004年对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2004),以及对甘肃省主要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28项指标进行的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结果,得出主要城市的体系与功能评价,初步探讨甘肃省旅游城市体系,根据结果初步得出,甘肃省旅游城市体系分为,国际旅游城市———敦煌,省内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兰州,省内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以及省内三级旅游中心城市和地方旅游中心城镇,并为各个城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概念性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晋王强  吴明艳  妙旭华  董战峰  
基于主题框架法构建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生态治理建设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耦合度高、中级协调阶段,整体仍处于发展水平欠佳局面;工业固废管理水平、农药化肥使用水平、能耗效率等是制约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科  石培基  
研究目的:构建甘肃省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甘肃省86个县级行政区的耕地质量。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GIS软件。研究结果:质量为中等以上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05%,大都分布于河西5市、陇东的南部和陇中部分县区;质量为较差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9.95%,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陇南天水山区和庆阳北部地区。研究结论:甘肃省耕地质量总体较差,且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差别较大。评价结果比较符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