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0)
2023(4059)
2022(3197)
2021(3050)
2020(2365)
2019(4672)
2018(4465)
2017(7882)
2016(4466)
2015(4822)
2014(4661)
2013(4508)
2012(4141)
2011(3657)
2010(3599)
2009(3298)
2008(3178)
2007(2899)
2006(2586)
2005(2278)
作者
(14227)
(12194)
(12130)
(11513)
(7824)
(6013)
(5355)
(4795)
(4587)
(4309)
(4262)
(4098)
(4012)
(3942)
(3867)
(3795)
(3611)
(3581)
(3502)
(3440)
(3201)
(2987)
(2951)
(2830)
(2805)
(2774)
(2703)
(2684)
(2566)
(2498)
学科
(14029)
经济(14017)
管理(11826)
(10897)
(8531)
企业(8531)
(6527)
(4954)
业经(4670)
中国(4663)
农业(4556)
方法(4383)
地方(4173)
(3729)
(3713)
数学(3485)
数学方法(3365)
技术(2806)
理论(2712)
环境(2570)
(2545)
银行(2531)
(2460)
(2422)
(2394)
(2374)
教育(2363)
人事(2307)
人事管理(2307)
(2279)
机构
学院(61562)
大学(59756)
研究(24101)
管理(20108)
(19595)
经济(19032)
科学(17898)
中国(17443)
理学(17440)
理学院(17168)
管理学(16583)
管理学院(16476)
(16166)
(13563)
(12830)
农业(12667)
研究所(12563)
业大(12511)
中心(11018)
(10417)
(9931)
(9545)
(9279)
技术(8629)
(8564)
师范(8443)
(8277)
北京(8168)
农业大学(8068)
科学院(7814)
基金
项目(45768)
科学(34628)
基金(31311)
研究(31122)
(29601)
国家(29328)
科学基金(23610)
(19485)
社会(18309)
社会科(17073)
社会科学(17065)
基金项目(16371)
(16350)
自然(16241)
自然科(15864)
自然科学(15855)
自然科学基金(15550)
教育(14196)
编号(12205)
资助(12064)
重点(11014)
(10589)
成果(9903)
(9849)
计划(9840)
课题(9503)
科技(9331)
创新(9170)
(8915)
科研(8882)
期刊
(24366)
经济(24366)
(16436)
研究(16335)
学报(16130)
中国(14435)
科学(13139)
大学(11640)
学学(11240)
农业(10897)
教育(8369)
管理(7808)
(7117)
(5556)
金融(5556)
(5487)
业大(5215)
技术(5041)
业经(4927)
(4564)
林业(4554)
科技(4324)
农业大学(4099)
经济研究(3656)
财经(3428)
资源(3026)
(2974)
自然(2892)
职业(2806)
问题(2662)
共检索到94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安民  任烨  王彦辉  韩芬  张俊明  
2010年生长季(6—10月)研究甘肃泾川县中沟小流域6.1~10.0,14.1~18.0和22.1~26.0 cm3种径级刺槐林的冠层截留降雨作用。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的降雨总量为221.1 mm,6.1~10.0,14.1~18.0和22.1~26.0 cm这3种径级刺槐林的冠层截留总量占同期降雨量的比率分别为13.16%,15.11%和18.44%,树干茎流率分别为6.15%,5.49%和0.85%,林内穿透雨率分别为80.69%,79.40%和80.79%,表现为随着树木径级增大,冠层截留增大、树干茎流减小、穿透雨相差不大;对于次降雨事件,随着降雨量增大,林冠截留量呈对数函数增大,林冠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家冈  万国良  张学培  王本楠  
在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研究中 ,将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和经验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新的半理论模型。这个半理论模型既具有理论模型把过程与机理紧密联系的优点 ,又具有经验模型计算相对简单的长处 ,新模型与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 ,也和理论模型的结果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蕾  刘家冈  
考虑由彼此间有间距的树冠组成的非均匀林冠内的降雨截留过程,将以前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从水平均匀随机分布林冠推广到非均匀林冠,导出相应的偏微分方程和截留量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运行该模型,以揭示非均匀林冠在降雨截留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雲  苏德  李新通  包扬  杨巍  赵艳华  
对已有的冠层截留模型进行改进,以ArcPy函数库为基础借助遥感和GIS模拟技术,以半小时为时间步长对井冈山保护区2012年9月~2014年8月研究森林冠层降雨截留进行了模拟。在区域尺度上利用模拟结果对森林冠层年、月降雨截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个保护区年均冠层降雨截留率为18.46%,截留量为257.60mm,不同森林类型区域尺度的年均截留率在17.26%~21.25%;月降雨量与各森林类型区域尺度的冠层截留率负相关,与截留量正相关。不过降雨量对截留量和截留率的解释程度分别只有约58%和72%。一个与月降雨量和月内雨量分配有关的参数PA对月截留量的解释程度可达0.84以上,通过分析得到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雪  王力  王艳萍  
【目的】冠层截留特征和机理研究一直是生态水文的前沿和热点,针对作物冠层截留这一不可忽视的水分通量,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降雨截留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作物冠层截留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加合理的评价夏玉米对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科学密植、提高旱作农业区作物产量以及防止农耕地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对夏玉米冠层截留量、穿透雨量、茎秆流量及降雨量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采用玉米行间随机放置承雨槽收集穿透雨,以测量穿透雨量;采用在茎秆基部包裹喇叭口状聚乙烯集水装置收集茎秆流,并在装置底部引出一导管,将收集到的茎秆流转移到另外塑料桶中,以测量茎秆流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铁璠  郑远长  
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野外观测比较,多次平均相对误差为6%。笔者发现次降雨通过林冠这一多孔介质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过程与电学中R-L-C电路暂态过程的方程具有同一形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徐德应  赵茂盛  
