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2)
2023(10670)
2022(9483)
2021(8861)
2020(7568)
2019(17536)
2018(17606)
2017(34735)
2016(18907)
2015(21060)
2014(21141)
2013(21094)
2012(19235)
2011(17200)
2010(17073)
2009(15478)
2008(14890)
2007(12859)
2006(11123)
2005(9543)
作者
(54323)
(45060)
(44760)
(42625)
(28490)
(21614)
(20326)
(17953)
(17062)
(16035)
(15461)
(15061)
(14273)
(14135)
(13881)
(13719)
(13481)
(13470)
(12757)
(12659)
(11209)
(10969)
(10922)
(10163)
(10123)
(9973)
(9870)
(9856)
(9002)
(8868)
学科
(79459)
经济(79379)
管理(53000)
(52569)
(44137)
企业(44137)
方法(37911)
数学(32854)
数学方法(32522)
(20420)
中国(20032)
业经(18079)
(17819)
(17360)
地方(17219)
农业(13665)
(13211)
贸易(13206)
(13098)
技术(12959)
(12746)
理论(12709)
(12421)
产业(12151)
环境(11637)
(11422)
财务(11365)
财务管理(11347)
企业财务(10811)
(10350)
机构
大学(267866)
学院(266641)
管理(109941)
(106341)
经济(104128)
理学(96673)
理学院(95608)
管理学(94005)
管理学院(93554)
研究(87834)
中国(61755)
(56811)
科学(56142)
(45565)
(43813)
(42102)
业大(41124)
研究所(40413)
中心(38678)
财经(37705)
(36868)
北京(35718)
(35134)
师范(34810)
(34292)
农业(33100)
(32032)
经济学(31375)
(30714)
商学(28521)
基金
项目(189990)
科学(149731)
研究(138049)
基金(138036)
(120036)
国家(119067)
科学基金(102724)
社会(86530)
社会科(82039)
社会科学(82017)
(74698)
基金项目(74530)
自然(67764)
自然科(66170)
自然科学(66153)
自然科学基金(64977)
教育(62562)
(62472)
资助(56936)
编号(55923)
成果(44403)
重点(42119)
(41582)
(40731)
(39754)
课题(38154)
创新(36917)
科研(36212)
教育部(35599)
大学(35162)
期刊
(112045)
经济(112045)
研究(76203)
中国(45270)
学报(42720)
科学(40044)
管理(39442)
(37595)
(32259)
大学(32002)
学学(30212)
教育(27950)
农业(26762)
技术(22608)
业经(19250)
(18043)
金融(18043)
经济研究(17981)
财经(17810)
(15246)
问题(14847)
科技(13920)
图书(13891)
(13496)
技术经济(13410)
理论(13214)
现代(12311)
商业(12269)
实践(12177)
(12177)
共检索到370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王辉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相关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产业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和三次产业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平  何伟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年代,并建立了动态比较的计量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省各市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总体上呈明显的非均衡上升趋势;转换能力的增长幅度变化大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不规则的"U"型形式;全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绝对差异呈反"S"状扩大态势,相对差异则表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元  惠树鹏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衍生模型和多部门模型分析了甘肃省1978—2004年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其他部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大体服从Growth函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江  封晓庆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本文在描述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剑平  马红祥  
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More结构变化值分析,就其经济增长率对More结构变化值的回归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率变动呈正相关关系。EG两步法分析得出,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各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小依次是:第三产业、建筑业、工业、第一产业。最后,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和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懿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最高阶段呈"三、二、一"形式的结构,即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数据显示,甘肃省目前产业结构中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且产业结构内也呈现明显的不合理态势。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了甘肃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为甘肃省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中坚  徐廷全  刘辰熙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技术水平、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从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产业进行动态迁徙的过程或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及分量在长期和短期两个周期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积极调整信贷投向高端产业、确保信贷投资的可持续性、完善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中坚  徐廷全  刘辰熙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技术水平、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从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产业进行动态迁徙的过程或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及分量在长期和短期两个周期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积极调整信贷投向高端产业、确保信贷投资的可持续性、完善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柳晨  
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甘肃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且具体量化了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分析后,提出了甘肃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杨仁俊  
通过对甘肃省1993—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甘肃省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的模型,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的演变之间具有内生性的相互作用,也分别得出了不同产业的投资额与产业产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高东方  
文章利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研究大相径庭,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变迁和中央政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产业政策。文章利用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辽宁省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4年。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重工业化大省特殊作用的前提下,文章对如何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好地协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亢亢  宋光兴  
我们分析了1990年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基于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指标,发现云南省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张娟娟  
利用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1993—2012年甘肃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有:(1)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远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是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单向因果关系;(3)从短期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均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均推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永坤  董锁成  
国内外对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相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互相耦合的机制与演变机理,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不同产业由于性质差异对于环境产生压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鸿  杨敬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