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6)
2023(9409)
2022(7717)
2021(6679)
2020(5273)
2019(11642)
2018(11306)
2017(21192)
2016(11442)
2015(12667)
2014(12745)
2013(12756)
2012(12281)
2011(11277)
2010(11808)
2009(11092)
2008(10078)
2007(9209)
2006(8665)
2005(8506)
作者
(33545)
(27624)
(27581)
(26082)
(17514)
(13312)
(12435)
(10842)
(10700)
(10058)
(9602)
(9427)
(9063)
(8858)
(8733)
(8719)
(8168)
(8147)
(8076)
(7905)
(7267)
(6843)
(6649)
(6434)
(6414)
(6317)
(6221)
(6216)
(5670)
(5615)
学科
(52353)
经济(52294)
管理(32492)
(31381)
(26166)
金融(26166)
中国(25343)
(24288)
银行(24277)
(23810)
企业(23810)
(23710)
地方(20965)
(16175)
业经(13969)
(13710)
环境(13484)
(12882)
方法(12063)
农业(11583)
中国金融(11111)
(10789)
地方经济(10605)
(10397)
数学(10057)
数学方法(9943)
(9143)
贸易(9124)
(8778)
(8370)
机构
学院(159916)
大学(156178)
(69313)
经济(67672)
研究(61227)
管理(55564)
中国(54096)
理学(45015)
理学院(44475)
管理学(43841)
管理学院(43549)
科学(34937)
(34480)
(34306)
(31251)
中心(30228)
(27854)
研究所(27697)
(27639)
财经(25350)
(23525)
北京(22852)
(22788)
(22706)
(22592)
师范(22551)
(21810)
银行(21756)
经济学(21536)
农业(21125)
基金
项目(96613)
科学(75709)
研究(75000)
基金(67147)
(57579)
国家(56992)
科学基金(48405)
社会(47444)
社会科(45161)
社会科学(45155)
(40478)
基金项目(34502)
教育(33042)
(33037)
编号(30815)
自然(28390)
(28351)
自然科(27679)
自然科学(27674)
资助(27179)
自然科学基金(27134)
成果(25968)
发展(23348)
课题(23108)
(22928)
重点(22413)
(20740)
(20180)
创新(19484)
(19310)
期刊
(87991)
经济(87991)
研究(56886)
中国(42661)
(35961)
金融(35961)
(27904)
(25769)
管理(22639)
学报(22136)
教育(21985)
科学(21152)
农业(18096)
大学(17075)
学学(15729)
业经(15506)
技术(14261)
经济研究(13575)
财经(12659)
问题(10967)
(10945)
(9287)
(8526)
图书(8517)
国际(8421)
(8215)
理论(8183)
(8046)
论坛(8046)
世界(7726)
共检索到280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志辉  杜黎霞  
自《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以来,低碳金融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概述国内外低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着重分析甘肃地区发展低碳金融市场现有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主要困难、不利条件及影响因素。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甘肃低碳金融交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飞  
甘肃省地处偏远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但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发展低碳经济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充满机遇。针对甘肃省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以及碳排放强度较大的现状特点,分析了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只有依托科技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新型能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是甘肃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强  辛文科  孙小平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及经济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转型亦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仅靠企业自身投入和政府财政支持还远远不够,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业的功能效应。现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就金融业支持低碳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爱平  韩小玉  
甘肃省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1984年,首先在一些集体所有制中进行,1988年6月兰州市开放转让市场后,有了一定的发展,1989年后市场转为萎缩,1990年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恢复了甘肃证券公司,初步形成了以兰州市为中心,辐射各市、州、县的证券交易网络。但是,由于证券市场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金融工具单一,交易价格控制过死,不能适应公众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证券市场管理法规及配套措施不健全等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叔文  
关于甘肃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思考牛叔文近十几年来,甘肃农业较快发展,农产品日趋丰富,大部分农民的温饱得到基本解决。1993年甘肃农业丰收,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5亿公斤大关.但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仍相对较低,农民生活距小康标准差距尚大,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嵘  
"十一五"时期,甘肃省财政部门积极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投入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累计达到104.9亿元,年均增长16.2%。2007至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36.13亿元、40.56亿元、45.51亿元、52.08亿元,平均增速在14%以上,拉动社会投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红军  
作为甘肃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全新时期,甘肃制药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在对甘肃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快甘肃制药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慧娟  柴洪  
在全国31个省区中,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差;工业化水平低;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相对优势不足,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资金和环境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要如期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非均衡发展、特色产业优先,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突破县域、坚持大区域经济的三大发展思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把培育特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试点工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军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普遍认同,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共同选择。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高碳化、技术结构水平低下、节能减排意识缺乏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甘肃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军锋  
在政府引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以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为主体的甘肃新型小微金融组织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调查分析甘肃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和完善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放宽对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的政策限制和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明基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特别是酒泉市的瓜州县、玉门市荒漠地区及肃北马鬃山地区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继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后,2008年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落户酒泉,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新能源产业从政策层面上予以坚定支持,甘肃省风电产业"风速"发展,金融资源也"顺风"而动,为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春梅  
民间金融在因其借贷手续、利率确定、信息成本、监督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加之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后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缺位,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必然。但民间金融也因其固有特性致使其金融风险高,如监控不当必然会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弱化国家宏观调控;高利贷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必须在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民间金融机构制度机制上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设计,以期适应当前的金融发展需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萍  
一、现状与问题甘肃乡镇企业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已形成固定资产31亿元,在一些县(市、区),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尽管如此,我们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差距就十分明显,加之起步晚、底子薄、基数小,甘肃乡镇企业发展落后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目前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追朔乡镇企业的运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润萍  李红霞  岳云  
该文在分析甘肃省啤酒大麦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是:稳定增加啤酒大麦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积极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建立健全大麦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良种繁殖基地;完善行业协会职能,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产业化运作机制;延长啤酒大麦产业链条,提高啤酒大麦产品价值和附加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磊  李新文  景喆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