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8)
- 2023(7493)
- 2022(6628)
- 2021(6124)
- 2020(5561)
- 2019(12820)
- 2018(12721)
- 2017(24939)
- 2016(13957)
- 2015(15739)
- 2014(16056)
- 2013(16158)
- 2012(15470)
- 2011(13959)
- 2010(13980)
- 2009(12880)
- 2008(13064)
- 2007(11911)
- 2006(10015)
- 2005(8948)
- 学科
- 济(59460)
- 经济(59407)
- 业(36892)
- 管理(35500)
- 方法(30508)
- 企(28074)
- 企业(28074)
- 数学(27492)
- 数学方法(27239)
- 农(17756)
- 财(15362)
- 学(14464)
- 地方(13852)
- 中国(13616)
- 农业(11904)
- 业经(11073)
- 贸(10872)
- 贸易(10871)
- 制(10698)
- 易(10533)
- 务(9534)
- 财务(9516)
- 财务管理(9491)
- 企业财务(9039)
- 融(8889)
- 金融(8887)
- 银(8741)
- 银行(8701)
- 和(8663)
- 环境(8443)
- 机构
- 大学(205828)
- 学院(205265)
- 济(82697)
- 经济(80844)
- 管理(75498)
- 研究(72957)
- 理学(65571)
- 理学院(64714)
- 管理学(63435)
- 管理学院(63051)
- 中国(53355)
- 科学(49271)
- 农(46258)
- 京(43618)
- 所(39865)
- 财(37265)
- 业大(37099)
- 农业(36992)
- 研究所(36745)
- 中心(33890)
- 江(31772)
- 财经(29961)
- 经(27154)
- 范(27040)
- 北京(26839)
- 师范(26733)
- 经济学(25761)
- 省(25668)
- 院(25283)
- 州(25102)
- 基金
- 项目(140692)
- 科学(109405)
- 基金(101875)
- 研究(96323)
- 家(91436)
- 国家(90712)
- 科学基金(75570)
- 社会(59627)
- 省(57648)
- 社会科(56416)
- 社会科学(56392)
- 基金项目(54620)
- 自然(51634)
- 自然科(50389)
- 自然科学(50368)
- 自然科学基金(49463)
- 划(48078)
- 教育(44311)
- 资助(42239)
- 编号(38136)
- 重点(32710)
- 部(31275)
- 发(30719)
- 成果(30590)
- 计划(28678)
- 创(28592)
- 科研(27934)
- 创新(26919)
- 课题(26844)
- 教育部(25733)
共检索到29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蒲金涌 张存杰
运用甘肃省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环县等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年~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西峰等14个气象站1971年~2006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计算分析表明,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水分适宜度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陇东南的徽成盆地、天水南部适宜性最好,陇东北部适宜性最差,陇东南地区平均比陇东偏高0.14。其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偏高,21世纪初又开始偏低。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性随时间变化较大,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2~0.03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1~0.02的速度下降。...
关键词:
甘肃 冬小麦 水分适应性 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礼刚
根据1985-2010年甘肃省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短的滞后期内,甘肃省经济增长是导致其碳排放增加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碳排放的增加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之一,碳排放量波动对来自于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小,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碳排放作为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鸿杰 陈逸平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肃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进入了内涵建设时期。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格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切合现象。为了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资源利用率与办学效益,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本文通过对甘肃省2012—2015年专业结构动态、专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产业发展的切合性分析,总结了甘肃省专业结构调整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为政府职能部门及院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肃省 高职 专业格局 动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文献 陈兴鹏 贾卓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行为之一,对能源消费导致的碳足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能源消费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计算得到了甘肃省1990年-2009年的总碳足迹、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碳足迹生态压力;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探讨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最后通过脱钩指数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碳足迹从1990年的0.091hm2/人上升为2009年的0.191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构成中,煤和石油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中又以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叔文 郭晓东 刘正广 李国柱 曾明明
文章依据近百年来分区域人口统计数据建立动态模型,分析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特点。近百年来甘肃经济社会状况的巨变引起75个县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比重的变化,特别是以兰州市为重心的陇中地区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人口分布的集中效应;而陇南地区在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反映了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约束。各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比重与时间序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希萍 何丽红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甘肃省14个地区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甘肃省各市州的投资效率值和广义投资效率值,实现了对省内各地州按效率值的完全排序,揭示出不同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投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相对有效性 甘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韦伯龙 刘洪 张锦泉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利用1996-2008年临夏地区花椒产量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分析、研究甘肃临夏地区影响花椒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做出适生种植区划,建立临夏地区花椒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甘肃临夏地区花椒种植最适宜区永靖县小川、古城及黄河沿岸;适宜区永靖水库区、川塬地,东乡县唐汪、河滩、洮河沿岸,积石山部分黄河沿岸,临夏市东川及1800 m以下川塬区,次适宜区永靖山区,积石山、临夏县、康乐县东北部,临夏市西川,广通河中下游地区,可种植区康乐县中部,和政县东北部,临夏县和积石山中部阳坡区,不可种植区临夏县、和政、康乐、积石山中部偏南区。建立的花椒安全越冬期、萌动发芽期、...
