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7)
2023(13530)
2022(11794)
2021(10826)
2020(9112)
2019(20648)
2018(20343)
2017(39974)
2016(21335)
2015(23996)
2014(23913)
2013(23958)
2012(22215)
2011(20311)
2010(20257)
2009(18563)
2008(17696)
2007(15469)
2006(13628)
2005(11953)
作者
(63085)
(52552)
(52315)
(49911)
(33650)
(25267)
(23623)
(20772)
(20048)
(18659)
(18123)
(17950)
(16719)
(16575)
(16265)
(16053)
(15595)
(15293)
(14978)
(14919)
(12994)
(12992)
(12693)
(11893)
(11828)
(11663)
(11488)
(11296)
(10595)
(10291)
学科
(109937)
经济(109837)
管理(61319)
(55849)
方法(46142)
(45555)
企业(45555)
数学(40884)
数学方法(40557)
地方(25807)
(23780)
中国(23737)
(22268)
(21711)
业经(20841)
农业(16596)
环境(15759)
地方经济(15708)
(15347)
贸易(15339)
(15222)
(14764)
(14722)
理论(14014)
(13405)
金融(13402)
(13178)
财务(13119)
财务管理(13092)
技术(12948)
机构
大学(314773)
学院(312444)
(134713)
经济(132073)
管理(124579)
理学(108785)
研究(108176)
理学院(107543)
管理学(105867)
管理学院(105302)
中国(78373)
科学(66645)
(66364)
(58197)
(54401)
研究所(49780)
(48157)
中心(47766)
财经(47683)
业大(45596)
(44458)
(43401)
北京(41945)
经济学(41902)
(40922)
师范(40588)
(39287)
经济学院(37654)
农业(37628)
(35896)
基金
项目(217509)
科学(171839)
基金(159713)
研究(157765)
(139139)
国家(138062)
科学基金(118867)
社会(101262)
社会科(96043)
社会科学(96019)
基金项目(85138)
(83569)
自然(77279)
自然科(75424)
自然科学(75410)
自然科学基金(74063)
教育(71152)
(70622)
资助(65982)
编号(62973)
成果(50105)
重点(48774)
(48286)
(47222)
(44468)
课题(43049)
国家社会(42108)
创新(41571)
科研(41517)
教育部(41513)
期刊
(148293)
经济(148293)
研究(94176)
中国(53361)
学报(49003)
科学(45745)
管理(44925)
(42757)
(41985)
大学(36655)
学学(34834)
农业(29752)
教育(29071)
技术(26316)
(25700)
金融(25700)
经济研究(24658)
财经(24028)
业经(21863)
(20520)
问题(18903)
技术经济(16798)
理论(15388)
资源(15268)
图书(14877)
(14799)
科技(14422)
统计(14285)
现代(13831)
商业(13827)
共检索到45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姚永鹏  韩粉霞  
以甘肃县域的86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分解法,从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甘肃县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甘肃各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差距显著,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且县域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第二产业占比不足;从空间分解来看,区内差异是造成甘肃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关键因素,且河西地区的内部差异最为显著;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致使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且第三产业对于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因素;从产业效应来看,产业结构效应会扩大县域经济差异且影响力度较强,而集中效应对县域经济差异起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可以缩小县域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豹  白永平  罗君  黄永斌  
以甘肃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软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后发现:甘肃省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1999—2008年甘肃省县域人均GDP中心,位于肃南县并向西北移动;空间聚集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河西地区;按照2008年甘肃省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甘肃省各县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1999—2008年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和相对发展率表明,河西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翼  周发明  唐玉凤  
以湖南县域的88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长株潭、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四大分区,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从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南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空间分解来看,县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而区域间差异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从产业效应来看,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文广  时保国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甘肃省和全国一样,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东部地区比较,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发展水平低、竞争力弱,影响了甘肃全省发展的进度和速度。为了说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并检验各个因素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方法,运用双对数线性模型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亚宁  
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文章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及分解法描述了近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演化过程,接着在检验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间经济发展竞争性很强,各县域有待实现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贸易条件的改善、资本投入强度的加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益于本地发展;但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进程、资本投入强度和城镇化率又是导致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对市场规模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但相邻地区的相对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燕  张苑  邓美玲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的分析框架、马尔可夫链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县域经济在空间集聚范围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空间分异。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表明资本投入、市场化发展进程、市场规模、政府分权化程度、支柱产业发挥作用程度对空间分异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毅  
本文根据1980~2008年县域统计数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辅之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对中国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情况、差异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巨大,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引起,而区域间差异是县域经济差异波动的主要来源。从产业分解看,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且贡献率逐年上升;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非常有限,且贡献率逐年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开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的战略任务,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在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县域经济弱势走强、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包东红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县域之间差距悬殊、产业层次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质量效益不佳、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八个着力"的要求,针对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途径和对策措施,认为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慧娟  柴洪  
在全国31个省区中,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差;工业化水平低;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相对优势不足,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资金和环境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要如期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非均衡发展、特色产业优先,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突破县域、坚持大区域经济的三大发展思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把培育特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试点工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包东红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县域之间差距悬殊、产业层次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质量效益不佳、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八个着力"的要求,针对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途径和对策措施,认为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长期以来,甘肃省的县域经济主体实质上就是农村的自然经济。由于省域经济基础薄弱、投入有限、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资源匮乏等多元因素影响,甘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壮大。论文系统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旨在厘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宁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突出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提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因素;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甘肃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分布与集聚情况;通过引入空间矩阵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正相关性;相对市场规模、知识存量、产业份额、城镇化水平、贸易自由度及资本投入均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蒲欣冬  蔺雪芹  
本文在区域差异理论的基础上,采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测度指标,从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上着手,形成系统的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并根据这种方法,对甘肃省陇中、河西、陇东、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临夏州、甘南州)五大城市经济区经济差异的特点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新才  王恩才  
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环节。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自身具有的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公有制比重大等特点,使得在推进民营化进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要大力营造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步伐,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