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8)
2023(4039)
2022(3010)
2021(2764)
2020(1984)
2019(4440)
2018(4228)
2017(7232)
2016(3845)
2015(4293)
2014(4430)
2013(4478)
2012(4325)
2011(4144)
2010(4318)
2009(4052)
2008(3844)
2007(3749)
2006(3414)
2005(2673)
作者
(11549)
(10053)
(9734)
(9231)
(5956)
(4727)
(4323)
(3778)
(3744)
(3671)
(3462)
(3340)
(3144)
(2971)
(2901)
(2890)
(2868)
(2865)
(2640)
(2552)
(2502)
(2393)
(2367)
(2339)
(2303)
(2248)
(2206)
(2163)
(2152)
(2080)
学科
(21340)
(17617)
经济(17600)
农业(14460)
(10694)
业经(8424)
中国(7634)
地方(7463)
农业经济(6827)
管理(6619)
(5880)
发展(5225)
(5223)
建设(5010)
收入(4888)
(4745)
(4713)
农村(4696)
土地(3947)
(3876)
工作(3864)
经济建设(3480)
分配(3401)
及其(3356)
方针(3287)
(3277)
人口(3115)
政策(3112)
教育(3033)
(3008)
机构
学院(56494)
大学(52493)
(20765)
研究(20442)
经济(20067)
管理(18928)
(16903)
中国(15997)
理学(15412)
理学院(15224)
管理学(14943)
管理学院(14832)
科学(12055)
农业(11751)
(11070)
中心(10678)
(10234)
业大(9833)
(9689)
(9665)
(9553)
(9342)
师范(9283)
(8709)
研究所(8562)
农业大学(7371)
(7182)
师范大学(7067)
(6965)
北京(6816)
基金
项目(36418)
研究(30759)
科学(27918)
基金(23914)
(20197)
国家(19874)
社会(19581)
社会科(18017)
社会科学(18015)
科学基金(16511)
(16474)
编号(14326)
教育(13420)
基金项目(12809)
(12424)
成果(12255)
(11330)
课题(10432)
(9537)
(9514)
(8954)
资助(8327)
自然(8192)
重点(8089)
发展(8072)
(8018)
自然科(7939)
自然科学(7937)
(7925)
国家社会(7769)
期刊
(34203)
经济(34203)
(23611)
中国(18996)
研究(17059)
农业(15153)
教育(9837)
业经(9724)
学报(9216)
科学(8690)
大学(7731)
(7580)
金融(7580)
农业经济(7536)
农村(7127)
(7127)
学学(7079)
(6285)
技术(5332)
管理(5214)
(4966)
(4890)
农村经济(4858)
社会(4465)
问题(4412)
图书(4272)
社会科(4146)
社会科学(4146)
经济问题(3661)
书馆(3489)
共检索到96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爱民  
近年来,甘肃省清水县财政部门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先后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乡一体化试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建好村班子为内容,探索出易地搬迁型、旧村改造型、灾后重建型、劳务带动型、产业支撑型、农家乐观光旅游型等6种模式,累计投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生菊  陈炜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短板和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甘肃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遵循,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整体看,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已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优化、文化提升、社会和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不解决意识本源这一根本问题,不突破产业发展这一核心难点,不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不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不加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就难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为此,必须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核心要害和重点难点,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孙贺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婷婷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引起国家农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农业会议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打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因此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及认知误区,比如定位不明确、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和执行方法,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有4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同时,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好底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聂亚立  
<正>~~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王震宇  
在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天蓝、水清、荷香、民居美,宛如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竹山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计划10年内让9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绿色示范乡镇标准,85%以上的村建成绿色示范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培德  张宪旺  
近年来,山东省蓬莱市抓住省级出台财政奖补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围绕"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目标,把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财政投入与多方筹资、"创造美丽"与"经营美丽"结合起来,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凝聚力,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宜居宜业、互促共赢的新路子。(一)政府引导、规划先行。蓬莱市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立足蓬莱仙境、八仙文化、滨海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推动农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国家电网公司亦对美丽乡村服务工程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响应政府及国家电网公司号召,深入开展电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并针对自身服务特色,创新传播手段,全力做好电网助力美丽乡村发展的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渊  李颖  宋攀  
"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避免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文武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振兴乡村必须振兴乡村教育、建设美丽书乡;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尊重、提升村民主体性;高度正视、积极解决乡村教育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商品供给,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家实力,然而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为了纠正这个偏差,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