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4)
- 2023(13517)
- 2022(11513)
- 2021(10712)
- 2020(8727)
- 2019(20246)
- 2018(19885)
- 2017(37734)
- 2016(20917)
- 2015(23714)
- 2014(24227)
- 2013(24372)
- 2012(23367)
- 2011(21363)
- 2010(21949)
- 2009(20429)
- 2008(20493)
- 2007(19118)
- 2006(17154)
- 2005(15742)
- 学科
- 济(95780)
- 经济(95689)
- 业(59405)
- 农(51643)
- 管理(51614)
- 企(35702)
- 企业(35702)
- 农业(34353)
- 方法(33044)
- 中国(29734)
- 数学(28693)
- 数学方法(28434)
- 地方(27944)
- 业经(24462)
- 财(19399)
- 学(19192)
- 制(18539)
- 发(17556)
- 贸(16637)
- 贸易(16624)
- 易(16027)
- 银(15217)
- 银行(15183)
- 环境(14758)
- 行(14644)
- 融(14632)
- 金融(14630)
- 和(13973)
- 地方经济(13690)
- 技术(13211)
- 机构
- 学院(310193)
- 大学(303514)
- 济(126961)
- 经济(123962)
- 管理(112413)
- 研究(112125)
- 理学(94697)
- 理学院(93529)
- 管理学(91904)
- 管理学院(91319)
- 中国(87107)
- 农(74266)
- 科学(70735)
- 京(66410)
- 所(59783)
- 农业(57207)
- 财(56710)
- 研究所(53713)
- 中心(52965)
- 业大(52725)
- 江(52516)
- 范(43812)
- 财经(43401)
- 师范(43396)
- 北京(42131)
- 州(41689)
- 省(41393)
- 经(39060)
- 院(39036)
- 经济学(37537)
- 基金
- 项目(195607)
- 科学(150991)
- 研究(146139)
- 基金(135903)
- 家(118548)
- 国家(117381)
- 科学基金(98036)
- 社会(90134)
- 社会科(84785)
- 社会科学(84754)
- 省(81699)
- 基金项目(72259)
- 划(66224)
- 教育(65541)
- 编号(63052)
- 自然(60854)
- 自然科(59180)
- 自然科学(59158)
- 自然科学基金(58029)
- 资助(54650)
- 成果(51358)
- 发(48778)
- 重点(44323)
- 课题(43981)
- 部(42351)
- 创(40028)
- 农(39352)
- 发展(39164)
- 展(38514)
- 创新(37451)
- 期刊
- 济(158215)
- 经济(158215)
- 研究(91552)
- 农(76189)
- 中国(76009)
- 学报(52119)
- 农业(51665)
- 科学(47377)
- 财(43054)
- 大学(38578)
- 管理(37454)
- 教育(36853)
- 学学(36110)
- 融(32841)
- 金融(32841)
- 业经(31989)
- 技术(28169)
- 业(25696)
- 问题(22060)
- 经济研究(22057)
- 财经(20739)
- 资源(18327)
- 版(17907)
- 经(17885)
- 图书(17477)
- 农村(16183)
- 村(16183)
- 技术经济(16013)
- 世界(15958)
- 农业经济(15938)
共检索到493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礼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探析张文礼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查清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构成分布状况;分析其利用程度,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龙波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类资源,其开发潜力巨大,是可再生资源。在开发中避免形成“低开发——高就业——低效益”的格局,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出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育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资源 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原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论断,既是我们党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贯主张,又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以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开发战略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颖 南志标
本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别就农地流转对农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和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都能有效提高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而农地转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农地转入户的总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分别高2026.153元/人和4844.289元/人,两组农户间的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农地转出户的总劳动力和非农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分别高3315.577元/人和2581.883元/人,其农地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低466.488元/亩。因此,农地流转不一定会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但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从而提高农村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波 支玲 董艳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本文在分析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实施退耕还林的状况及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则林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是农民增收入,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使沉积在农业中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二、三产业,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有极好的机遇和前景。本文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重点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如何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现实选择、工作取向及对策措施作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甘肃中部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五化"(整体人口低能化、劳动者队伍的老龄化、村庄凋敝化、公共管理弱化、男性鳏夫化)现象。通过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推进农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较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爱英 杨新科
本文在研究甘肃陇东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推进教育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关键词:
陇东南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正是集"三农"和"欠发达"两大问题于一体的矛盾集中地,经济、社会问题更加集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境,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基于其自身社会、经济和生态特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实现西北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新农村建设 困境 破解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涛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典型的特征,但仍存在着供求结构矛盾、城镇化程度低、农民兼业性明显、务工环境不宽松等问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进程、建立教育培训支撑体系、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等是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开发与转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开发 转移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子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永丽 黄祖辉
文章利用在甘肃省10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代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流动劳动者将逐渐成为流动主体。他们的流动观念、流动动因、流动行为和生活预期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流动已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新趋势,这些变化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新一代 流动 劳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述乾 何洲
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从事行业及服务内容多样化、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等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促进了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依然存在着服务层次低、经营不稳定及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根据合作社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是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整体思路。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敏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以人畜粪便、秸秆和垃圾等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大量研究表明,沼气发酵后的产物沼液、沼渣也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沼液、沼渣中所含的养分使其具备肥料的功效。在农村地区开发沼气,并开展对"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可有效解决人畜禽类粪便随意排放、堆积带来的空气、水源的污染及病菌传播的问题,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平惠敏
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扩大劳动容量平惠敏(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政法系)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工业化的中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国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