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2)
2023(9096)
2022(7860)
2021(7508)
2020(6381)
2019(14909)
2018(14811)
2017(28934)
2016(16151)
2015(18339)
2014(18663)
2013(18837)
2012(18088)
2011(16366)
2010(16723)
2009(15881)
2008(16188)
2007(15141)
2006(13444)
2005(12059)
作者
(49212)
(42022)
(41585)
(39651)
(26102)
(20398)
(18844)
(16544)
(15687)
(14998)
(14296)
(14187)
(13124)
(13102)
(13101)
(13086)
(12849)
(12216)
(11982)
(11942)
(10566)
(10422)
(10228)
(9706)
(9533)
(9500)
(9454)
(9147)
(8691)
(8603)
学科
(74787)
经济(74720)
(50703)
(48022)
管理(37282)
农业(33532)
方法(29087)
(26159)
企业(26159)
数学(25901)
数学方法(25616)
业经(19913)
地方(18038)
中国(18021)
(16213)
(15856)
(15104)
(12772)
(12764)
贸易(12758)
农业经济(12545)
(12389)
土地(12110)
(10631)
银行(10601)
(10357)
(10142)
(10105)
发展(10097)
(10075)
机构
学院(238360)
大学(234399)
(97329)
经济(95059)
管理(88056)
研究(84252)
理学(75011)
理学院(74132)
管理学(72707)
管理学院(72285)
(66918)
中国(66523)
科学(54317)
农业(51684)
(50277)
业大(45242)
(45135)
(42897)
中心(41218)
研究所(40674)
(39830)
财经(33075)
(32560)
(32281)
师范(32262)
农业大学(32081)
(31038)
北京(31033)
(29783)
(28673)
基金
项目(152663)
科学(117674)
研究(111718)
基金(107529)
(93909)
国家(92975)
科学基金(77658)
社会(69075)
社会科(64783)
社会科学(64758)
(63854)
基金项目(57915)
(51215)
教育(49600)
自然(49420)
自然科(48133)
自然科学(48115)
编号(47718)
自然科学基金(47207)
资助(43267)
成果(38719)
(36342)
(34812)
重点(34149)
(33690)
课题(32417)
(30677)
科研(29254)
创新(28750)
计划(28360)
期刊
(119317)
经济(119317)
(71062)
研究(67485)
中国(54061)
农业(48270)
学报(43098)
科学(38983)
(32759)
大学(32355)
学学(30835)
业经(26027)
管理(25963)
(25491)
金融(25491)
教育(23001)
(22839)
技术(19764)
问题(17346)
(15977)
财经(15775)
经济研究(15673)
农业经济(15367)
农村(15358)
(15358)
资源(13526)
(13512)
世界(12971)
业大(12767)
技术经济(12477)
共检索到36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卫红  马丁丑  刘勇  刘小强  
该文选取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推进中成效显著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部分典型区域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及其后果进行了分析,如:传统流转形式偏高和整体流转率偏低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配置效果不够明显、土地流转行为失范现象为纠纷发生埋下诸多隐患、土地供求双方对接难的现象限制了农地流转的空间延伸和创新发展、行政色彩浓厚的冒进现象导致土地流转更多偏向寻租视域而非效率领域、流转期限的不确定性和短期性现象极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和集约化经营、农户参与行动的不一性现象造成农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受掣肘、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现象加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成本等,并据此提出消解这些不良现象的思路和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剑萍  李兴江  
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甘肃农村土地流转主要表现为流转总体规模较小;流转方式多样化,以出租、转包、互换为主;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流转规模大;承转主体以农户为主。通过与浙江、江苏等农地流转发展较快的地区对比,认为甘肃省农地流转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农业生产的利益驱动性不强致使各类经济组织(特别是涉农企业)参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对流转农地需求不足;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落后的非农业产业发展,致使甘肃省农民对土地具有过分的依赖性,加之思想认识上的局限,使农地供给积极性不高;而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又进一步限制了农地流转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敏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以人畜粪便、秸秆和垃圾等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大量研究表明,沼气发酵后的产物沼液、沼渣也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沼液、沼渣中所含的养分使其具备肥料的功效。在农村地区开发沼气,并开展对"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可有效解决人畜禽类粪便随意排放、堆积带来的空气、水源的污染及病菌传播的问题,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平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牛立业  李澍亚  孙小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化结构,促进"三农"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繁荣稳定。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建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研究发现,西部农村信用社过度强调抵押品与担保,而不是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甄别优质贷款客户,是农民贷款难、民间借贷趋于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转贷"以及由转贷行为所产生的虚假盈利,掩盖了农村信用社真实的经营业绩。提高西部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主要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机构网点由低产数量型向高效质量型转化;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创建农村信用社经理人市场,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军锋  王旭东  
中国现行的农村救助政策,由于各项政策出发点、目标、标准都有很大差别,并没有合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因而还存在着重迭交叉、覆盖不全、资源浪费、政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迫切需要整合政策和资源,构筑完善的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因此,本文以甘肃为例,分析了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和困境,提出了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建设要求的农村社会救助困境的若干消解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礼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探析张文礼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查清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构成分布状况;分析其利用程度,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苗  
本文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对甘肃省静宁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调查中发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民增收困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未满足需求,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强化舆论宣传、加大资金整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农村基础投入、强化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支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明琪  
以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为例,参考各省、市农村“三变”改革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运用2017—2020年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等1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析评价了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的综合效果。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综合效果为“非常满意”占38%,“满意”占32%,“一般”占19%,“不满意”占11%,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合计占70%。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综合效果评价结果为“满意”。综合评价结果说明,甘肃省试点县(区)农村“三变”改革综合效果较好,已呈现出“农村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农业产业强起来”的良好态势,这与甘肃省目前开展的农村“三变”改革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明琪  
以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情况为例,参考各省市农村“三变”改革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运用2017—2020年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等12个二级评价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了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的综合效果。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综合效果为“非常满意”占38%,“满意”占32%,“一般”占19%,“不满意”占12%。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合计占70%。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甘肃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区)综合效果评价结果为“满意”。综合评价结果说明,甘肃省试点县(区)农村“三变”改革综合效果较好,已呈现出“农村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农业产业强起来”的良好态势,这与甘肃省目前开展的农村“三变”改革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继元  
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来甘肃省石油产业税负水平的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对影响甘肃石油产业税负水平的主要因素做了全面分析,并对“十一五”期间如何实现甘肃石油产业的合理税负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镱菲  张明喜  
以政府财政投入为特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农民参保人数和参保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制度绩效明显提高。本文构建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精算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养老保险资金出现较大的收支缺口,未来各年度所需的养老保险金支出政府承担的财政压力较大,农村集体经济承担的养老保险责任将会超出其相应的经济能力。为此,建议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治虎  杨晓宏  
本文从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白亮  
本研究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一个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的田野调查发现: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2.经过10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关注教育效益追求中的价值取向,切实保证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优质教育,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洪文  张虹  李娜  颜咏华  
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资金短缺依然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各省也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寻求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方法。定西市作为甘肃省金融体制创新的试点市,近年来,通过开发新的贷款模式和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了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投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本文以定西市农村金融体制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定西市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开展的情况,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