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2)
- 2023(8059)
- 2022(6983)
- 2021(6341)
- 2020(5709)
- 2019(13262)
- 2018(13014)
- 2017(25886)
- 2016(14437)
- 2015(16251)
- 2014(16436)
- 2013(16681)
- 2012(16051)
- 2011(14659)
- 2010(14871)
- 2009(13805)
- 2008(14087)
- 2007(12978)
- 2006(11095)
- 2005(10001)
- 学科
- 济(66859)
- 经济(66801)
- 业(38422)
- 管理(36510)
- 方法(30903)
- 企(30418)
- 企业(30418)
- 数学(27172)
- 数学方法(26913)
- 农(18467)
- 学(16001)
- 财(15583)
- 中国(15136)
- 地方(14564)
- 业经(14028)
- 制(12112)
- 农业(12074)
- 贸(11566)
- 贸易(11564)
- 易(11154)
- 产业(10409)
- 和(9819)
- 务(9540)
- 财务(9525)
- 财务管理(9499)
- 银(9222)
- 技术(9218)
- 银行(9183)
- 融(9074)
- 金融(9071)
- 机构
- 大学(220431)
- 学院(219020)
- 济(91100)
- 经济(89275)
- 管理(80491)
- 研究(78727)
- 理学(69639)
- 理学院(68730)
- 管理学(67370)
- 管理学院(66959)
- 中国(57236)
- 科学(51369)
- 京(46982)
- 农(43258)
- 所(42115)
- 财(40417)
- 研究所(38795)
- 中心(35647)
- 业大(35517)
- 农业(34512)
- 江(33744)
- 财经(32587)
- 范(30073)
- 师范(29736)
- 经(29434)
- 北京(29392)
- 经济学(28839)
- 院(27691)
- 州(26646)
- 经济学院(26365)
- 基金
- 项目(146307)
- 科学(114371)
- 基金(105963)
- 研究(102811)
- 家(94039)
- 国家(93329)
- 科学基金(77962)
- 社会(64372)
- 社会科(61080)
- 社会科学(61059)
- 省(57563)
- 基金项目(56838)
- 自然(51276)
- 自然科(50037)
- 自然科学(50016)
- 划(49296)
- 自然科学基金(49146)
- 教育(46709)
- 资助(43318)
- 编号(40842)
- 重点(34195)
- 成果(33705)
- 发(33181)
- 部(32632)
- 创(30081)
- 课题(28666)
- 科研(28520)
- 计划(28471)
- 创新(28277)
- 教育部(27109)
共检索到31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耿小娟
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甘肃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波形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分析,将甘肃产业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其特征。
关键词:
甘肃 产业结构 阶段 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鸿 杨敬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建升 王琴 陈发虎 刘谨 魏成金
在分析甘肃省气候变化挑战的基础上,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温室气体评估方法,对甘肃省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行了评估,甘肃省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排放了75 927.83和79 897.96 KtCO2的温室气体量,通过与上海市和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虽然朝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总体而言,仍具有煤炭排放贡献大、单位GDP排放高、人均排放低的特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剑平 马红祥
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More结构变化值分析,就其经济增长率对More结构变化值的回归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率变动呈正相关关系。EG两步法分析得出,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各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小依次是:第三产业、建筑业、工业、第一产业。最后,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和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懿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最高阶段呈"三、二、一"形式的结构,即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数据显示,甘肃省目前产业结构中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且产业结构内也呈现明显的不合理态势。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了甘肃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为甘肃省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甘肃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子量 马丁丑
基于甘肃省1991-2010年16个城市的市区人口数据,通过城市化视角对甘肃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甘肃省城市体系的位序结构基本稳定,规模结构有序演进;随着甘肃省的城市化进程由缓慢增长向加速增长阶段过渡,其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的变化开始呈现U型趋势,而首位度指数则呈现出由缓慢递减到快速递减的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演变导致其位序规模指数的变化也呈现U型趋势。认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甘肃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出现了分异性演变,并且这种状况在未来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甘肃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长期以来,甘肃省的县域经济主体实质上就是农村的自然经济。由于省域经济基础薄弱、投入有限、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资源匮乏等多元因素影响,甘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壮大。论文系统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旨在厘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甘肃 县域经济 特征 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柳晨
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甘肃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且具体量化了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分析后,提出了甘肃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秦梓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子量 郭志仪
基于甘肃省199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体系结构演变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体系结构演变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区域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使城市体系中高位序的中心城市规模扩张快于中小城市,而城市体系结构的规模集中并未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推动。
关键词:
区域 产业结构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王辉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相关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产业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和三次产业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祎鸿 赵贵宾 董孔军 何继红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15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小杂粮种植面积、产量等多方数据调查,分析甘肃省小杂粮在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粮食安全、区域优势、主产县区和种植规模等多个方面的演变特点。发现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布局分散,产地市场效应不突出;良种扩繁体系缺乏,生产中良种供应短缺;适合产业化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少,栽培技术粗放且不规范;加工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产品精深开发程度低;产业扶持力度小,群众重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甘肃杂粮种植规划建议和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品种扩繁体系扶持、加快选育和扩繁优质专用品种、加大龙头企业和市场培育力度、依靠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优质高产栽培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伯霞
本文通过对甘肃三次产业结构近十年的纵向比较,通过与西北五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横向比较,依据本人近年来对甘肃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要处理好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摒弃单纯强调加快工业发展和单纯强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观点和做法。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限制和减少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项目的投资;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王成龙
选取甘肃1983—2012年城镇化率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以及就业比重为指标,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甘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甘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并未形成良性互动。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甘肃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平 何伟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年代,并建立了动态比较的计量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省各市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总体上呈明显的非均衡上升趋势;转换能力的增长幅度变化大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不规则的"U"型形式;全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绝对差异呈反"S"状扩大态势,相对差异则表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换能力 因子分析 甘肃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