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6)
2023(14671)
2022(12233)
2021(11000)
2020(9239)
2019(21181)
2018(20685)
2017(40217)
2016(21694)
2015(24270)
2014(24585)
2013(24742)
2012(23338)
2011(21179)
2010(21718)
2009(20496)
2008(20807)
2007(18965)
2006(16972)
2005(15731)
作者
(65498)
(54921)
(54582)
(51687)
(35099)
(26323)
(24922)
(21298)
(20603)
(19647)
(18668)
(18409)
(17606)
(17559)
(16946)
(16877)
(16576)
(16248)
(16021)
(15920)
(13697)
(13535)
(13352)
(12535)
(12454)
(12353)
(12258)
(12236)
(11052)
(10952)
学科
(107645)
经济(107530)
(85540)
(74873)
企业(74873)
管理(73456)
方法(42371)
数学(32481)
(32436)
数学方法(32250)
业经(31693)
中国(30191)
(28536)
地方(26880)
农业(23177)
(20185)
财务(20154)
财务管理(20120)
(19502)
技术(19360)
企业财务(19006)
(18710)
贸易(18697)
(18463)
(18046)
理论(17695)
(16785)
环境(15834)
(15818)
(15757)
机构
学院(327644)
大学(320985)
(139421)
经济(136471)
管理(127359)
研究(112946)
理学(107816)
理学院(106573)
管理学(105122)
管理学院(104472)
中国(87565)
(69280)
科学(68002)
(63981)
(58118)
(57933)
(52408)
研究所(52048)
中心(51507)
财经(50089)
业大(46601)
农业(45380)
(45148)
北京(44155)
(43222)
师范(42834)
(42016)
经济学(41688)
(40379)
经济学院(37644)
基金
项目(206384)
科学(163538)
研究(152155)
基金(148854)
(128399)
国家(127190)
科学基金(110202)
社会(97999)
社会科(92913)
社会科学(92886)
(83344)
基金项目(79604)
自然(70040)
(68422)
自然科(68393)
自然科学(68373)
教育(67807)
自然科学基金(67178)
编号(61304)
资助(60202)
(50302)
成果(48734)
重点(46264)
(45302)
(44721)
课题(42784)
(42545)
创新(41631)
发展(40830)
(40188)
期刊
(166575)
经济(166575)
研究(98389)
中国(66806)
(54363)
(51601)
管理(50513)
科学(45565)
学报(45435)
农业(36967)
大学(34230)
学学(32431)
(31991)
金融(31991)
教育(30652)
技术(29842)
业经(29785)
经济研究(25175)
财经(24797)
问题(23453)
(22123)
(21495)
技术经济(18989)
(17413)
商业(16890)
现代(16658)
世界(16196)
国际(15144)
资源(15102)
科技(14707)
共检索到50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聂晓英  石培基  焦贝贝  王新敏  陈雪  
利用甘肃省敦煌市1987—2012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将信息熵赋权法和TOPSIS评价法相结合,对敦煌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进行测算,并借助ARIMA模型预测短期内协调性发展状态和趋势。1987—2012年敦煌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呈持续递增的态势,协调系数由1987年的0.134增长到2012年的0.933,增幅较大,说明二者发展保持着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状态。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2013—2017年协调性将继续优化,保持和谐互动的发展势头。敦煌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不断优化,与其所处的发展环境、政策机遇密切相关。西部大开发战略、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华夏文明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彦和  牛天龙  
发展敦煌旅游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周彦和,牛天龙甘肃省敦煌市财政局SomeProblemsMeritSpecialAttentioninDevelopingtheTourismindustryinDunhuang¥byZhouYanhe;NiuTianl...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本法  
关于发展甘肃东线旅游业的建议郑本法丝绸之路甘肃东线是相对于甘肃西线即河西走廊而言的,它包括庆阳、平凉、定西、天水等地市。现依据1994年6月4~17日的考察见闻,对丝绸之路甘肃东线旅游业的发展提如下建议,希望引起甘肃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其一,认清甘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柯  田欣禾  
依据2011—2016年的旅游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指数法,对甘肃省及东、中、西部12省区的旅游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动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旅游业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位于前列,但其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水平、TFP增长率等要素上均处于落后状态,技术进步水平偏低是制约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对2005—2016年甘肃省12年的旅游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旅行社数量和省际交通密度对甘肃省的旅游业起到促进作用,而星级饭店数量和对外依存度与旅游业的发展是负相关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通过系统收集2004~2008年甘肃省14个地市的国际旅游客流量及收入数据,利用集中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差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从地市层次上看,甘肃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集中性;新型的、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增长速度较快。从而对甘肃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点建议,即旅游部门应顺应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发生态旅游市场,并相应地在开发建设时注意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爱青  王海滨  
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行业的后起之秀,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均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已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及特征,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旅游业近年来的发展形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策略和发展趋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胡明明   叶钰玲  
