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0)
2023(9021)
2022(7521)
2021(6663)
2020(5496)
2019(12176)
2018(11378)
2017(21106)
2016(11983)
2015(13007)
2014(12891)
2013(12650)
2012(11840)
2011(10700)
2010(10507)
2009(9619)
2008(9514)
2007(8011)
2006(6934)
2005(5851)
作者
(38815)
(32673)
(32596)
(30608)
(20648)
(15838)
(14440)
(12859)
(12457)
(11496)
(11366)
(10881)
(10680)
(10266)
(10163)
(10096)
(9888)
(9549)
(9510)
(9273)
(8435)
(8030)
(7929)
(7505)
(7479)
(7291)
(7176)
(6954)
(6625)
(6614)
学科
(49401)
经济(49333)
管理(33800)
(32378)
(24815)
企业(24815)
方法(23128)
数学(20610)
数学方法(20391)
(14043)
(13077)
(13043)
中国(12492)
地方(11718)
(10913)
贸易(10905)
(10561)
业经(10353)
农业(10023)
环境(8679)
(7611)
财务(7605)
财务管理(7594)
(7572)
技术(7405)
企业财务(7305)
(7057)
(6656)
金融(6652)
(6491)
机构
大学(178727)
学院(177135)
(69266)
经济(67997)
管理(65419)
研究(65132)
理学(58319)
理学院(57476)
管理学(56239)
管理学院(55949)
科学(45697)
中国(45571)
(41681)
(37330)
(35132)
业大(34189)
农业(33502)
研究所(33027)
(29673)
中心(28014)
(25109)
财经(24807)
(23740)
(23624)
师范(23370)
北京(22825)
(22666)
农业大学(22472)
经济学(21336)
科学院(21188)
基金
项目(132200)
科学(103401)
基金(98041)
(90945)
国家(90241)
研究(84987)
科学基金(75234)
社会(55775)
基金项目(52972)
社会科(52884)
社会科学(52868)
自然(52600)
自然科(51352)
自然科学(51328)
(50785)
自然科学基金(50399)
(44724)
资助(38927)
教育(38388)
重点(30811)
编号(30733)
(28373)
(28215)
计划(27791)
(27161)
科研(26249)
创新(25550)
科技(24555)
国家社会(24037)
(23275)
期刊
(68603)
经济(68603)
研究(45598)
学报(40054)
(35943)
科学(34630)
中国(30923)
大学(28212)
学学(27329)
农业(24276)
管理(20886)
(20877)
(13624)
教育(13601)
经济研究(11965)
(11707)
金融(11707)
财经(11671)
业大(11505)
业经(11446)
技术(10953)
(10922)
资源(10762)
(9993)
农业大学(9592)
问题(9588)
科技(9368)
商业(8635)
统计(8132)
林业(8107)
共检索到243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须爱  
甘肃地震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的生活状况与群际关系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且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影响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秀玲  
本文以笔者对甘肃地震灾区居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心态的调查为基础,从物质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质量、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与主观生活质量感受等方面对灾区居民遭震灾前后实际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变化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先金  夏泽明  杨璠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民生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围绕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几方面对4个极重灾县(市)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地震以来,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积极自救,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政  
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四川审计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其中五位披挂上阵的"穆桂英"。她们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奋战在救灾一线,充分展示了四川审计人的公仆意识和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就像开在地震灾区的"五朵金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继续仅以客观指标评估生活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便失去了作用。本文利用 2 0 0 3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住户主观生活质量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目前城镇居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总体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收入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并构建了一个由收入、婚姻和纵向比较为因素的解释生活质量的简洁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卢阳旭  赵延东  
文章使用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震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网络和灾后恢复的制度性安排等因素对农村家庭获得住房重建资金的方式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震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社会网络资源量较丰富的家庭能够获得更多住房重建资金。家庭社会网络中亲戚比例较高对于家庭获得亲友借贷的金额有正面作用,但对获得更多建房资金却有负面影响。政府统一建房补贴和银行贷款政策都更偏重于处在受灾更严重地区的家庭。可见,灾后重建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社会网络遵循"相对优势法则"配置资源,而政府灾后恢复制度则更可能遵循"相对需求法则"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共同支撑着灾后恢复重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伟  卢一宣  陈禹  
四川地震灾区居民消费需求问题是夺取灾后重建最终胜利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已有调研结果,概述了灾区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地震灾区促进居民消费的阶段性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召  严思维  崔羽  罗清虎  林勇明  王道杰  吴承祯  
【目的】土壤呼吸速率是反映生态系统对胁迫的敏感程度和响应模式的重要参数之一,生态恢复过程可引起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研究地震灾区不同生态恢复方式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准确认识灾害干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区域性碳循环特征至关重要。【方法】选择干旱河谷气候区(汶川县威州镇)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绵竹市汉旺镇)的生态恢复示范区为研究区,以受损治理区(DTA)、自然恢复区(NRA)和未受损区(UA)为处理样地,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对土壤呼吸速率(Rs)、5 cm深土壤温度(T5)、5 cm深土壤湿度(W5)、近地面温度(T0)及近地面湿度(W0)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土壤呼吸的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响应。【结果】(1)日尺度Rs最高值出现在11:00—15:00,最低值出现在10:00或18:00,在2个气候区总体上均表现为UA> DTA> NRA,且表现为明显的单峰曲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季节尺度Rs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不同季节Rs总体上表现为UA> DTA> NRA。(2)干旱河谷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湿度分别 16%时,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温度调控;相对于单因素模型,Rs与T5和W5的双因素模型回归关系更好,T5和W5对Rs的解释量(R2)均有所提高且大于0.762。(3)干旱河谷气候区DTA、UA和NRA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2.34、1.95、2.78,亚热带季风气候区Q10则分别为1.99、1.25、2.90,表现为NRA对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结论】与UA比较,干旱河谷气候区DTA与NRA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41%和5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则分别降低21%和2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春  吴启富  刘宣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水平、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实证考察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并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赵雪雁  张胜武  李定  侯彩霞  
在构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方法以及LISA方法分别对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测度、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分析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对贴近度最高(>0.5)的城市有合肥(0.7767)、马鞍山(0.6563)、芜湖(0.6139)、铜陵(0.6054)和黄山(0.5197),相对贴近度最低(<0.3)的城市有亳州(0.2809)、宣城(0.2606)、池州(0.2576)和阜阳(0.1897);②目前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首要影响因素的是社会方面,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最后是生态环境方面;③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和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其空间关联模式呈现出低—低(LL)型、低—高(LH)型、高—低(HL)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成洁  程俊杰  
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这种单向人口流动为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比如政府公共产品的分享、环境污染等新的问题。针对人口迁入是否制约发达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众说纷纭。众多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社会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质量,人口迁入对经济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这使得发达地区居民总体生活质量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提高速度。但是从短期来看,以低素质人群为主体的人口迁入确实对本地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文分析了成因,提出了实现入迁人口人力资本最大化,在提高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带动本地居民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宁波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学生蒙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学校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心理援助应急机制,对减少灾害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重建心灵家园意义重大。学校心理援助机制就是根据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任务及阶段特点,构建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社会动员参与机制、评估或辅导反馈系统等构成的机制体系。建立学校心理援助机制应遵循系统规划原则、客观实际原则、有效防控原则。学校心理援助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心理援助组织体系、心理援助执行系统、学校心理援助社会动员参与机制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农村震后重建课题组  张晓山  党国英  肖金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区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给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全国人民奋起救援,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震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恢复重建。调研组于8月10日抵达地震灾区,调研了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受灾严重的县乡村根据调研的情况和获得的有关资料,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形成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