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9)
2023(13598)
2022(11269)
2021(10272)
2020(8457)
2019(19063)
2018(18826)
2017(35935)
2016(19646)
2015(21828)
2014(21874)
2013(21908)
2012(20432)
2011(18601)
2010(19264)
2009(18277)
2008(18243)
2007(16753)
2006(15371)
2005(14297)
作者
(57859)
(48588)
(48557)
(45381)
(30583)
(23387)
(21732)
(19024)
(18341)
(17446)
(16530)
(16291)
(15811)
(15489)
(15006)
(14669)
(14200)
(14138)
(13996)
(13947)
(12271)
(12260)
(11932)
(11358)
(11083)
(10898)
(10882)
(10815)
(9916)
(9709)
学科
(96911)
经济(96793)
(88641)
(70252)
企业(70252)
管理(65973)
(47619)
方法(36401)
农业(32040)
业经(31647)
数学(28368)
数学方法(27954)
中国(26621)
(25408)
地方(25232)
(19426)
技术(18570)
(17731)
财务(17695)
财务管理(17673)
企业财务(16683)
(16429)
(15964)
(15641)
贸易(15623)
理论(15114)
(15095)
(14973)
(14695)
(14494)
机构
学院(290671)
大学(280340)
(125350)
经济(122963)
管理(115403)
理学(98181)
研究(98112)
理学院(97177)
管理学(95567)
管理学院(95034)
中国(78701)
(61825)
(59443)
科学(58153)
(56508)
(50065)
(48201)
农业(47021)
中心(46221)
业大(45579)
研究所(44661)
财经(43457)
(39117)
(38503)
北京(37653)
(37017)
师范(36702)
经济学(36381)
(34888)
(34302)
基金
项目(184933)
科学(147581)
研究(138629)
基金(133354)
(114954)
国家(113759)
科学基金(99078)
社会(90256)
社会科(85239)
社会科学(85219)
(76543)
基金项目(70173)
自然(62204)
教育(61577)
(61404)
自然科(60804)
自然科学(60792)
自然科学基金(59701)
编号(57220)
资助(53787)
(45926)
成果(44988)
重点(41241)
(41059)
(40275)
(40105)
课题(39400)
发展(37590)
创新(37572)
(37000)
期刊
(155696)
经济(155696)
研究(86858)
中国(64753)
(64496)
管理(46010)
(44729)
农业(43339)
科学(41234)
学报(40949)
大学(32275)
业经(32145)
(32128)
金融(32128)
学学(30612)
教育(29453)
技术(28138)
(22928)
经济研究(22145)
财经(21425)
问题(20734)
(18547)
技术经济(17590)
世界(15658)
农村(15360)
(15360)
农业经济(14896)
(14654)
统计(14649)
资源(14567)
共检索到46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磊  李新文  景喆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明奎  
课题组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不定期实地调研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西地区19个县(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河西地区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提出了SO对策、ST对策、WO对策和WT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和诸多专家关注的焦点,而这些地区走上富裕道路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充分利用自身地域禀赋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业。本文作者在对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四个民族自治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了四个民族自治县显在和潜在的特色种植业,着重论述了以种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开发可行性分析和产业化开发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创新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志刚,刘传玉  
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地草原牧区,尽管该地区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摸索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但仍然隐含较多问题。文章在对四个民族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全面调查①的基础上,探讨了典型生态脆弱山地草原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可供参考的几种模式:专业市场+农牧户、公司+基地+农牧户、公司+合作组织+农牧户、牧场企业+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并结合四县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四种模式内部运行机制和可能的演进方向。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四县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叔文  
关于甘肃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思考牛叔文近十几年来,甘肃农业较快发展,农产品日趋丰富,大部分农民的温饱得到基本解决。1993年甘肃农业丰收,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5亿公斤大关.但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仍相对较低,农民生活距小康标准差距尚大,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蔺海明  颉鹏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2增加到2.158hm2。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hm2,1985—2000年平均为2.2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49年的0.550hm2增加到2000年的1.762hm2,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增幅较小,增速亦慢。1949—1970年平均为0.782hm2,1975—2000年平均为1.715hm2;1949—1975年为生态盈余阶段,平均盈余为0.088h...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兴祥  
通过当地气候资源及气候条件对河西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客观定量分析,从充分利用和深层开发气候资源的原则出发,提出了河西发展高优农业对策是:稳定粮食生产基地,兼顾发展名优农产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润萍  陈炳东  岳云  
在分析了甘肃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农业的特点,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提出甘肃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优势和特色,强化区域功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搞好对农公益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颢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中建立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快优良品种引进与推广,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纽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优化市场秩序,完善生产经营,促进啤酒大麦生产健康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妙丹  王生林  
基于循环经济的"5R"原则,文章选取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环境安全4类16个参评因子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10年河西走廊地区循环农业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因素;张掖市和河西走廊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于甘肃省和定西市,其中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是造成河西走廊和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坚持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礼茂  
甘肃河西地区工业结构特征及调整思路王礼茂(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河西地区,又称河西走廊,指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即东起乌鞘岭,西止星星岭,南依祁连山,北连荒漠的东西狭长地带,行政区划上包括武威、张掖、酒泉三个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丽莉  肖洪浪  张涛  
甘肃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省份,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年降雨量是全国年均降雨量的47%;同时,甘肃是西部地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农业是传统产业,也是耗水大户,农业用水占甘肃省总用水的7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百分点。基于甘肃成为全国第一个省域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的重要背景,从产业链设计、模式选择、空间布局3个方面探讨以节水为主的循环农业的具体实践模式,以期为甘肃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如何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强  
本文分析了河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破坏了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机理 ,导致区域的水、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使区域生态环境劣变。对此 ,文章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高宝  胡恒觉  黄鹏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晋武  
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认为应保护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科学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以农牧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才能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有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