该文将常见的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进行了分类.为充分利用以前不同形式的研究结果来定量评价大面积生态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十分有必要将它们转换为某一标准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模型,并探讨了模型转换途径,汇总和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卫三平  王力  吴发启  
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为试验区,以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根据42场降雨观测资料,用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计算试验地刺槐林冠的附加截留量,建立适合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附加截留计算公式,修正和对比了崔启武和王彦辉的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克服了原模型中处理附加截留的不足,使模拟精度明显提高,能更客观地反映林冠截留降雨的实际情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志  刘建梅  裴铁璠  金昌杰  
该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 ,得到了不同雨强和不同叶面积指数组合下的云杉截留降雨过程 ,同时考虑了树冠湿润度的影响 .依据实验资料 ,建立了单位叶面积最大截留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和枝叶截留速率随树冠湿润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进而构建了云杉截留降雨随雨强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模型 .最后 ,通过对模型模拟验证 ,得到模型对截留过程的模拟精度为 91 5 %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冉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春霞  郭平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三峡库区内缙云山典型常绿阔叶林冠层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12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34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22.1mm,平均降雨强度为1.3mm/h,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50.9、9.6和61.6mm,模拟值分别为446.1、7.7和6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及莹  蔡体久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19场降雨的观测,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的穿透降雨量、树干径流量和冠层截留量依次为636.04、14.62、177.84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的76.77%、1.76%、21.47%;2)原始红松林的穿透雨率、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均呈对数关系(P<0.01),而穿透雨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01);3)当降雨量>0.5mm时,原始红松林开始产生树干径流,且树干径流量和树干径流率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4)在原始红松林水文过程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及莹  蔡体久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19场降雨的观测,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的穿透降雨量、树干径流量和冠层截留量依次为636.04、14.62、177.84 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的76.77%、1.76%、21.47%;2)原始红松林的穿透雨率、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均呈对数关系(P<0.01),而穿透雨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5mm时,原始红松林开始产生树干径流,且树干径流量和树干径流率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4)在原始红松林水文过程中,通过变异系数比较可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杨志海  张志永  陈玉生  崔鸿侠  袁玉万  朱传忠  
以莲峡河小流域内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样地进行降水截留实测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穿透系数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指数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多元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穿透系数、树干茎流率和降雨强度而预测林冠截留量模拟模型,实测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估算马尾松林分的林冠截留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茂瑞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内降雨、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林分中林内降雨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以直线形式增加;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上升。在杉木林内,随郁闭度的增大,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减少,而林冠截留率增大,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相比,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较大,而林冠截留率较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鸣远  王礼先  
长江三峡库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雨季时间较长,库区马尾松林分截留作用对降雨特性、径流损失和水分循环的影响十分突出。根据林内、林外雨滴观测和林冠截留场资料,本文提出了一次降雨在林冠层再分配的统计模型和林冠截留过程的预报模型,建立了估计林冠层下降雨功能的计算式。较以往的研究,这些模型更客观地模拟了林冠截留效应,并且结构简单,参数易于定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