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7)
2023(6172)
2022(5294)
2021(5000)
2020(4106)
2019(9169)
2018(8816)
2017(17479)
2016(9819)
2015(10985)
2014(10836)
2013(10656)
2012(10143)
2011(9136)
2010(9462)
2009(8792)
2008(8866)
2007(8019)
2006(7570)
2005(7073)
作者
(29041)
(24348)
(24206)
(23345)
(15544)
(11660)
(10761)
(9262)
(9158)
(8890)
(8414)
(8053)
(7981)
(7925)
(7891)
(7521)
(7196)
(7084)
(7059)
(6998)
(6118)
(6076)
(5935)
(5618)
(5557)
(5416)
(5392)
(5260)
(5013)
(4904)
学科
(35721)
经济(35674)
(28620)
管理(27797)
(21209)
企业(21209)
(14841)
方法(12185)
(11411)
中国(11034)
数学(10641)
数学方法(10370)
农业(9426)
(9092)
(8965)
业经(8557)
(8523)
(8482)
(8149)
贸易(8145)
地方(8101)
税收(8017)
(7948)
(7944)
(7311)
银行(7305)
及其(7023)
(7015)
政策(6246)
(6201)
机构
学院(138364)
大学(135919)
(59099)
经济(57685)
研究(53845)
管理(50780)
中国(43466)
理学(42179)
理学院(41681)
管理学(40895)
管理学院(40645)
科学(32607)
(30140)
(29623)
(28902)
(28037)
研究所(25722)
中心(25097)
(23501)
财经(22092)
农业(21736)
业大(20519)
(19954)
(19198)
北京(19186)
(19143)
师范(19003)
(18677)
(18556)
经济学(17271)
基金
项目(86422)
科学(68193)
研究(63678)
基金(62469)
(55521)
国家(55059)
科学基金(45942)
社会(39377)
社会科(37305)
社会科学(37298)
(33616)
基金项目(31734)
自然(30009)
自然科(29288)
自然科学(29281)
(28874)
自然科学基金(28744)
教育(28355)
资助(26337)
编号(26227)
成果(22517)
重点(20088)
(19623)
(19041)
课题(18915)
(17486)
(17168)
创新(16449)
科研(16281)
国家社会(16088)
期刊
(71408)
经济(71408)
研究(47080)
中国(29776)
(26612)
(22429)
学报(20814)
科学(19872)
管理(19379)
(18366)
金融(18366)
农业(18222)
大学(15434)
教育(15317)
学学(14528)
业经(11857)
技术(11419)
经济研究(11065)
财经(10440)
(9570)
问题(9457)
(9067)
(8313)
国际(7400)
(7390)
资源(6954)
世界(6950)
理论(6895)
技术经济(6757)
现代(6722)
共检索到22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祎鸿  赵贵宾  董孔军  何继红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15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小杂粮种植面积、产量等多方数据调查,分析甘肃省小杂粮在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粮食安全、区域优势、主产县区和种植规模等多个方面的演变特点。发现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布局分散,产地市场效应不突出;良种扩繁体系缺乏,生产中良种供应短缺;适合产业化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少,栽培技术粗放且不规范;加工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产品精深开发程度低;产业扶持力度小,群众重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甘肃杂粮种植规划建议和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品种扩繁体系扶持、加快选育和扩繁优质专用品种、加大龙头企业和市场培育力度、依靠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优质高产栽培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瑞玉  何继红  董孔军  张磊  杨天育  
小杂粮是甘肃省资源和区位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4.67万hm2左右,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2.5%,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8%。从21本世纪初开始,由于政策导向和利益所驱,致使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不足,供种体系不健全,加工技术缺乏,产业化程度不高,使得小杂粮产区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导致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随着人们对小杂粮需求的增加,小杂粮的各个主产区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势必使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该文结合实际调查,对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并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培育优异小杂粮产业化集聚区,构建以专用、特色为主体的优异小杂粮产品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瑞玉  杨天育  何继红  董孔军  
甘肃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生产优势,适宜发展抗逆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小杂粮作物。该文提出了发展壮大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对策:即区域种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注重产品深加工,加强产后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晋武  
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认为应保护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科学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以农牧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才能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有效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军锋  
在政府引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以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为主体的甘肃新型小微金融组织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调查分析甘肃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和完善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放宽对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的政策限制和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包东红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县域之间差距悬殊、产业层次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质量效益不佳、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八个着力"的要求,针对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途径和对策措施,认为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伯霞  
本文通过对甘肃三次产业结构近十年的纵向比较,通过与西北五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横向比较,依据本人近年来对甘肃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要处理好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摒弃单纯强调加快工业发展和单纯强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观点和做法。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限制和减少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项目的投资;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包东红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县域之间差距悬殊、产业层次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质量效益不佳、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八个着力"的要求,针对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途径和对策措施,认为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长春  郑戈  聂善明  
高原夏菜是在西北高原地区冷凉气候条件下生产的蔬菜,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分析总结了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高原夏菜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开拓了稳定的内外市场,培育了国内知名的品牌,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链条受限,科技支撑不足;产业主导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种植规模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种植水平不高,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尾菜等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与浪费等问题。在总结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策统筹,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产学研结合;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耿小娟  
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甘肃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波形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分析,将甘肃产业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其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秦梓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欣  鲁明  
杂粮是建平县优势作物,对提高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建平县杂粮产业现状,针对目前杂粮加工产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为加快建平县杂粮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春雨  董晓峰  刘英英  潘竟虎  车彦军  
本研究通过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概念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和MODIS-NDVI数据估算了2000-2010年甘肃省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气候因子,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探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的NPP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甘肃省NPP的空间分布差异比较显著,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即从东南向西北是逐渐递减的;其中,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的年均NPP分别为580.12 g·cm-2·a-1、380.12 g·cm-2·a-1、28...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杜婷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依据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以及2020年的预测数据,采用相关性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插值分析四种分析方法,对三个年份、两个阶段("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旅游人数的分布状况与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相比于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的极核中心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未予显现,甘肃省呈现分散自发性发展,使得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游客逗留时间短,与现代"快旅慢游"需求不匹配;依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县(区)间旅游人数的不均衡性将大幅下降,同时空间自相关性大幅上升,层次鲜明的"极核-边缘"型的旅游者空间模式将显现,规划布局具有空间合理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杜婷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依据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以及2020年的预测数据,采用相关性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插值分析四种分析方法,对三个年份、两个阶段("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旅游人数的分布状况与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相比于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的极核中心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未予显现,甘肃省呈现分散自发性发展,使得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游客逗留时间短,与现代"快旅慢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