通过采集、统计和可视化中国旅游业专利数据,围绕时间趋势、申请主体、空间分布、技术结构及主要技术进展对旅游业相关专利的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企业、个人和学校是旅游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但缺乏合作性专利;未来旅游发明专利以学校和企业为主导;(2)东、中、西部的专利产出有较显著的梯度特征;(3)旅游业相关专利较注重旅游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旅游设施与设备、旅游产品上;(4)旅游业技术创新领域在通信技术影响下向旅游教育、旅游数智化等方面变迁,学校和企业成为旅游数智化的主要助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业相关专利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旅游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翠清  
近年来,在各项方案的部署和不断落实下,甘肃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农牧业持续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扶持渠道拓宽,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甘肃省农村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民人群素质较低、农业产品过于单一、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应用有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甘肃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加快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文广  刘兴德  耿怡颖  陈豪  何莉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协调水平研究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以"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框架模型构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2005—2015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农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近10年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其中农业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是2005—2010年经历了一个滞后型的发展过程;农业人口、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下降,2011—2015年处于滞后型发展阶段。甘肃省农业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低水平耦合、轻度失调阶段;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性及协调性呈现出阶段性和"剪刀差"的分异特征。[结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持续提升,但农业系统总体耦合协调性仍处于欠佳局面,农业人口和环境困境逐渐成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毛锦凰  
本文采用动态的均衡因子,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2000—2009年10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09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611hm2增加到2.182hm2(见图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180hm2逐年减少到1.106hm2,表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供给呈反向发展趋势(见图2),且生态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可见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影响甘肃省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通过分析其影响因子从而为制定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胡剑辉  
旅游业是被普遍看好的、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世纪”产业,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自己21世纪的支柱产业。那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与之相应的对策怎样?在此,笔者略述一见。一、回归大自然。目前,全球人口不断增多,耕地不断减少,城市不断扩大,全球环境正在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各国的重要课题。并成为全国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绿色”正被作为文明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保护。绿色食品热、绿色生态农业热、绿色旅馆热、绿色时装热方兴未艾,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的氛围下,优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凌  吕宁  
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旅游业自身发展现状和趋势,初步判断"十二五"阶段将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①发展环境优化,进入机遇凸显期。消费环境、社会环境、危机后环境和产业地位提升的政策环境,将推进旅游业进入战略机遇期。②面临重大变革,进入模式转型期。将面临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国际化与区域化格局深化演变、交通大发展引致时空格局变化、产业融合形成混合业态、低碳经济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等变革和冲击,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③内外矛盾凸显,进入改革攻坚期。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供需脱节、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市场秩序较混乱等矛盾凸显,进入改革深水区和创新攻坚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蓉  蒋美玲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旅游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发展循环型旅游业是甘肃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发展循环型旅游业:依据减量化原则,建立节约型旅游社会;依据再利用原则,延长旅游景区的使用寿命;依据再循环原则,构建生态旅游模式。同时,可通过政策支持、经济制裁和法律支持来为循环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秀平  柳春岩  翁钢民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确立了以敦煌为龙头,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行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旅游市场颇具吸引力。本文以《甘肃旅游统计年鉴》和国家旅游局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加快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