关键词:
花椒 气候条件 产量 预测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玲 徐长春 尹小刚 遆晋松 陈阜
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河北低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面临着巨大挑战。本研究以沧州市吴桥县为例,分析该地区1981—2015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各项气象因素变化特征,采用SIMETAW模型模拟冬小麦各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分析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水分生态适应性,提出影响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重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35年来,气温是冬小麦生育期内变化最为显著的气象因素,其中最低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增幅为0.41℃/10a,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27℃/10a;其次是降雨量的变化,冬小麦生育期内降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变化 需水量 生态适应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世哲
通过对比1997-2005年甘肃省成年人体质整体变化与分地区变化状况,揭示甘肃省成年人体质的发展变化特点。并对影响国民体质水平的成因进行分析与调查。为制定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
甘肃省 成年人 体质变化 成因 全民健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文献 陈兴鹏 贾卓
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需要统筹兼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应减少能源消耗。本文以甘肃省工业部门24个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各产业的能耗比重及其变化情况,发现能源消耗集中在六大高耗能产业,并且其比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次,应用能耗产出弹性分析了能源消耗与产业产值增量变化之间的相对关系,重点评价了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可持续状态;然后,应用改进型结构分解法分析了部门结构变化和部门强度变化在工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中所起的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解产品结构变化和产品强度变化对部门强度变化的影响,还原了部门结构变化对工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的真实作用;最后,结合甘肃省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现状提出了节约能源的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李朋 张杰 姜朋辉 张胜武
基于甘肃省1949—2011年的农业生产相关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5年趋势滑动等方法对甘肃粮食产量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甘肃63年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甘肃省未来10年(2012—2021年)的粮食产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949—2011年,甘肃省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增长;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及单产的曲线的动态变化基本吻合;在建国以来63年的时间尺度上,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存在38年、23年、15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其中38年左右和2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较强烈。②影响粮食生产的4个主要成分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因子、生态保护及恢复和粮食生产成本。③粮食生产在2012—2021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军德 李国霞 赵晓冏
【目的】为充分了解甘肃省玉米水分利用状况,为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农业制度的制定以及农业工程灌溉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近50 a甘肃省3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并借助GIS技术计算甘肃省近50 a玉米需水量、缺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近50 a甘肃省玉米需水量和缺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属于正常波动,平均值分别为545.51和423.51 mm;(2)不同生长阶段玉米需水量和缺水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长发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分别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的40.99%和41.65%;(3)在空间变化上,甘肃省玉米需水量和缺水量呈现出从东南到西北递增的趋势,河西区域需水量和缺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4)近50 a甘肃省玉米水分盈亏指数随有效降水量的下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近50 a甘肃省玉米干旱情况在不断加剧,只有合理分配水资源,制定有效的灌溉制度,才能保证农作物水分利用的时效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农作物用水需求。
关键词:
甘肃省 缺水量 玉米 时空分布 需水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基于陕西和甘肃地区59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信息可获性、气候变化认知和地区特征等方面选取相关变量,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7%的农户面对气候变化都会采取适应性行为,且以投资较少的短期行为为主,被动适应性行为所占比重略高于主动适应性行为。耕地面积、对干旱的认知、地区地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上网频率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主动适应性行为;农业收入占比等大多数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户同时选择两种适应性行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丽荣 王恒炜
通过运用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胡麻、向日葵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庆阳市、临夏州油菜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兰州市、平凉市、定西市胡麻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比较高,但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说明与全省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主要依靠规模来维持优势,今后还需通过种植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来提高其单产;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规模优势指数比较高,白银市、张掖市向日葵具有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但其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小,应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综合优势。一般地,综合优势较大的地区具有对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