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3)
- 2023(12743)
- 2022(11273)
- 2021(10374)
- 2020(8878)
- 2019(20093)
- 2018(20230)
- 2017(38845)
- 2016(20834)
- 2015(23654)
- 2014(23799)
- 2013(23730)
- 2012(21903)
- 2011(20055)
- 2010(20071)
- 2009(18614)
- 2008(17643)
- 2007(15453)
- 2006(13867)
- 2005(12220)
- 学科
- 济(104036)
- 经济(103947)
- 管理(63188)
- 业(54725)
- 企(45209)
- 企业(45209)
- 方法(41593)
- 数学(35938)
- 数学方法(35573)
- 地方(25521)
- 农(23401)
- 学(22724)
- 中国(22503)
- 业经(20543)
- 财(19432)
- 环境(19032)
- 农业(16136)
- 和(15915)
- 地方经济(14988)
- 理论(14703)
- 制(14520)
- 划(14226)
- 贸(13709)
- 贸易(13700)
- 易(13157)
- 技术(12896)
- 资源(12742)
- 融(12304)
- 金融(12303)
- 务(11877)
- 机构
- 大学(307870)
- 学院(306084)
- 济(127703)
- 经济(124926)
- 管理(123128)
- 理学(106735)
- 理学院(105568)
- 研究(105228)
- 管理学(103806)
- 管理学院(103271)
- 中国(76419)
- 科学(66598)
- 京(65650)
- 财(54313)
- 所(53312)
- 研究所(48913)
- 农(48749)
- 中心(47205)
- 业大(46417)
- 江(44592)
- 财经(44110)
- 北京(41530)
- 范(40441)
- 师范(40081)
- 经(39976)
- 经济学(38203)
- 农业(38070)
- 院(37881)
- 州(36441)
- 经济学院(34131)
- 基金
- 项目(211880)
- 科学(165885)
- 基金(153297)
- 研究(153290)
- 家(133393)
- 国家(132323)
- 科学基金(113641)
- 社会(96588)
- 社会科(91510)
- 社会科学(91482)
- 省(84139)
- 基金项目(82180)
- 自然(74521)
- 自然科(72592)
- 自然科学(72575)
- 自然科学基金(71224)
- 划(69203)
- 教育(68803)
- 资助(63363)
- 编号(62095)
- 成果(49300)
- 重点(47028)
- 部(46016)
- 发(45928)
- 创(43154)
- 课题(42242)
- 创新(40313)
- 科研(40094)
- 国家社会(39383)
- 教育部(39170)
- 期刊
- 济(144904)
- 经济(144904)
- 研究(89832)
- 中国(55988)
- 学报(49250)
- 管理(45515)
- 科学(45236)
- 农(43748)
- 财(39351)
- 大学(36439)
- 学学(34216)
- 农业(30783)
- 教育(28954)
- 技术(27818)
- 经济研究(22954)
- 融(22838)
- 金融(22838)
- 业经(22173)
- 财经(21543)
- 经(18413)
- 问题(18378)
- 图书(18284)
- 资源(16852)
- 技术经济(16712)
- 业(15356)
- 理论(15166)
- 科技(14893)
- 现代(13927)
- 实践(13768)
- 践(13768)
共检索到44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勇进 陈兴鹏 拓学森 蒋晓娟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模型方法,构建了对有关区域发展政策的可能结果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对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描述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为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甘肃省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技术对自然资源表现为弱可替代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冕 陈兴鹏 杨福霞
能源经济系统的优化不仅是实现区域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案例,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进而运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比分析了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GDP与能耗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促进甘肃省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产业结构变动对全省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份额较小;对能源强度降低贡献较大的为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与结构份额,而第三产业结构份额对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为负。文章最后从产业结构优化、关键技术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甘肃省能源经济系统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礼刚
根据1985-2010年甘肃省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短的滞后期内,甘肃省经济增长是导致其碳排放增加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碳排放的增加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之一,碳排放量波动对来自于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小,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碳排放作为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冬青 王钦
考虑甘肃省经济绿色竞争力系统由经济、环保、资源、科技、人口和政府等子系统交叉融合而成,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甘肃省经济绿色竞争力系统模型,构建系统评价指标,针对各个子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设置单一政策及组合政策进行调控、预测及评价,仿真发现加大研发投入对甘肃省经济绿色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第二影响因素为环保政策,第三影响因素为人口政策,其他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能耗总量等影响较弱。
关键词:
经济绿色竞争力 系统动力学 评价 预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博文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甘肃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仍是甘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投资的主体结构来看,其他经济逐渐代替国有经济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来源;甘肃利用外资规模依旧很低,外商直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占比仅有0.1%。通过对不同投资主体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验证,发现非国有资产经济主体固定资产投资对甘肃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由于甘肃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仍需要投资的持续拉动,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多元主体投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投资主体 开放型经济 经济增长 甘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石培基 金淑婷 张胜武 魏伟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1990—2010年甘肃省及其毗邻(县域)区域经济差异——俱乐部收敛(趋同)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空间变异函数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其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空间上具有俱乐部趋同现象;②通过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得出,在整个研究阶段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增长表现出以2000年为分界点的两个阶段,通过对这两个子区间的研究发现其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③采用CSDA方法对甘肃省及其毗邻区1990—2010年趋同速度进行测算,总体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的趋同速度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研究区分组进行β-趋同模型的估计发现,模型的拟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整个研究分组中除成都经济区以外其他经济区的俱乐部趋同速度都在下降;④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逐步增强,其空间经济差异在宏观上不断增大,微观尺度上越来越不明显;⑤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的核密度显示,次一级的核中心增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现出先北后东、逐步向南面和西面变化的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飞
甘肃省地处偏远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但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发展低碳经济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充满机遇。针对甘肃省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以及碳排放强度较大的现状特点,分析了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只有依托科技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新型能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是甘肃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永昕 李体康
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传燕
本文以区域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分析甘肃人口历史发展及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动态过程,以及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晰甘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影响的历史特征及未来趋势,并提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意见,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甘肃 人口增长 压力分析与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延军 亢凯 叶勇
甘肃省的城市主要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和全省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以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甘肃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甘肃 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 经济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蕾莉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经济在甘肃省城市建设和工业产业中一直是支柱产业,然而,为了尽快追赶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以粗放的经济模式大量地透支了地方资源,不但破坏了地方生态环境,还影响了这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这些地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企业职工的未来生计问题亟需解决,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是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通过对甘肃省资源枯竭地区的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困境,发现产业科技含量低、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失衡是目前甘肃省资源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中科技水平的融入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升级,因此,加大...
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 产业结构 科技融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作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协调度模型研究1990~2004年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呈线性增长,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轻度失调趋向中级协调,后又转向初级协调;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人口 资源环境 耦合 协调度 甘肃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宝军 冯等田
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和农业大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转型势在必行。通过对甘肃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四个现实路径:重构产业结构、重塑经济地理、优化要素配置和创新制度安排。
关键词:
甘肃省 经济转型 跨越发展 路径设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晔立
根据近30年甘肃省耕地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库资料,建立回归模型揭示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均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2)耕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与库兹涅茨曲线并非呈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3)经济结构演进与耕地利用变化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结构变动 经济发展 数学模型 甘肃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振东 潘从银 贾琼
论文通过对甘肃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1986~2017年甘肃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益趋势数据分析,找出甘肃省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讨,最后从发展机制、规划引领、资源倾斜、村级班子建设、制度管理、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村集体经济 经济组织 区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